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海燕

作品数:46 被引量:190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儿童
  • 11篇脓毒
  • 10篇小儿
  • 10篇患儿
  • 9篇手足
  • 9篇手足口
  • 9篇手足口病
  • 9篇脓毒症
  • 9篇重症
  • 9篇肺炎
  • 7篇疗效
  • 6篇蛋白
  • 6篇重症手足口病
  • 6篇综合征
  • 6篇病毒
  • 5篇血清
  • 5篇球蛋白
  • 5篇免疫
  • 5篇激素
  • 4篇重症肺炎

机构

  • 44篇肇庆市第一人...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45篇何海燕
  • 22篇张明真
  • 19篇吕波
  • 10篇何俊君
  • 8篇莫伟雄
  • 8篇陈智锋
  • 7篇黄诚花
  • 5篇禤瑞华
  • 5篇陆燕珍
  • 5篇贺道机
  • 5篇李林祖
  • 5篇吕兴
  • 5篇马爱芬
  • 3篇李前
  • 3篇钟活志
  • 3篇林才
  • 3篇杨美霞
  • 2篇严智先
  • 2篇黄天然
  • 2篇谭建新

传媒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全自动床旁血滤系统对MODS儿童实施CVVH/D疗法的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全自动床旁血滤系统(PRISMA)对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效果及运用特点。方法对5例MODS患儿实施持续性血液滤过加血液透析(CVVH/D)10例次,合计时间为109h。结果全部病例在CVVH/D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治疗前后电解质、酸碱紊乱明显改善,平均血尿素氮从(85.40±21.31)mmol/L下降为(16.47±5.63)mmol/L,平均肌酐从(1335±378)μmol/L下降至(175±52)μmol/L。2例患儿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运用PRISMA系统实施CVVH/D是抢救儿童MODS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余建莉陈瑞睢莫伟雄严智先何海燕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清肌钙蛋白I联合心脏Tei指数评估小儿重症肺炎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联合心脏Tei指数对小儿重症肺炎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临床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且需住院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内科学》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和一般感染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和心脏Tei指数。结果 经检测,重症肺炎组患儿的血cTnI为(1.88±0.53)μg/L、心脏Tei指数为(0.46±0.17);一般感染组患儿的血cTnI为(1.13±0.43)μg/L、心脏Tei指数为(0.28±0.09);所以重症肺炎组患儿的血cTnI和心脏Tei指数均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P<0.05)。重症肺炎组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的血cTnI为(2.98±1.33)μg/L、心脏Tei指数为(1.43±0.59);不伴有心力衰竭患儿组的血cTnI为(0.93±0.78)μg/L、心脏Tei指数为(0.29±0.11),重症肺炎组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的血cTnI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心力衰竭患儿(P<0.05),但两组患儿的心脏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cTnI水平和心脏的Tei指数对小儿重症肺炎心肌损害以及心功能评估的意义重大,且两者呈正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马爱芬叶永芝刘国江何海燕吕波
关键词:血清肌钙蛋白I小儿重症肺炎心肌损害心肌功能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将43例RSV肺炎患儿依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非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症组15例,选取同期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水平的差异。将RSV肺炎伴肺外器官损害的29例根据是否伴有脓毒症分为非重症组(肺外器官损害+非脓毒症)13例和重症组(肺外器官损害+脓毒症)16例,比较两组血清PCT水平的差异。结果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0.882±0.184)μg/L、(1.001±0.268)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365±0.085)μg/L(t=607、2.854,均P〈0.05);非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P〉0.05);重症组血清PCT水平为(1.181±0.281)μg/L,明显高于非重症组的(0.448±0.140)μ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3,P〈0.05)。结论RSV肺炎患儿血清PCT水平升高,PCT升高可作为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观察指标。
何海燕马爱芬张明真何俊君吕波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脓毒症降钙素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VVH)对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5例MODS患儿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分别取治疗前0 h,开始24 h,48 h为观察点,抽血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的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功能障碍累及器官个数、PICS评分、发病到开始CVVH治疗时间、CVVH治疗总时间.结果 在治疗24 h、48 h时TNF-α的浓度(52.66±18.72)pg/ml、(46.14±27.53)pg/ml较治疗前(68.59±16.84)Pg/ml明显下降,血清IL-1水平在48 h为(21.46±2.34)Pg/ml较治疗前(27.28±3.82)pg/ml有显著下降,IL-6在治疗24 h、48 h的浓度(158.04±50.32)pg/ml、(114.61±25.69)pg/ml较治疗前(203.46±52.78)pg/ml,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0 h、24h、48h的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0 h、24 h、48 h的IL-1水平与存活组差异无显性(P〉0.05).死亡组治疗前平均累及的器官个数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S低于存活组(P〈0.05),发病到进行CVVH治疗时间和CVVH治疗总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运用CVVH治疗儿童MODS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尽早进行CVVH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何海燕谭建新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儿童细胞因子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儿童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脓毒症并MODS患儿分成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均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治疗组患儿除上述治疗外,进行CVVH治疗.治疗组分别取治疗前0 h、开始24 h、48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同时比较治疗0 h、48 h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机参数、生化、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ICS),对照组检测治疗0h、48h的TNF-α,IL-1,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的PIGS变化及28d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TNF-α在治疗24h(52.32±24.66)pg/ml、48 h(45.28±25.18) 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64.46±28.0)pg/ml(P<0.05) IL-1在治疗24 h(25.29±3.81)pg/ml、48 h(21.54±2.40)pg/ml,明显低于治疗0h(28.54±5.44)pg/ml IL-6在治疗24h(158.06±50.29)pg/ml、48h(104.05±59.42)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197.76±51.18)pg/ml(P<0.05).患儿循环、呼吸及内环境稳定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PCIS评分治疗前为(70.05±12.55)分、治疗后为(79.5±4.83)分(P<0.05) 治疗组患儿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73.33%,对照组46.67%).结论 运用CVVH治疗儿童MODS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纠正内环境紊乱,改善患者的预后.
何海燕谭建新吕兴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儿童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KD)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A(27例)、B(29例)两组。结果 56例川崎病患儿中,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发热(100.00%),结膜充血(96.40%),杨梅舌、唇皲裂(94.60%),皮疹(75.00%),肢端肿胀脱皮(64.29%),淋巴结肿大(44.64%);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6.43%),血小板计数升高(96.42%),C反应蛋白升高(91.07%),血红蛋白下降(91.07%),白细胞总数升高(82.14%);将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小板升高纳入参考诊断标准,B组在发病3、6d的诊断率与A组比较,分别由11.11%和59.26%提高到34.48%和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小板升高指标,可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率。
何海燕江玉凤张明真吕波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伍思贤贺道机叶永芝何海燕
免疫球蛋白指的是类似于抗体分子且具有抗体化学结构或活性的球蛋白,可以调理抗体去抵抗入侵的病原体,能提升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与吞噬能力;该球蛋白对毒性有中和作用,可增强B淋巴细胞的功能,调节巨噬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功能;可...
关键词:
关键词:脓毒症病原体免疫球蛋白治疗
维生素D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为改善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提供参考依据,降低病死率。方法121例脓毒症患儿,根据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不同分为维生素充足组(>30 ng/ml,58例)、维生素不足组(21~30 ng/ml,32例)和维生素缺乏组(0~20 ng/ml,31例)。比较三组患儿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间、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维生素充足组入住PICU时间(8.11±1.22)d短于维生素不足组的(10.14±1.24)d、维生素缺乏组的(13.11±1.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住院时间(11.11±1.27)d短于维生素不足组的(14.14±1.27)d、维生素缺乏组的(17.11±1.8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维生素不足组、维生素缺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患儿病死率低于维生素不足组、维生素缺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的治疗与维生素D密切相关,维生素缺乏患儿的预后情况更差,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性存在直接相关性,可以用于指导识别脓毒症并改善预后。
何俊君何海燕张明真练庆泽
关键词:维生素D脓毒症预后
11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治疗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1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夏、秋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分别占42.7%和43.6%;发病年龄以6岁以下患儿为主,占92.7%;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手足口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惊跳、精神差,分别占94.5%、82.7%及80.9%。实验室检查显示,大部分患儿有白细胞、血糖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治疗后110例患儿,临床治愈107例,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以及多器官功能影响,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陈智锋何海燕何俊君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丙种球蛋白
832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肇庆地区近年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的构成和耐药性变迁。方法对832例肺炎患儿送检的痰标本1072份进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 1 072份标本中,检出141株细菌,总检出率为13.2%,革兰阴性(G-)菌83例,占58.9%,其中前4位为铜绿假单胞菌(16.3%)、肺炎克雷伯菌(13.5%)、大肠埃希菌(12.7%)、流感嗜血杆菌(6.4%);革兰阳性(G+)菌58例,占41.1%,主要为肺炎链球菌(28.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6%);≤3岁者细菌检出率较>3岁者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喹诺酮类的环丙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G+菌对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肺炎链球菌仍是肇庆地区肺炎患儿主要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增多,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何海燕吕兴吕波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耐药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