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红升

作品数:31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男性气概
  • 10篇黑人
  • 8篇气质
  • 6篇小说
  • 5篇女性
  • 5篇伦理
  • 4篇身份
  • 4篇女性气质
  • 4篇男性气质
  • 4篇黑人文学
  • 2篇性别
  • 2篇性别研究
  • 2篇叙事
  • 2篇征战
  • 2篇自我
  • 2篇文学伦理学
  • 2篇文学伦理学批...
  • 2篇小说创作
  • 2篇伦理反思
  • 2篇伦理学批评

机构

  • 29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29篇隋红升
  • 2篇陈海容
  • 1篇陈吉
  • 1篇扬怡人
  • 1篇周宁
  • 1篇毛艳华
  • 1篇陶婧
  • 1篇杨怡人

传媒

  • 4篇世界文学评论...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嬗变被引量:1
2016年
《他们眼望上苍》是佐拉·赫斯顿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有着浓厚性别意识的小说。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该作中的女性形象,对其中的男性形象少有论及,这也丧失了一条审视该作性别思想内涵的重要维度。通过对洛根、乔和甜点心三位黑人男性形象的塑造,该作对美国主流社会男权文化及其尊崇的男性特质进行反思和批判,为当今人类正确认知男性特质、重构更具人文特性的男性气概理想有着重要启示。
侯春硕隋红升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男权文化
中华内地会与徽州的渊源——基于教会刊物China’s Millions的解读被引量:2
2016年
中华内地会是最早在徽州传教的基督教差会之一,但关于徽州内地会传教士的中文记载并不多。文章通过对比内地会刊物《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和地方史料,勘正地方史料中有关内地会在徽州传播活动的记载,介绍传教士唐进贤及其在徽州的传教经历,力图展现内地会传教士对徽州的积极作用。传教士的社会工作,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还有利于徽州文化的对外传播,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徽州的发展。
陈海容隋红升
个人与集体之间:论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的社区意识
纵观欧内斯特·盖恩斯的小说创作,南方黑人社区不仅始终是其小说的创作背景,而且也是黑人个体与种族解放的重要力量。然而,以年轻的黑人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为代表的黑人个体并没有意识到社区的这种力量;相反,他们与黑人社区之间存在着...
隋红升
文献传递
两性互动下的解构与重构——论爱丽丝·沃克《紫颜色》中的黑人男性气概被引量:3
2014年
笔者通过对爱丽丝·沃克的《紫颜色》中两性互动关系的分析,阐述传统黑人男性气概在女性反抗以及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逐步被解构以及新型男性气概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两性互动中得以建构的过程,由此管窥两性互动对黑人男性气概建构的重要意义。
隋红升陈吉
关键词:《紫颜色》男性气概
约翰·基伦斯《杨布拉德》对美国南方男性气概的伦理批判被引量:1
2014年
在基伦斯的长篇巨著《杨布拉德》中,"保护南方淑女的贞洁"被界定为南方白人男性气概的主要伦理诉求和衡量标准。然而,小说中约翰等南方白人男性在这一幌子下却在白人女性与黑人身上做出了种种良知泯灭、道德沦丧之事。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美国南方性别文化传统,通过对该男性气概特性的伦理分析,揭示约翰等白人男性种种道德失范行为背后的客观原因,以期为当下人们对男性气概的认知与学术界对男性气概的研究提供启示。
隋红升
《紫色》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与建构
2022年
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真实再现了父权制背景下黑人妇女的种种生活境遇。在男性的压迫下,以西莉为代表的女性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最终沦为家庭的奴隶及父权制的帮凶。在西莉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探索的过程中,身边女性的榜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开始了反抗男权压迫、寻求自我的征程。女性不仅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了经济独立,还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在与男性的和谐相处中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展示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也表达了她对男女两性从对峙走向理解、从而实现和谐生存的美好期盼。
隋红升彭雪瑾
关键词:《紫色》女性主体意识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男性研究中的两个易混概念辨析被引量:12
2016年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国内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缺乏正面系统的辨析,以至于在这两个概念的译介和使用方面存在着相当的不准确性。因此,弄清楚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的联系与区别,是国内男性研究或性别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在男性气概和男性气质的研究成果,从两个概念的词源史与文化史、定义范围和评判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建构方向与实践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男性气概的人文重构议题,希望对纠正男性气概的某些错误认知以及超越现代男性气质困境有所启示。
隋红升
关键词:男性气概男性气质性别研究
莫里森《慈悲》对西方传统女性气质的伦理反思被引量:5
2017年
在莫里森的小说《慈悲》中,主人公弗洛伦斯曲折的成长历程一直倍受关注。已有的文献更多地聚焦于女主人公弗洛伦斯成长困境的内在因素,对影响和制约其思想和行为的外在社会文化因素则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女性气质这一伦理身份在弗洛伦斯的自我迷失及其成长困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破除该女性气质神话的迷雾、重构自我主体意识则是佛罗伦斯走出成长困境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构成了该作的主体叙事结构。小说一方面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对这一过程进行写实性再现,另一方面还通过"鞋子"这一中心意象对这一历程进行隐喻性和反讽性书写,两者一虚一实,对西方传统女性气质展开了深刻的反思。
隋红升
关键词:莫里森《慈悲》女性气质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身份
身份的危机与建构——欧内斯特人文学院·盖恩斯小说中的男性气概
欧内斯特·盖恩斯(Ernest Gaines,1933-)是继赖特、鲍德温和艾里森之后美国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最负盛名的黑人小说家,但国内对其小说创作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
隋红升
关键词:美国黑人文学小说创作叙事艺术
文献传递
高校应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性化管理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从教师的"传道"职能谈起,返观大学的职能,由此聚焦人文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剖析人们对教师以及大学职能的错误认识,指出量化评估体系的偏狭之处,并结合现今人文教育疲软现状,提出改进建议,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杨怡人隋红升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职能教师价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