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开发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阐述胃部病变在SCT上的表现 ,探讨SCT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有明确病理与临床诊断的 67例胃部疾病患者的腹部CT平扫与SCT增强扫描时的表现 ,根据胃部病变增强扫描前后的CT值来评价各种疾病的CT增强情况。结果 胃部病变表现为局限 (5 5例 )、广泛 (7例 )胃壁增厚或肿块形成 (5例 )。在SCT增强早期 ,大多数胃癌、间质瘤、活动性溃疡、反应性水肿、静脉曲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 ,胃溃疡瘢痕 ,非霍奇金淋巴瘤、嗜酸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强化。结论 增厚的胃壁是否僵硬 ,有无肿块形成及SCT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情况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意义。
- 谢琦陈胜利刘兵刘璋张静吴沛宏陈明旺江新青曹杰
- 关键词:胃部疾病CT诊断胃部病变
- 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X线、螺旋CT及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30例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探讨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3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放射科收治经X线、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证实的3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分析30例骨关节骨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三维重建表现及x线片表现。采用SPSS11.0统计软软件包。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对不同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各指标问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种方法的准确率评估采用卡方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30例中显示骨折线,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30例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20例能清晰显示,10例不能清晰显示;X线平片10例能清晰显示,20例未见显示。螺旋CT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比螺旋CT及X线平片更能清楚显示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 黄智王博刘璋林成业张立李玉香高文叶永胜陆志锋王潇
- 关键词:骨关节骨折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 对比增强乳腺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前瞻性地比较对比增强乳腺摄影(CESM)与常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本院临床怀疑乳腺异常病变的69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完成FFDM及CESM检查。由3位有经验的乳腺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每种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共检出75个病变,其中恶性病变34个,良性病变41个。CESM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7.1%(FFDM为70.6%),特异性为90.2%(FFDM为85.4%),阳性预测值为89.2%(FFDM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7.4%(FFDM为77.8%),准确率为93.3%(FFDM为80.0%),受试者ROC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7(FFDM为0.780)。结论:CESM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与FFDM相比,CESM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 高文谌旋徐莉邱子维张立刘璋陈荣辉谢艳碧陈静郭继文
- 关键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乳腺肿瘤
- 胸部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与MRI诊断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CT和MRI与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9例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结果 9例中位于前纵隔1例,后纵隔3例,中纵隔4例,左肺斜裂1例。临床出现症状者其病灶多位于中纵隔,有2例伴副肿瘤性天疱疮。CT上1例出现灶中央区分支状钙化。MRI上病变与周围分界清晰度更佳。病理上9例均为透明血管型,CT增强除1例表现为不均匀中度强化外,均呈显著强化。结论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之间密切相关,结合较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术前作出诊断。
- 陆志锋李玉香王博张立刘璋林成业高文
-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症胸部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结合磁共振常规扫描在恶性肿瘤个体化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结合磁共振常规扫描在制定个体化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方案中的价值。方法:21例拟行肿瘤灌注化疗的病人在术前接受并行WB-DWI结合磁共振常规扫描,通过评价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显示质量,判断WB-DWI结合磁共振常规扫描用于制定个体化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方案中的价值。结果:行WB-DWI结合磁共振常规扫描并行肿瘤介入灌注化疗术病灶39个,对于WB-DWI及肿瘤部位磁共振常规扫描用于个性化制定DSA肿瘤介入灌注化疗术的价值进行评分后所得平均等级为2.97。结论:DSA灌注化疗术与WB-DWI及肿瘤部位磁共振常规扫描的相互结合,有利于对恶性肿瘤病人综合情况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选择。
- 张立刘璋吴恩柱邱子维王博肖海松高文王潇
- 关键词:恶性肿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扫描
- SCT及MPR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spiral CT,S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资料、CT及MPR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1例CT均表现为卵巢囊性肿块,平均最大径为8.3cm。囊壁增厚8例,无增厚3例,增厚的囊肿壁呈非对称性,连续层面观察囊壁最厚处可见有条索状软组织密度的蒂部相连,并延伸至一侧附件或子宫角部,SCT的MPR能更清楚地显示蒂部这一特征性表现。7例腹盆腔积液。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SCT及MPR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MPR可以任一平面重建图像,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
- 林成业刘璋王博黄智
- 关键词:卵巢囊肿SCT多平面重建技术
- 脑灰质异位的急诊CT诊断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诊CT对脑灰质异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脑灰质异位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急诊CT发现的脑灰质异位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15.4岁,均以发作性癫痫为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CT检查确诊为脑灰质异位症并排除其他颅脑疾病,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1例异位灶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2例,全部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但所有病灶均呈灰质密度,CT值约为35HU,病灶境界清晰。结论脑灰质异位具有较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急诊医师充分认识本病,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 林成业肖海松陆志锋刘璋
- 关键词:灰质异位CT急诊癫痫
- 不同X线投照角度对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能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X线最佳投照角度,为根管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245例,完成根管治疗后,分别拍摄X线常规投照片、远中偏位投照片,判断所显示的根充效果。每颗牙拍摄角度分别为常规0°、远中偏30°、远中偏45°。由一个技师单独完成拍片,4位医师统一阅片,诊断牙根内的根管数目、形态及根管治疗情况。结果 X线常规投照片和远中偏30°位和45°位,显示下颌第一磨牙有四个根管的比例分别为36%、82%和95%。X线远中偏位投照片显示颊、舌向根管的比例大于常规投照片(P<0.001)。结论采用远中偏移30°~45°X线投照,能充分显示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数目、形态,更好的评价根管治疗后根管显示情况。
- 陈瑶王博刘璋吴凡任宏伟
- 关键词:根管充填X线摄影术下颌第一磨牙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析
-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
- 柏沙美谢琦陈胜利江新青刘璋郑力强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螺旋CT急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腔隙性脑梗死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估螺旋高分辨率CT加拆薄技术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8月到2012年05月48例经MR与随访证实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常规螺旋CT、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结果常规螺旋CT能发现26例,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能发现46例,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大小较常规螺旋CT稍大1-2mm、CT值较低2-4HU,边缘较清晰、位置较准确、数目较多、出现时间较早,并可以区分病灶新旧,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较常规螺旋CT更准确,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 黄智林成业李玉香刘璋张立肖海松高文陆志锋王博王潇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