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冀子中

作品数:40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肿瘤
  • 6篇蛋白
  • 5篇血清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胃癌
  • 4篇消化道
  • 4篇螺杆菌
  • 4篇免疫
  • 4篇化道
  • 4篇杆菌感染
  • 4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蛋白酶
  • 3篇血清胃蛋白酶...
  • 3篇幽门螺旋杆菌
  • 3篇随访
  • 3篇清胃
  • 3篇胃蛋白酶

机构

  • 26篇嘉兴市第一医...
  • 6篇嘉兴学院
  • 6篇嘉兴市第二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致远医学...

作者

  • 38篇冀子中
  • 9篇韩丰
  • 7篇陈敏芳
  • 7篇万里
  • 7篇金夏
  • 6篇陈晓琴
  • 6篇蔡陈效
  • 5篇楼雅依
  • 4篇陈一鹏
  • 4篇鉏莉
  • 3篇詹利永
  • 3篇陈家林
  • 3篇章燕红
  • 2篇鲍昭方
  • 2篇吴云林
  • 2篇干正琦
  • 2篇俞霞琴
  • 2篇王玲珑
  • 2篇陈红亚
  • 1篇胡冬兰

传媒

  • 8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恶性间质瘤伴穿孔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冀子中詹利永
关键词:胃恶性间质瘤胃穿孔手术治疗内镜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分型改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分型改变的基本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3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COVID-19患者,统计入院时及入院后的临床分型变化,比较分型改变患者与未改变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42例患者入院时诊断轻型9例,普通型28例,重型5例。出院时回顾性评估病情,诊断轻型3例,普通型27例,重型12例。入院后临床分型变化的患者中5例轻型转为普通型,1例轻型转为重型,6例普通型转为重型。入院后有3例轻型患者无分型变化,分型变化6例。分型变化患者的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分型变化患者肝肾功能中的前白蛋白更低(r=0.028)。入院后有6例普通型患者转为重型,分型无变化22例。分型改变的普通型患者入院时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更低(r=0.011),肝肾功能中高密度脂蛋白更低(r=0.042),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0.044)。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合并糖尿病发展为重型的可能性较大,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前白蛋白对预测分型变化可能有提示意义。
沈月玉王晓晗韩丰肖琴锋陈云清宣华马建兵冀子中
关键词:临床分型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老年人大肠癌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2003年
目的 评价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对老年人大肠癌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16 3例老年大肠癌病人和 2 9例老年大肠良性疾病病人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5 0、CA2 4 2及CEA的表达 ,并利用其对 4 2例行根治术的大肠癌病人进行随访。结果 大肠癌病人 4种肿瘤标记物水平高于大肠良性疾病病人 ,并随大肠癌病程的进展逐渐增高 ,其中以CA2 4 2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4种肿瘤标记物对诊断的敏感性与大肠癌的分期有关 ;平行法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敏感性提高 ,系列法联合检测可使特异性提高 ;根治术后 ,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下降 ;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未降至正常的病人复发或转移率为 73 3% ;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重新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 85 2 %。结论 血清CA199、CA5 0、CA2 4 2及CEA对老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价值。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可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何志红冀子中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老年人大肠癌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浆胃动素变化及其意义
1998年
探讨胃溃汤(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切除后吻合口炎(PGAS)、溃疡型胃癌(UGC)及慢性萎缩性胃炎(GAG)患者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意义。采田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MTL。结果显示血浆MTL水平自高而低依次为UGC组(487.9±22.31ng/L).PGAS组(484.0±259.5ng/L),DU组(468.8±226.1ng/L).GU组(444.8±220.8ng/L),CAG组(362.1±250.2ng/L)。前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A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UGC,PGAS,DU,GU患者MTL升高与胃粘膜完整性破坏造成MTL的调控失调有关。
冀子中干正琦鲍昭方吴云林
关键词:胃动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疾病胃肿瘤
Notch1及COX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Notch1及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11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和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Notch1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3.91%(85/115)和3.48%(4/115),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57%(103/115)和6.96%(8/1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Notch1-COX2信号轴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蔡陈效鉏莉殷新光冀子中韩丰陈一鹏
关键词:NOTCH1COX2胃癌信号通路
血清CA19-9、CEA RIA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肠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是肝转移。若能在手术前早期诊断并行转移性肝癌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平均生存期。所以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不仅是治疗方法的重要选择依据,也是进行肝切除,提高病人生存期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通过对131例大肠癌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测定,探讨其对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CA19-9与癌胚抗原(CEA)同时阳性对肝转移的意义,以期对大肠癌肝转移术前诊断有所启迪。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131例(男71,女60),大肠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25~85岁,平均58.6岁。结肠癌67例,直肠癌64例。 二。
冀子中干亚琦朱梓平陆临渊陆海萍
关键词:大肠肿瘤CEA放射免疫分析
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灶性肠化患者的萎缩程度
陶丽媛冀子中鉏莉章燕红陈钰
胃镜对胃间质瘤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冀子中陈家林
关键词:胃镜胃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鱼刺穿透食管壁刺入心脏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37岁,因进食鱼肉后出现胸部疼痛并呕吐约6h伴疼痛加剧约5.5h来我院就诊.患者进食后感觉有鱼骨梗阻,无法吐出,自行吞食米饭后异常感觉消失,约150 min后出现胸部疼痛难忍并出现呕吐,尝试喝醋和吞饭后症状仍未改善,至当地医院就诊,约30 min后突然出现胸部剧烈疼痛伴无法站立,遂转至我院.入院后胸透见异物位于食管中段,拟行胃镜下取出.术中内镜下距门齿27 cm处见鱼刺,一端已进入食管前壁,另一端随呼吸刺伤食管后壁(图1).为明确鱼刺刺入食管深度,行CT检查,结果示食管中段异物穿入心脏、心包积血(图2).遂转外科行急诊开胸手术,术中成功取出异物,长约5 cm,放置右胸引流管和心包引流管各l根后关胸,转重症监护病房.术后予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14 d后痊愈出院.
陈敏芳楼晓军俞霞琴胡冬兰鲁静金慧文冀子中何慧轩
关键词:食管壁鱼刺心脏刺入胸部疼痛重症监护病房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与单纯电凝治疗胃结肠大息肉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对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与单纯电凝治疗胃结肠大息肉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5 7例胃肠大息肉患者 ,分为电凝组和尼龙圈 +电凝组 ,分别采用内镜下单纯电凝及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结果 电凝组 :32例共 32枚直径大于 2cm的息肉 ,1次成功切除率 6 2 .5 % ,创面严重渗血发生率 2 1.9% ,出血发生率12 .5 % ,穿孔发生率 3.3%。术后 1月复查 3例创面完全愈合 ,2例出现创面充血糜烂 ,2例出现创面溃疡 ;3月后复查所有病例创面充血糜烂或溃疡已修复 ;术后 12月复查发现l例复发。尼龙囤 +电凝组 :2 5例共 2 5枚直径大于 2cm的息肉 ,1次成功切除率 96 .0 % ,创面严重渗血发生率 4 .0 % ,未发生出血和穿孔 ;术后 1月复查 4例创面完全愈合 ,未出现创面充血糜烂 ,1例创面出现溃疡 ;3月后复查溃疡愈合 ;术后 12月复查发现 1例复发。结论 对于胃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是提高 1次切除成功串 ,预防和降低出血和穿孔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冀子中楼雅依陈爱珍俞霞琴陈敏芳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电凝切除尼龙圈套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