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姗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秦皇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卵巢
  • 5篇卵巢癌
  • 4篇血栓
  • 4篇预后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电刺激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生物反馈
  • 3篇盆底
  • 3篇盆底重建
  • 3篇盆底重建术
  • 3篇肿瘤
  • 3篇重建术

机构

  • 17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17篇龚姗
  • 12篇金海红
  • 9篇李苗
  • 6篇曹丽艳
  • 4篇姜丽
  • 4篇付静静
  • 3篇陈红娟
  • 3篇董立新
  • 2篇付占昭
  • 1篇朱东林
  • 1篇陈国栋
  • 1篇郝天羽
  • 1篇张书芬
  • 1篇戚小航
  • 1篇郑岳
  • 1篇牛增广
  • 1篇孙东辉
  • 1篇王敬如
  • 1篇吴振宇
  • 1篇王光霞

传媒

  • 3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40595、GSE36668及GSE69428数据集,筛选浆液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构建PPI网络,鉴定浆液性卵巢癌的Hub基因,并利用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Hub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利用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本研究挖掘出217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后发现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发现UBE2C、NCAPG、CDK1、KIF15、DLGAP5、KIF2C、TOP2A、RRM2、NUSAP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且与预后差显著相关;发现B记忆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上调。结论本研究挖掘出9个与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B记忆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
龚姗白波李苗付静静姜丽金海红
关键词:浆液性卵巢癌预后肿瘤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恢复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ICB组与PENGB组,每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FIC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FICB,PENG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PENGB。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感觉阻滞有效率,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PENGB组术后6、12、24 h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后6、12、24 h的感觉阻滞有效率均高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感觉阻滞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2 h、术后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后48、72 h的MMSE评分均高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采用FICB比较,采用PENGB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更小,更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戚小航孙东辉吴振宇龚姗
关键词:髋部骨折
转移淋巴结SIB与LCB在宫颈癌伴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同时加量(SIB)与后程加量(LCB)在宫颈癌伴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或盆腔淋巴结转移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SIB组(n=56)和LCB组(n=56),SIB组给予同时加量,LCB组给予后程加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放疗完成后SIB组的完全缓解(CR)为71.43%,明显高于LCB组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P=0.037);放疗3个月后SIB组的CR为85.72%,明显高于LCB组的71.41%(χ~2=4.983,P=0.025);SIB组的疾病进展(PD)为0%,明显明显低于LCB组的7.14%(χ~2=4.381,P=0.036);LCB组满3年随访者共35例,SIB组满3年随访者共37例,两组存活率分别为65.7%和75.7%,SIB组存活率高于L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5,P=0.038);SIB组的小肠最高剂量(Dmax)、直肠Dmax、膀胱1cc体积的剂量(D1cc)均明显高于L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B组的小肠2cc体积的剂量(D2cc)略高于LC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B组骨髓毒性Ⅱ度、Ⅲ度和Ⅳ度以上比率均高于L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组Ⅲ度以上持续时间为(3.23±1.52)d,显著低于LCB组的(6.87±2.43)d(t=8.371,P<0.001);SIB组骨髓剂量受照20 Gy体积占总膀胱体积百分比(V20)为(46.16±4.27)%,明显低于LCB组的(56.81±7.43)%(t=5.282,P<0.001)。结论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伴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SIB组的疗效显著高于LCB组,而安全性也高于LCB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曹丽艳龚姗王敬如郑岳付占昭
关键词:宫颈癌转移淋巴结调强放疗同步加量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DCA7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7,CDCA7)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20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EOC患者癌组织标本和5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CDCA7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CDCA7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EOC癌组织标本中CDCA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EOC癌组织标本中CDCA7表达情况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生存率的相关性以及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DCA7蛋白在EOC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33%,高于癌旁组织的6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7,P=0.000);CDCA7mRNA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6.05±0.32,高于癌旁组织(1.0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600,P=0.000);CDCA7高表达与EOC患者病理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和HE4水平等临床特征有关(χ^(2)=3.947~8.420,均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DCA7低表达EOC患者PFS生存时间为98.15±10.72个月,高于CDCA7高表达患者(63.25±7.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3.849,P=0.049);CDCA7低表达患者12个月的总生存率为87.35%,高于CDCA7高表达患者的4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6.905,P=0.012);COX比例风险回归,TNM分期为Ⅲ~Ⅳ期、并发淋巴结转移、CDCA7高表达为影响患者12个月PFS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χ^(2)=4.858,4.892,5.025,P=0.028,0.028,0.026)。结论CDCA7在EOC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CDCA7高表达是影响患者12个月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EOC患者不良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李苗龚姗金海红付静静韩坤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盆底重建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盆底重建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盆底重建术患者147例,分为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药物组(药物)和联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药物)。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盆底肌电活动、尿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电刺激组和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均有改善,盆底肌电值、腹压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均升高,最大尿流率降低;且联合组以上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与电刺激组、药物组比较,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可促进盆底重建术后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董洁晨李苗金海红高淑蕊龚姗韩惠萍
关键词:药物治疗盆底重建术盆底功能尿动力学
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肝素钙联合运动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肝素钙联合运动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应用肝素钙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运动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DVT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1%(56/60),显著高于A组的56.6%(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发生下肢肿痛、皮温异常、头晕呕吐、血压上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肝素钙联合运动操预防DVT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DVT发生率。
龚姗姜丽陈红娟金海红曹丽艳董立新
关键词:肝素钙运动操宫颈癌深静脉血栓
CDCA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50例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和30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选取A2780、Hey、CAOV3、SKOV3细胞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DCA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DCA3蛋白表达水平。将CAOV3细胞分为沉默组和Control组,沉默组转染CDCA3 siRNA,Control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将Hey细胞分为过表达组和对照组,过表达组用CAOV3慢病毒感染,对照组用空载体慢病毒感染。CCK-8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C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在A2780、Hey、CAOV3、SKOV3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中,CAOV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高,而Hey最低。沉默CDCA3后CAOV3细胞CDCA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Cyclin D1、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CDCA3后Hey细胞CDCA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升高(P<0.05),Cyclin D1、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CDCA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能够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李苗金海红付静静韩坤龚姗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增殖迁移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7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恶性肿瘤成为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7(CDCA7)是一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在多种恶性肿瘤(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细胞系中过表达。CDCA7在介导DNA复制、DNA损伤信号通路和刺激细胞周期终止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结合多种受控基因、诱发异常有丝分裂,使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未来,CDCA7有望成为多数恶性肿瘤的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并基于此开发出高选择性、强效且低毒的CDCA7抑制剂。
郭宇宇龚姗金海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及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及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组手术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失血量,并且统计输血量与输血率;查术前、术后24 h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PC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术后48 h再次复查HGB、PCV,观察指标变化;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并统计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与输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Hb水平、P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T、aPTT、TT、PLT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Fbg低于对照组,但均属正常范围波动;两组发生DVT、肺栓塞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够减少术后的出血,同时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白波陈国栋龚姗李艳莉牛增广
关键词:氨甲环酸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形成
CCNE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前)CCNE1表达水平,根据组织学评分分为CCNE1高表达组和CCNE1低表达组,观察两组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同时随访2年,观察卵巢癌患者预后情况(以出现死亡为预后不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CCNE1高表达组的ORR为65.63%,明显高于CCNE1低表达组的49.30%(P<0.05)。治疗反应患者肿瘤最大径、CA125水平低于无反应患者(P<0.05),CCNE1高表达比例高于无反应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NE1高表达是卵巢癌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无反应的保护因素(P<0.05),CA125水平升高、肿瘤最大径增大均是卵巢癌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2年,6例失访(CCNE1高表达组2例,CCNE1低表达组4例),最终纳入200例,其中92例预后良好,108例预后不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CNE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CCNE1低表达组(Log-rankχ^(2)=7.554,P=0.006)。预后良好组肿瘤最大径、手术残余病灶最大径均小于预后不佳组(P<0.05),CCNE1高表达比例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残余病灶最大径增大、CCNE1高表达、肿瘤最大径增大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CCNE1表达水平是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付静静龚姗冯悦金海红李苗朱东林
关键词:卵巢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治疗反应性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