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紫燕

作品数:39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麻疹
  • 8篇疫苗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接种
  • 6篇抗体
  • 4篇免疫
  • 4篇抗体水平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疫苗相关病例
  • 3篇预防接种
  • 3篇质谱
  • 3篇质谱法
  • 3篇色谱
  • 3篇水油
  • 3篇柠檬
  • 3篇柠檬烯
  • 3篇潲水油

机构

  • 38篇深圳市疾病预...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2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8篇卢紫燕
  • 21篇单芙香
  • 17篇刘刚
  • 16篇谭洁
  • 15篇罗青山
  • 8篇汪武新
  • 7篇刘跃红
  • 7篇王苑玲
  • 7篇黄芳
  • 6篇曾华堂
  • 6篇张世英
  • 5篇林应和
  • 5篇杨卫红
  • 4篇仲岳桐
  • 4篇毛丽莎
  • 3篇叶兆嘉
  • 3篇康莉
  • 3篇刘桂华
  • 2篇刘红河
  • 2篇张顺祥

传媒

  • 8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潲水油中辣椒素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潲水油中辣椒素的测定的方法,用于检测甄别潲水油。方法:样品用0.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提取,反相C18小柱浓缩净化,以乙腈(0.01%甲酸)-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以MRM方式检测,以二苯胺为内标定量。结果:测定辣椒碱、二氢辣椒碱方法的线性范围均为0.2μg/L~4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9,检出限分别为3.2 ng/kg、2.8 ng/kg,回收率分别为87.2%~90.6%、91.9%~102.4%。对39个油样进行检测,对潲水油的鉴别判断正确率为92.3%。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好,选择性好,可作为潲水油的有效鉴别手段。
毛丽莎仲岳桐卢紫燕康莉刘桂华邓平建
关键词:潲水油辣椒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深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疫苗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8~12月龄和4岁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对刚出生婴儿于0、3、6月龄时进行母传抗体水平监测;对1~40岁人群,分5个年龄组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初免组(8~12月龄婴儿)和加强组(4岁儿童)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81%和100%;0、3、6月龄婴幼儿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4231%和3.85%,GMT分别为1:1543、1:907、1:80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分别为86.10%、64.44%和1:975。结论 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建议提高麻疹免疫接种覆盖率和接种质量,加快成人免疫步伐,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卢紫燕刘跃红单芙香谭洁罗青山曾华堂
关键词:麻疹抗体免疫效果
2004—2013年深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深圳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04—2013年共报告乙肝病例90 292例,剔除慢性病例71 4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72/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2007年为33.29/10万,最低年份2013年为9.32/10万。发病年龄构成中,〈15岁占1.58%,15~44岁占89.91%,≥45岁占8.52%;以20~30岁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33∶1(14 503/4 354);工人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42.3%;市郊发病率高于市区。结论深圳市近6年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岁儿童病例显著减少,表明乙肝疫苗接种成效显著。
单芙香卢紫燕刘刚林应和汪武新
关键词:乙型肝炎发病率病例分析
深圳市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及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群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和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年龄组人群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监测,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7~12月龄儿童进行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研究。结果深圳市人群HBsAb阳性率为72.75%,其中小年龄组人群t-IBsAL阳性率较高,≥20岁人群HBsAb阳性率最低;919名HBe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1.41%,HBsAb阳性率为95.21%。结论深圳市人群HBsAb阳性率均高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抵抗乙肝病毒能力相对较高;乙肝疫苗尤其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分娩方式不会影响乙肝母婴阻断效果。
卢紫燕单芙香汪武新王苑玲刘刚
关键词:乙肝抗体水平母婴阻断
2010-2012年深圳市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2年戊型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戊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深圳市2010-2012年确诊的1 154例戊肝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深圳市戊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3.41/10万-4.04/10万,平均发病率为3.68/10万;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宝安区(5.08/10万)、罗湖区(3.25/10万)、龙岗区(3.10/10万)、坪山新区(2.80/10万)和南山区(2.7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5月;男女比为2.21∶1;发病主要以中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40.0±14.4)岁;发病人数中职业构成比最多的分别是工人374例(32.4%)和家务及待业249例(21.6%)。结论深圳市戊肝发病呈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戊肝综合防控措施。
刘刚汪武新卢紫燕杨卫红
关键词:戊型肝炎发病率
深圳市健康人群风疹疫苗普种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妇及新生儿风疹抗体水平,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变化。方法采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进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在普种前后随机抽查健康人群进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孕妇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5.61%,新生儿母传抗体阳性率为72.73%,两者基本接近;普种后的小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比普种前有显著提高,大年龄组则降低。结论通过风疹疫苗普种和常规免疫接种后,风疹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预防CRS的发生,应加强育龄期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单芙香卢紫燕谭洁刘跃红罗青山曾华堂
关键词:风疹
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8
200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2家预防接种门诊,对预防接种儿童的父母开展预防接种知识调查,采用SPSS 1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较好,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医生告知和预防接种告知书。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包括户口类别、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及母亲的职业特征。结论应根据不同的人口特征(如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普及。
单芙香刘刚卢紫燕罗青山谭洁
关键词:预防接种知识影响因素
深圳市小学和幼儿园新生麻疹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幼儿园新生麻疹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托幼机构麻疹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深圳市67所幼儿园和55所小学作为调查单位,采用调查表收集学生的预防接种信息,同时核对预防接种证。结果深圳市入学、入园新生1剂次和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6.2%和60.4%。影响学生麻疹2剂次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类别(小学/幼儿园)、学校属性(公立/私立)、学生年龄、户籍、父亲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地区差别。结论深圳市入学学生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联合加强对入学、入园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通过对父母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免疫接种的机会,最终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
刘刚单芙香罗青山卢紫燕黄芳谭洁
关键词:麻疹接种儿童
不同免疫状态和年龄对百日咳患儿临床表现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和年龄对百日咳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深圳市儿童医院468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免疫状态和年龄患儿的临床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按年龄分为≤3月龄患儿221例,4~6月龄患儿119例,7~11月龄患儿53例,1~3岁患儿53例,>3~10岁患儿22例;按接种疫苗情况,将患儿分为未接种组216例,接种1剂组76例,接种2剂组37例,接种3剂组63例,全程接种组24例和接种情况不详组52例。468例百日咳患儿中,有密切接触咳嗽病史者105例,多为父母和兄弟姐妹。全程接种组患儿的病程为(20.00±9.21)d,未接种组为(13.82±10.52)d,接种1剂组为(15.28±9.46)d,接种2剂组为(12.41±7.78)d,接种3剂组为(14.60±9.3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P=0.007);接种1剂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为(22.32±12.82)×10^9/L,未接种组为(20.18±11.76)×10^9/L,接种2剂组为(16.69±8.87)×10^9/L,接种3剂组为(17.55±14.79)×10^9/L,全程接种组为(15.16±9.59)×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4,P=0.029);淋巴细胞比例由未接种组患儿的0.6658±0.1527到全程接种组患儿的0.4900±0.1795,呈下降趋势(F=8.740,P<0.01)。此外,淋巴细胞比例从年龄≤3月龄组患儿的0.6756±0.1461到年龄>3~10岁组患儿的0.4381±0.1650,呈下降趋势(F=13.889,P<0.01)。结论不同免疫状态和年龄对百日咳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有明显的影响,家庭内与咳嗽患者密切接触是婴幼儿发病的主要原因。
张艳炜梁静卢紫燕王苑玲谢旭
关键词:百日咳密切接触史
深圳市2005—2013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简称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3年VAPP病例进行分析,VAPP发生率=某阶段VAPP发生数/同期OPV接种量(剂)。结果 2005—2013年VAPP病例总发生率为1.90/100万,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1.90/100万,无接触者VAPP发生;其中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4.23/100万;所有病例均为6个月以下幼儿;发生在7月份的病例较多;地区分布以宝安区病例相对较集中。结论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后,还需要停止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OPV),以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杨洁黄芳张世英林喜乐杨卫红卢紫燕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疫苗相关病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