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萍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东方旱麦草胚状体诱导和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05年
- 通过对东方旱麦草无菌种子脱分化培养、继代培养、再分化培养的研究,建立了东方旱麦草无性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2,4-D 2.0mg/1+KT0.2mg/1+肌醇100mg/1的MS培养基能促进东方旱麦草幼芽脱分化;(2)2,4-D 1.0 mg/1+KT0.3 mg/1+肌醇100 mg/1+天冬东150 mg/1并以麦芽糖代替蔗糖的MS培养基能促进东方旱麦草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的产生;(3)胚状体在NAA0.1mg/1+大量元素110%的MS培养基上萌发生根.此体系为东方旱麦草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周小云计巧灵刘亚萍
- 关键词: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再生快速繁殖
- 胡杨种子形态结构初步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胡杨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胡杨种子由种皮、子叶和胚组成。胡杨种子的种皮结构比较特殊,只有一层薄壁细胞构成,且细胞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胞间连接;成熟的胡杨种子由两片子叶组成,相对贴合,着生在胚轴上。子叶主要由维管束组织和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近似圆形,为多个细胞群体。子叶表面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横切面近方形,细胞内容物丰富,染色很深。成熟未萌发的种子亚显微结构中,主要的内含物是贮藏蛋白和脂质小体,大量的脂肪体环绕在蛋白体的周围,充满整个细胞。蛋白体由拟晶体和蛋白质基质组成。除这些内含物质外,细胞内几乎观察不到其它细胞器的存在。
- 刘亚萍王春梅计巧灵王爽于华亢君君张富春
- 关键词:显微结构超微结构薄壁细胞
- 不同萌发率胡杨种子萌发前后同工酶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对不同萌发率的胡杨种子萌发前后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吸胀的种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表达;酯酶同工酶得到表达,且萌发率中等的种子表达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也得到表达,但萌发率高的种子几乎没有表达;对于干种子,酯酶同工酶没有表达,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得到表达,且萌发率中等的种子表达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得到充分的表达。
- 刘亚萍计巧灵葛春辉周小云张富春
- 关键词:种子萌发率同工酶
- 氮离子束注入对新疆春小麦M_1代生物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为了探索离子束诱变育种的合适剂量,用5种剂量处理2个品种,对两个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蘖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剂量为2~4×1016N+/cm2处理对新疆春小麦适宜.
- 周小云计巧灵刘亚萍葛春辉
- 关键词:春小麦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
- 氮离子束注入燕麦种子对M_1-M_2代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能量为25keV的不同剂量(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N+束注入燕麦种胚,研究了N+离子束注入后,燕麦M1代和M2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12×1016N+/cm2剂量处理燕麦较合适,能提高燕麦M1和M2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利于幼苗生长。
- 刘亚萍周小云葛春辉计巧灵
- 关键词:燕麦生理生化特性
- 氮离子束注入的春小麦幼苗对盐胁迫的反应
- 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2×1016N+/cm2、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注入春小麦(新春2号、新春11号),探索了不同氮离子束剂量注入的麦...
- 计巧灵刘亚萍周小云
- 关键词:离子束生物工程春小麦盐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 文献传递
- 胡杨种子细胞蛋白体超微结构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4
- 2007年
- 胡杨种子子叶细胞储存物主要是蛋白质,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30 d内胡杨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蛋白体发生了快速降解,其降解方式有以下3种:内部降解类型、周边降解类型、内部和周边同时降解类型。降解总趋势是从子叶的中央细胞向表层细胞扩展,这与成熟种子在30 d贮存期内萌发率快速降低相对应,由此推断,蛋白体的降解是种子萌发率骤然下降的原因之一。
- 葛春辉计巧灵刘亚萍王雪华
- 关键词:蛋白体降解种子萌发率
-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采用能量为2 5 ke V的N+不同剂量(2×1 0 1 6 N+ / cm2、4×1 0 1 6 N+ / cm2、6×1 0 1 6 N+ / cm2、8×1 0 1 6N+ / cm2、1 2×1 0 1 6 N+ / cm2 )注入新疆春小麦种子,研究了N+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后对小麦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束注入新疆春小麦种子后,该种子萌发的幼苗体内MDA积累减少,SOD活性降低;高剂量注入后,CAT和POD活性提高.
- 周小云刘亚萍计巧灵
- 关键词:新疆春小麦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
- 胡杨种子萌发特性及其活力骤变原因的探究
- 胡杨(PopuluseuphraticaOliv.)是干旱荒漠区唯一一种能形成大规模森林群落的乔木树种,主要分布于流经荒漠地区河流的两岸。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崩溃,保护受危胡杨种群已成...
- 刘亚萍
- 关键词:抗氧化酶同工酶森林群落
- 文献传递
- 低能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采用能量为25keV的N+不同剂量(2×1016 N+/cm2、4×1016 N+/cm2、6×1016 N+/cm2、8×1016 N+/cm2、12×1016 N+/cm2)注入新疆小麦种子,研究了N+离子束注入新疆春小麦种子后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幼苗体内的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2×1016 N+/cm2 剂量处理小麦较合适,可提高小麦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1016 N+/cm2、4×1016 N+/cm2 剂量处理对新春2号、新春11号幼苗生长有利,在这两种剂量处理下新春2号三种保护酶较新春11号敏感。
- 周小云计巧灵刘亚萍
- 关键词:离子注入春小麦生理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