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保秋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农业
  • 2篇三农
  • 2篇农村
  • 2篇农经
  • 2篇现代农业
  • 2篇小农
  • 2篇小农经济
  • 2篇绿色农业
  • 2篇股份
  • 2篇股份制
  • 1篇邓小平
  • 1篇新世界观
  • 1篇政权
  • 1篇置疑
  • 1篇中国近代农业
  • 1篇认识论
  • 1篇三农问题
  • 1篇社会主义
  • 1篇实践认识论
  • 1篇使用权

机构

  • 13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13篇任保秋
  • 1篇段建海
  • 1篇胡凡
  • 1篇刘娅凤

传媒

  • 5篇陕西理工学院...
  • 2篇理论导刊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特区经济
  • 1篇陕西经贸学院...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现实选择被引量:5
2006年
我国农村家庭承包制已出现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第四次创新势在必然。创新研究应以本国历史道路为背景,把握历史惯性,寻求一种成本小、风险低、效益高的路径,现实选择应是完善家庭承包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这方面,股份制不失为相对较优的选择。
任保秋
关键词:股份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容置疑被引量:2
2002年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性质 ,一要解放思想 ,坚持实践认识论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设想 ,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 ;二要正确认识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同时 ,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立的特殊历史前提。中国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普遍性 ,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任保秋
关键词:社会主义实践认识论经济改革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及启示被引量:5
2004年
新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革 ,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乡镇政权、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乡镇政权三次变迁。相对于经济领域的变革 ,农村政治体制的变革就滞后了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 ,对我国农村政治制度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保秋胡凡刘娅凤
关键词:农村基层政权
近代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崩溃与新“世界”观的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传统"天下"观不仅是有关空间的地理认知,还是中国文化观和政治权威合理性的依据。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客观形势的变化,传统"天下"观开始解体,甲午之后,新的"世界"观得以确立。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观也开始转变。从此国人在心理上开始走出"区域史",逐步融入"世界史"之中。
任保秋
关键词:文化观念
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性解读被引量:10
2008年
加快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它既有现实诉求,又有理论政策依据,但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速度却十分有限;制约流转的因素有制度层面、经济方面、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明确这一点,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
任保秋
关键词:使用权
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思路——以陕西汉中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绿色农业是汉中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处于产业成长初期。由于地方政府和农户经营绿色农业意识不强、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开发不够、政府财政的投入有限、社会化服务滞后等因素影响,发育较为缓慢。今后应着力提高地方政府与民众发展"绿色农业"意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基地建设为依托,走规模化之路;注重特色,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任保秋
关键词:绿色农业
“三农”问题成因及出路再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我国当代的"三农"问题是市场经济展开的必然结果,其端倪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出现,本质上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冲突。解决"三农"问题,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农地承包制,引导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
任保秋
关键词:小农经济现代农业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被引量:3
2011年
自近代以来,如何改变落后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困扰国人的现实问题。从"师夷长技"到"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历史表明,在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时不能错失机遇;道路选择不能离开国情,机械模仿他国经验;在选择趋向上要符合世界潮流。
任保秋
邓小平西方文化观的思想来源和基本特质
2009年
邓小平的西方文化观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理论源头,以列宁的西方文化观为借鉴,继承了毛泽东西方文化观的优秀成份,形成了一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开放体系,其思想特质为"世界历史"文化观。
任保秋段建海
关键词:邓小平西方文化观特质
陕南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前制约陕南农业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农户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立足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是陕南农业由传统农业跃升为现代农业的最佳路径选择。
任保秋
关键词:绿色农业农业现代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