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斌
- 作品数:83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庄子视野中的西方悲剧
- 如果从西方的戏剧理论跳出来,用庄子的眼光来看西方悲剧,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悲剧人物的自觉意志没有认识论的依据,并且很有害;他们的行动方式愚笨而无益;他们是情感的奴隶,难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并理智地行动。
- 何辉斌
- 关键词:西方悲剧情感因素文学艺术庄子
- 认知视野中的创作主体——评克莱恩的《莎士比亚的大脑》被引量:2
- 2013年
- 克莱恩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研究了六部莎士比亚的戏剧,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哈姆莱特这个现代主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容器,内部的观点非常复杂,以至于难以下决心去完成莎士比亚派给他的复仇任务;《错误的戏剧》说明家庭空间的扩大为主体的成熟创造了横向的空间;《皆大欢喜》展示的是阶级壁垒的突破为主体的成长提供了纵向的空间;《一报还一报》讨论了主体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第十二夜》演绎了追求者与被追求者之间的尺度;《暴风雨》呈现的是空间的局限性以及通过声音来超越这种限制。
- 何辉斌
- 论《哈姆莱特》空间、有无、身份和新旧的概念整合
- 2021年
- 概念整合是福科尼耶和特纳提出来的重要认知理论,整合将不同空间的内容投射到一个空间中,通过压缩突出重大关系,创造出多层次的新意思。如果用整合理论来分析《哈姆莱特》,每个人都是角色、演员、观众的整合,每个要素都是真实和虚假的整合。在这一剧本中,莎士比亚通过有和无的整合,使无具备一些有的属性,从而变得可以认知,有的特性则在整合中得到彰显,甚至可以向无限延伸。剧作中的时空和事件都只是非常有限的在场,这些在场可以帮我们联想无穷的不在场,而不在场的要素又是在场的补充,使在场变得完整和可以理解。这部戏剧作品的内容充满新意,但新的内容都建立在旧的内容之上,新旧相依。
- 何辉斌
- 关键词:《哈姆莱特》
- 论王佐良的外国文学史观被引量:2
- 2008年
- 王佐良认为中国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应当超越英美模式和苏联模式,从中国的传统文学研究中吸取营养,通过叙述和片断翻译来展示原著,将叙述和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诗意的语言充分展示著作的文学性,同时还应具有全局观,并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这些中国人的强项只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有可能撰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
- 何辉斌殷企平
-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苏联模式英美模式
- 文学疆域的拓宽和思维观念的颠覆--论特纳的《文学的心灵》被引量:5
- 2009年
- 特纳认为,故事、投射和寓言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他发现混合和多重的空间在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独特的自我只有超越有限的时空才能把握故事,了解别人和自我;他还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起源理论,认为语言源自故事和寓言。
- 何辉斌
- 冲突与意境——论中西文学的不同审美追求被引量:11
- 2000年
- 何辉斌
- 关键词:叙事文学中西文学文学审美审美追求传统观意境
- 全文增补中
- 传统戏曲话语模式新论被引量:3
- 2005年
- 根据话语模式理论,传统戏曲的曲词属于抒情话语,宾白大都属于叙述话语,对口白可以划入戏剧话语;从言说的独立性来看,戏剧话语最独立,抒情话语最缺乏独立性。因此,作为戏剧本质特征的代言体应当建立于戏剧话语之上,而不是建立于抒情话语之上。
- 何辉斌
- 关键词:抒情话语叙述话语
- 论奥尼尔的悲剧观
- 2014年
- 奥尼尔认为悲剧与悲观主义无关,与作者的痛苦经历和社会的悲惨状态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主人公不愿意和现实妥协,并将奋斗推到极限的结果,体现了最大价值的实现;他的悲剧注重终极关怀,但并不试图在上帝那里寻找安慰,而是回到人的潜意识,将作品变成灵魂的戏剧;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是展示人的心灵的好方法,可以超越只重事实的现实主义;人物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大多数意识和无意识长期隐藏于深处,一旦公开揭示出来,有时显得不正常。
- 何辉斌
- 关键词:悲剧悲观主义灵魂
- 文学批评创新的认知基础——论斯波尔斯基的《自然的缺口》被引量:1
- 2010年
- 斯波尔斯基总结了认知科学的相关成就,认为整个认知系统由进行综合思维的中央处理系统和专业化的输入系统构成。输入系统包括若干个模块,模块的不同层面之间、不同模块之间都有一定的缺口。模块内的主要认知中介为范畴,跨越模块的认知方式为转变。文学范畴的形成需要文学信息在语言模块的两个层面之间反复传递。当语言模块的信息向视觉模块转换比喻就会出现。范畴和比喻都需要跳过一定的缺口,必然引起信息的增益,具有较大的创造性。本文认为斯波尔斯基对认知机制的模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文学批评的新视角。
- 何辉斌
- 关键词:文学批评
- 论茅盾的进化论文学观被引量:1
- 2010年
- 茅盾的文学观深受进化论的影响,早期的文学进化路径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后来对新浪漫主义进行了否定,把最后的环节换成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解放后又把文学看作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其核心是阶级斗争,最后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文学公式仍然保持了进化论的基本要素,是进化论的新变体;他的前期观点带有科学主义的倾向,后期则充满政治的色彩。
- 何辉斌
- 关键词:进化论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