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泽新

作品数:28 被引量:304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新构造
  • 7篇地质
  • 6篇新构造运动
  • 5篇地貌
  • 5篇地质建造
  • 5篇阶地
  • 5篇河流阶地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隆升
  • 4篇构造隆升
  • 4篇测年
  • 3篇第四纪
  • 3篇土壤
  • 3篇土壤重金属
  • 3篇流域
  • 3篇河流
  • 3篇发育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北京矿产地质...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28篇何泽新
  • 15篇张绪教
  • 9篇卫晓锋
  • 8篇贾丽云
  • 7篇叶培盛
  • 4篇刘晓彤
  • 3篇李霞
  • 3篇王京彬
  • 3篇武法东
  • 3篇殷志强
  • 3篇甘凤伟
  • 3篇吴泽群
  • 2篇张蕾
  • 2篇孙晓明
  • 2篇于航
  • 2篇田珺
  • 2篇王建勇
  • 2篇王春林
  • 2篇刘江红
  • 2篇蔡茂堂

传媒

  • 7篇现代地质
  • 5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产勘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段,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重要的美学及科学价值。本文以王莽岭地质公园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自然属性及分布特征,将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貌景观、沉积构造、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四类,系统地研究了峡谷、岩溶、夷平面、河流阶地、瀑布等地貌的成因,为太行山的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资料,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张蕾张绪教武法东田珺何泽新于航王春林刘江红
关键词:王莽岭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貌景观新构造运动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城市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在工程地质中进行长期有效的结构稳定性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光纤传感作为一种新型监测技术,具有高精度、远程实时、长距离、耐久性长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能够弥补传统监测技术工程监测中的不足,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相关研究工作,概括出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地面变形监测、基坑监测和边坡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得出几点结论和思考:(1)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符合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战略;(2)光纤监测应该要与多学科进行有机、深度地结合;(3)分布式(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工程地质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丁莹莹何泽新李世念宋宏
关键词:光纤传感分布式工程地质
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初步研究被引量:58
2020年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合岩石、砾石、沙、土壤等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和粒度质地等,初步将地表基质的类型划分为四个层级,并提出了地表基质层的物质组成、成因属性和研究深度范围,指出了未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的主要方向,结果为地表基质统一分类体系构建和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表基质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殷志强秦小光张蜀冀卫晓锋侯红星何泽新鲁敏
关键词:风化壳
阴山西段河流阶地发育的年代序列及其对构造隆升的指示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阴山位于河套断陷带北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非常活跃,阴山持续不断隆起,河套随之不断下陷,作为地貌响应之一,阴山河谷中发育了一系列河流阶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貌学、沉积学及年代学方面的研究,厘定了阴山西段河谷普遍发育的4~5级河流阶地;并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方法,恢复了其堆积-下切历史,建立了河流阶地年代框架:T4、T3、T2、T1级阶地大致形成时间分别为58.00ka BP、46.25ka BP、32.19ka BP、15.79ka BP之后;分析了本区河流阶地的成因:阴山的构造隆升为本区河流下切提供动力基础,是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水流流量与沉积物通量的比率影响阶地的堆积-下切行为的转换,是河流阶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利用河流侵蚀速率差异性讨论了晚更新世以来阴山西段的构造隆升模式:51.61~41.28ka BP之间,阴山西段隆升以中部高于东西部的穹窿式差异性隆升为主,23.22ka BP之后,阴山西段的隆升区段差异性减小,趋向于整体隆升。
贾丽云张绪教叶培盛何泽新孟静何祥丽叶梦旎周青硕李杰王振
关键词:构造隆升河流阶地年代学新构造
基于地质建造探索承德市土地利用优化路径被引量:13
2020年
土地潜力评价是土地利用优化的前提,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土壤“地质大循环”过程中,地质建造会影响土壤保持量、质地结构、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等,并决定土地资源初始禀赋特征的规律,文章探索建立了以地质建造为基础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利用优化路径。将承德市划分为堆积建造(第四系沉积物)、碳酸盐岩类建造、碎屑岩类建造、花岗岩类建造、火山岩类建造、片麻岩建造等六种类型。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开展基于地质建造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利用优化实践:全流域上,将承德市滦河流域划分为北部土地沙漠化草地保护修复区、中部水源涵养(中草药)发展区、南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和生态林保护区、河谷耕地农业用地发展区等七类保护和利用建议区;小流域上,针对柴白河小流域人工造林用地优化,提出花岗岩、流纹岩建造适宜造林区,砂砾岩建造一般适宜造林区,白云岩建造不适宜造林区;对小滦河小流域的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保护修复用地进行优化,划分出耕地适宜区、湿地保护区、造林适宜区、优质牧草区、草场退化区、生态保护区等六类利用优化建议区。
卫晓锋王京彬孙厚云殷志强何泽新贾凤超李霞刘宏伟张竞
关键词:地质建造土地利用土地资源
河流沉积分析在浅覆盖第四纪填图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地区1∶50000填图试点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国家大比例尺地质调查(1∶50000)向特殊地质地貌区的开展,已有第四纪填图方法已不能满足覆盖区填图的实际需求,地质工作者面临着第四纪大比例尺填图"填什么、如何填"的问题。选取典型覆盖区——河套平原为研究区,以河流沉积理论为指导,通过钻孔揭露方法,建立了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沉积体系,并以此作为区域地质图骨架,提出了河道亚相、堤坝亚相、泛滥平原亚相的填图单元,应用"逐步逼近原则"确定地质界线,划分出区内三期河道及其相应的沉积体系,解决了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填图单元稀少,地质图表达单调的问题,为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
刘晓彤张绪教叶培盛贾丽云蔡茂堂何泽新李成路吴泽群周青硕
关键词:填图方法河流系统沉积相分析河套平原
新构造填图方法探索、应用与实践——以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新构造调查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区域地质填图重点内容之一。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区,位于阴山—河套盆地结合带,新构造活动频繁,地层结构复杂,构造地貌形态丰富,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是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在前人区调方法理论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地层、断裂、构造地貌等不同的新构造填图对象,分别使用遥感解译+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含钻孔剖面)实测+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追索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雷达探测+探槽揭露+三维激光扫描+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实测+年代学等不同的技术方法组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要求,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将填图成果直观、丰富、详细的表达在地质图上,该新构造填图技术方法组合,不仅是对新构造填图方法的有效探索,也为其它地区新一轮大比例尺新构造填图提供了重要参考。
贾丽云叶培盛张绪教何泽新杨星辰周青硕叶梦旎刘晓彤李成路吴泽群周维何祥丽
关键词:新构造填图地貌
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及新构造运动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六盘山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与构造变形的关键部位,其东麓泾河河流阶地是第四纪以来六盘山构造隆升的地貌载体。通过对泾河上游河流阶地的剖面实测,厘定了河流阶地的级序,泾河上游主要发育5级河流阶地T5—T1,不同地段阶地的形态类型不同,柳树沟T5、T4和T3为堆积阶地,T2和T1为基座阶地,高家山均为侵蚀或基座阶地;利用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并与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对比,建立了河流阶地的年代格架,T5—T1年代分别为541 ka B.P.、477 ka B.P.、279 ka B.P.、60 ka B.P.和8 ka B.P。阶地的形态类型、形成年代与气候阶段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泾河上游河流阶地以构造隆升驱动为主,气候变化影响为辅;541-279 ka B.P.期间柳树沟地区为堆积区,堆积速率为0.31 m/ka,而高家山为构造隆升区,河流下切速率为0.37 m/ka,堆积速率与侵蚀速率基本一致,说明T5、T4和T3阶面上较厚的砾石层是六盘山隆升的相关沉积;279 ka B.P.时期由于六盘山快速隆升驱使山前柳树沟地区由堆积区转为侵蚀区,河流侵蚀作用加强造成T2、T1平均下切速率增大为1.13 m/ka,这次地貌转换事件是在青藏高原扩展隆升的背景下六盘山向东挤出隆升的结果。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以面积和体积扩张的观点提供了新的依据。
赵秋晨张绪教何泽新何祥丽王建勇傅连珍贾丽云
关键词:构造隆升青藏高原东北缘河流阶地ESR测年OSL测年
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狼山段地质灾害初步研究
地质公园内的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威胁到游人的人身安全,而且会破坏地质遗迹景观的完整性,因此,对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已有地层、地貌、构造等资料,并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以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狼山段泥石...
何祥丽张绪教贾丽云何泽新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安全防护
文献传递
内蒙古河套平原塔尔湖地区湖泊成因被引量:1
2016年
内蒙古五原县塔尔湖地区发育一系列湖泊,与当地干旱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湖泊成因机制对河套地区第四纪水文地质、气候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色尔腾山山前—塔尔湖湖泊—黄河沿线不同水体样品进行水化学测试后,利用Gibbs模型投影显示湖泊采样点主要落在蒸发-浓缩端元和岩石风化端元的过渡带,而远离大气降水作用带,地下水更靠近岩石风化端元,说明湖泊接受地下水补给,蒸发强烈;Piper三线图显示山前泉水以HCO_3—Ca型为主,河套平原地下水以HCO_3—Na、Cl—Na型为主,黄河水为HCO_3—Na型,湖泊以Cl—Na型为主,说明塔尔湖地区地下水与湖泊存在水力联系,HCO_3—Na型地下水经过蒸发浓缩作用转变成了盐度更高的Cl—Na型湖泊,导致盐分的聚集;地下水可溶性固体总量(TDS)自北向南由262 mg/l快速增加至2 296 mg/l,而湖泊TDS先升后降,最后小于地下水TDS,最大值在塔尔湖地区北部,为1 213 mg/l,说明湖泊还受现代黄河补给,地下水TDS变化满足山前—盆地的水文地质模型。塔尔湖地区的湖泊既可以发育于古河床亚相也可以发育于堤坝亚相,且湖泊呈零星分布,与古河道形成的牛轭湖特征不吻合,从而基本排除湖泊为古黄河残留的可能;潜水面之上的河流相沉积物由于风蚀作用被切穿,导致地下水出露,补给湖泊,从而推断塔尔湖地区湖泊主要为风蚀湖。
张皓月张绪教李成路何泽新叶培盛叶梦旎
关键词:第四纪河套平原水化学补给来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