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瑞哲

作品数:87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西安交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2篇口腔
  • 12篇儿童
  • 10篇口腔健康
  • 8篇釉质
  • 7篇问卷
  • 7篇问卷调查
  • 7篇保健
  • 7篇抽样调查
  • 6篇牙釉质
  • 6篇龋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口腔保健
  • 5篇老年
  • 5篇老年人群
  • 4篇牙胚
  • 4篇牙刷
  • 4篇农村
  • 4篇细胞
  • 4篇口腔健康教育

机构

  • 6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宝鸡市口腔医...

作者

  • 80篇黄瑞哲
  • 32篇田剑刚
  • 21篇阮建平
  • 8篇钟翠翠
  • 7篇孙妍
  • 7篇张斌
  • 6篇樊睿
  • 4篇张月
  • 3篇陈庆秀
  • 3篇阮梅生
  • 3篇景娟
  • 3篇李晓红
  • 3篇王强
  • 2篇李艳萍
  • 2篇高歌
  • 2篇齐红
  • 2篇邓转云
  • 2篇李红杏
  • 2篇赵淑贤
  • 2篇朱春晖

传媒

  • 9篇陕西医学杂志
  • 5篇上海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glycan在SD大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Biglycan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雌性和雄性SD大鼠各15只,按雌∶雄=1∶1同笼饲养,精子涂片检查阳性时为受孕,按取材时间将15只孕鼠分为妊娠17.5d组、妊娠19.5d组、出生后1.5d组、出生后5.5d组和出生后9.5d组,每组3只。分别在妊娠第17.5天、第19.5天时取胎鼠及在出生后第1.5、5.5、9.5天时取新生鼠两侧下颌第一磨牙牙胚部位后的下颌骨组织,采用组织病理检查确定各组大鼠牙胚发育时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牙胚Biglycan蛋白多糖的表达和定位情况,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各组Biglycan蛋白多糖的累计光密度、有效目标分布区域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结果妊娠17.5d组胎鼠第一磨牙牙胚处于帽状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牙板细胞(+)、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妊娠19.5d组处于钟状早期,Biglycan表达情况同妊娠17.5d组;出生后1.5d组处于钟状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压板细胞(■)、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出生后5.5d组处于钟状末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出生后9.5d组第一磨牙牙胚釉基质蛋白分泌基本结束,Biglycan表达情况为压板细胞(±)、牙囊细胞(+)及牙乳头细胞(±);随着发育进行,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Biglycan表达逐渐减弱;妊娠17.5d组Biglycan蛋白多糖累计光密度值为1.470 0±0.001 1,有效目标分布区域面积为4.323 5±0.001 6,平均光密度值为0.340 0±0.002 3,妊娠19.5d组依次为1.460 0±0.001 7,4.424 2±0.001 5,0.034 0±0.004 5,出生后1.5d组依次为1.440 0±0.001 4,4.363 6±0.001 3,0.310 0±0.002 2,出生后5.5d组依次为1.430 0±0.001 3,4.612 9±0.001 1,0.300 0±0.000 1,出生后9.5d组依次为1.410 0±0.001 5,7.421 1±0.001 4,0.190 0±0.002 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Biglycan表达呈一定的时
汪凤许岩魏琰郑雪飞黄瑞哲
关键词:BIGLYCAN免疫组织化学
氟牙症的微创治疗及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以家庭漂白为主的氟牙症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氟牙症患者736颗氟牙症患牙,按临床分型分为轻、中、重3组,联合应用釉质微研磨、10%过氧化脲凝胶家庭漂白及渗透树脂修复的微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使用Vita Bleachedguide 3D-MASTER比色板记录治疗前后比色值,评价治疗效果。同时使用VAS评价3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牙本质敏感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3组氟牙症患牙治疗前后比色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在家庭漂白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的患者认为通过治疗使牙齿颜色得到"显著改善"或"有改善"。结论通过联合应用釉质微研磨、家庭漂白及渗透树脂修复的微创治疗氟牙症方法是安全有效的,符合牙科微创治疗的原则,可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田剑刚杨杨贾明玉樊睿黄瑞哲
关键词:氟牙症
Fe^(2+)、F^-对釉质抗酸性的增强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X线衍射技术分析硫酸亚铁、氟化钠处理釉粉后形成新物质的物相及对釉质晶格的影响,以探讨Fe^(2+)、F^-增强釉质抗酸性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磨牙50颗,切取釉质并研磨成粉末共10 g,平均分为4组:C组(对照组,去离子水)、Fe^(2+)组(15 mmol/L Fe SO4)、F-组(1.23%Na F)、Fe^(2+)+F-组(15 mmol/L Fe SO_4+1.23%Na F)。将样本在各组实验溶液中孵育48 h,然后进行脱矿-再矿化循环,共6次。1个完整周期包括:1在5 m L可口可乐(p H=2.58)中脱矿5 min;2在37℃5 m L人工唾液中再矿化1 h。将釉粉在40℃下烘干,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XRD定性分析显示,硫酸亚铁溶液使X衍射谱线半宽高增宽、变平缓。釉质晶粒尺寸减小,结晶度降低。次要相检索显示有新物相磷酸铁生成;铁氟联合作用与氟化物单独作用衍射谱线相似,使衍射峰半高宽变窄、变尖锐,提高了晶体的结晶度。次要相检索有氟化钙生成。结论:Fe^(2+)、F-均对釉质晶体结构有一定影响。高浓度F-和Fe^(2+)联合作用时Fe^(2+)的作用被掩盖。Fe^(2+)可能通过替换Ca^(2+)而使釉质晶粒减小,结晶度降低;同时,Fe^(2+)和釉质表面溶解的PO_4^(3-)结合,形成磷酸铁抗酸沉淀;F^-通过替换OH^-,参与釉质再矿化,使釉质结晶度增加,同时在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沉淀,抵抗釉质酸蚀。
张月黄瑞哲
关键词:硫酸亚铁牙釉质抗酸性
存活素蛋白Survivin在SD大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观察存活素蛋白在SD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牙胚发育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存活素蛋白在SD大鼠牙胚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图像分析显示存活素蛋白的表达在胎鼠牙胚的蕾状期增强,帽状期、钟状早期减弱,出生后再增强以后随着发育的进行逐渐减弱,呈双波形变化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出生后3.5d与出生后5.5d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存活素蛋白可能参与了牙胚发育过程。
黄瑞哲钟翠翠齐红石建峰阮建平田剑刚
关键词:牙胚发育免疫组化
一种牙刷刷毛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牙刷
本申请涉及牙刷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牙刷刷毛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牙刷。所述刷毛包括刷毛内芯和包覆在刷毛内芯外的牙膏层;所述刷毛内芯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合物和微纳米颗粒,所述微纳米颗粒选自微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微纳米碳纤维...
黄瑞哲江山樊晓宇王晓忠赵思奥黄睿杨璐赵敏
儿童使用氟化泡沫后唾液中氟浓度变化的探讨被引量:6
1998年
景娟黄瑞哲王强阮梅生
关键词:龋齿儿童唾液氟浓度
口腔健康教育中几种传播媒介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口腔健康教育中几种传播媒介作用的探讨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04)阮建平黄瑞哲于爱芝阮梅生本文就目前人们获得口腔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1.调查时间和对象:自1994年9-10月在陕西...
阮建平黄瑞哲于爱芝阮梅生
关键词:口腔健康健康教育
一种机械调控的牙科综合治疗椅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调控的牙科综合治疗椅,包括底架,底架的上侧滑移连接有座架,座架两侧均滑移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下端固接于底架,座架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中部螺纹连接于升降螺杆的锥齿轮一;座架内...
高江红朱春晖黄瑞哲
文献传递
FADD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价值
2023年
目的FADD基因是程序性死亡进程中关键基因,在自噬相关基因模型和HPV阳性多生物标志物的联合研究中,FADD在HNSCC研究中的预后价值已经被研究,但其单个基因在HNSCC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本项研究旨在研究FADD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GTEx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头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谱文件,提取FADD基因表达水平。根据FADD基因的高、低分组绘制头颈鳞状细胞癌的Kaplan-Meier曲线,单因素COX分析评价FADD基因的高、低分组对头颈鳞状细胞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再应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对FADD基因及该基因突变与头颈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后应用TCGA portal数据库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样本数据中FADD基因、年龄、性别、种族、临床分期、肿瘤纯度,与患者的总生存期进行多因素COX分析,进一步分析FADD基因与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及FADD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结果FADD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FADD基因高、低风险组对头颈鳞状细胞癌的OS、DSS、PFS均都具有显著影响(P<0.05)。FADD基因突变对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微卫星不稳定具有显著影响(P<0.05),并呈正性相关。FADD基因突变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突变负荷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发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FADD基因、年龄、肿瘤4期(stageⅣ)是危险因素(P<0.05)。FADD基因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免疫浸润细胞静息CD4 T细胞、M0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P<0.05),而与CD8 T细胞、B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FADD基因可作为头颈鳞状细胞癌
王晓忠李娜王芊蔚黄瑞哲张月娇
关键词:预后
陕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陕西省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城乡6个地区788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及牙周健康状况。资料整理采用Epi Data软件进行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1.2%、0.33;龋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构成比仅为5.4%,且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P<0.05)。牙龈出血的检出率为21.2%,城市高于农村地区(P<0.0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石的检出率为71.2%。结论陕西省12岁儿童龋齿充填率低,牙周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龋病发生。提高龋齿充填率,改善牙周状况,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健康状况。
韩克实李炳奇田剑刚孙烨李艳萍黄瑞哲
关键词:抽样调查龋病牙周健康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