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敖汉旗沙地樟子松造林试验被引量:1
- 2001年
- 为探讨樟子松在敖汉旗沙地的适生能力 ,进行了樟子松沙地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 4年生的樟子松林 ,表现基本稳定 ,生长较快 ,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 0 .2 2~ 0 .38m ,胸径生长量达 0 .34~0 .5 9cm ,比油松和小叶杨的生长量大。调查研究发现 ,影响樟子松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当地的降水量较低 ,在干旱年分林分出现水分亏缺 ;部分地区的土壤下层有白土间层 ,水分和养分的含量低 ;有些林分密度偏大 。
- 焦树仁曹文生高树军徐贵军刘桂荣
- 关键词:樟子松枯死造林
- 铅笔柏引种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辽宁省章古台从 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 ,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认为 ,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 1月下旬至 4月下旬 90d左右时间 ,出芽率较高 ;而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 ,低温阶段时间短 ,出芽率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 ,美国南达科他洲种源基本不受冻害 ,而安徽种源干梢较重 ,不宜直接引种。铅笔柏在水肥条件充足条件下 ,生长很快 ,4年生苗高达 1.0 5m比樟子松大 4 9%
- 焦树仁曹文生高树军宋晓东
- 关键词:铅笔柏引种种源育苗造林
- 铅笔柏引种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辽宁省章古台从 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 ,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认为 ,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 1月下旬至 4月下旬 ,约 90d时间 ,发芽率较高 ;而从 3月中旬至 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 ,因经过低温阶段时间短 ,故发芽率较低 ;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 ,美国南达科他州种源基本不受冻害 ,而安徽种源干梢较重 ,不宜直接引种 ;该树种在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很快 ,4年生苗高达 1.0
- 焦树仁曹文生高树军宋晓东
- 关键词:铅笔柏种源引种种子处理造林技术育苗
- 辽宁省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的研究
- 吴景云邢兆凯丁建成吴德东袁春良刘广张立英孙海红王玉臣徐海令于洪军韩辉宋波赵建平柳金龙尢国春侯勇张学利曹文生高树军
- 该课题开展的不同造林模式的示范,在组装现有沙地治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确立了八类治理模式;筛选出适合辽西北沙地不同立地条件的11种固沙林技术与模式;提出了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初步标准,为我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标准的拟定提供了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
- 章古台沙地日本落叶松改良土壤及效益初步分析
- 该文报道了日本落叶松引种到章古台21年的试验成果。现试验地平均树高为7.7,平均胸径11.1cm。日本落叶松林地土壤比樟子松林地土壤N、P、K总量高278.28kg·hm<'-2>,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日本落叶松的直接...
- 赵晓明曹文生高树军刘敏
- 关键词:沙地日本落叶松改良土壤章古台
- 文献传递
- 樟子松苗木移植与留植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通过对樟子松苗木移植与留植后成活及生长情况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樟子松移植一般采用1 年生苗木,采用不合格苗木将显著降低移植成活率;樟子松苗木出圃前要灌足封冻水,才能保证移植苗的成活率,在移植实践中苗木含水率与移植苗成活率呈正相关;不能忽视苗木的保湿,在移植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将苗木蘸好泥浆),缩短苗木在外裸露的时间。
- 高树军王大勇郝春英吴晓文
- 关键词:樟子松松苗苗木移植封冻水起苗
- 科尔沁沙地针叶树引种研究
- 宋晓东尤国春徐树堂高映环徐海涛焦树仁赵晓明汪峰赵素华曹文生许忠志吴祥云高树军韩玉生王明智张立英MoenchRandy雷泽勇赵玉章王恩利王永魁王国晨孟鹏王曼陈江燕董晓文刘敏白雪峰
- 1.任务来源 1)樟子松地理种源研究“七五”国家攻关课题,编号070108。 2)科尔沁沙地针叶树引种与造林技术研究。1990年开始的中国“三北”009项目研究课题,后转为国家林业局项目。 3)科尔沁沙地引种铅笔柏...
- 关键词: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针叶树引种
- 垂榆嫁接套袋培育技术
- 2006年
- 高桂珍高树军郝春英高辑吴晓文王大勇
- 关键词:嫁接育苗垂榆庭院绿化城市广场
- 沙区杨树引种与选择试验初报被引量:5
- 2000年
- 通过在辽宁章古台风沙区对 2 4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期观察和造林对比试验 ,对不同品系的生长量、抗逆性进行了调查和综合分析。选育出生长量较高、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系 5个 ,即 :白城4 1、通选 0 90 - 1、黑林 1号、锦县小钻杨。
- 曹文生赵晓明焦树仁高树军
- 关键词:杨树引种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沙地引种樟子松造林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在 1973年~ 1977年进行了樟子松沙地造林试验 ,截至 1998年 ,2 4年生樟子松林 ,表现基本稳定 ,生长较快 ,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 0 .2 2 m~ 0 .38m ,年平均胸径生长量达 0 .34cm~ 0 .5 9cm ,比油松和小叶杨的生长量大 ,在沙丘的中上腹比小钻杨也高。影响樟子松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当地的降水量较低 ,在干旱年份出现水分亏缺 ;部分地区的土壤下层有白土间层 ,水分和养分的含量低 ;以及有些林分密度偏大 ,林分出现枯死现象等。
- 焦树仁曹文生高树军徐贵军刘桂荣
- 关键词:引种樟子松沙地造林固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