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小春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巴尔通体
  • 1篇蛋白
  • 1篇抗原
  • 1篇抗原性
  • 1篇抗原性研究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表达与调...
  • 1篇C蛋白
  • 1篇BARTON...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厦门市海沧区...

作者

  • 2篇王团老
  • 2篇罗炜
  • 2篇伍小春
  • 2篇李国伟
  • 2篇叶曦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巴尔通体(Bartonella tribocorum)P26蛋白原核重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构建巴尔通体表面蛋白p26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重组表达蛋白P26,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 利用PCR方法从巴尔通体B.tribocorum厦门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26蛋白基因,并将该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从而构建GST-p26融合蛋白原核重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DH5α),诱导表达GST-p26,并运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蛋白.通过蛋白质斑点印迹试验和间接ELISA法检验GST-p26是否具有抗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26的原核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可在E.coli DH5α中大量表达GST-p26,原核表达的GST-p26能够与感染动物血液样本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 原核重组表达的GST-p26可作为潜在的抗原,应用于巴尔通体的血清学检测.
叶曦伍小春李国伟罗炜王团老
关键词:巴尔通体基因表达与调控
巴尔通体HBPC蛋白原核重组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2013年
为了寻找可用于巴尔通体(Bartonella)检测的特异性抗原,利用PCR方法从巴尔通体厦门分离株(B.tribocorum_XM)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血红素结合蛋白C(HBPC)蛋白基因,并将该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诱导表达GST-HBPC,通过亲和层析技术纯化GST-HBPC.最后运用蛋白质斑点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检验GST-HBPC是否具有抗原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可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GST-HBPC,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显示GST-HBPC能够特异性地与感染动物血液样本发生免疫反应.因此,体外重组的巴尔通体抗原蛋白HBPC可作为潜在的抗原用于巴尔通体血清学免疫检测.
叶曦伍小春李国伟罗炜王团老
关键词:巴尔通体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