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凯君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法德农民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探被引量:1
- 2013年
- 恩格斯写于1894年的《法德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总结性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阐述了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巩固工农联盟的途径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实践,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上述理论问题的理解,并对其发扬光大。今天重温经典对于现阶段推进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齐凯君
- 关键词:工农联盟合作经济农业现代化
- 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进城”
- “农民进城”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中一个贯穿性的问题。只有将“农民进城”置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框架中审视,才能理清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挖掘其表象后的深层原因,为现实提供借鉴和启示。天津是...
- 齐凯君
- 关键词:进城农民
- 新中国建立之初政治认同的构建——以天津搬运工人为例(1949—1956)被引量:4
- 2014年
- 搬运工人是天津工人阶级中古老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初搬运工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中国共产党通过消灭脚行的剥削,改善工人的生活,获得工人的利益需求的认同;并以搬运工会为依托和纽带,实施搬运工人的劳动保护、社会救济和其他福利待遇,增强了搬运工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系统的文化启蒙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搬运工人树立了领导阶级的意识、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共产党认同也升华到价值认同的层面。搬运工人开始向共产党和新政权靠拢,提高了执行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搬运工人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建国后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进行社会改造的典型例证。
- 邓红齐凯君
- 关键词:政治认同
- 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进城” ——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1949-1985)
- “农民进城”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中一个贯穿性的问题。只有将“农民进城”置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框架中审视,才能理清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挖掘其表象后的深层原因,为现实提供借鉴和启示。天津是...
- 齐凯君
- 关键词:进城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