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泉
-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在体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再循环对猪心脏死亡后肝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在体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猪心脏死亡30min后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长白猪10头,体质量为30~40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使用气管夹闭法使心脏停跳30 min,建立心脏死亡热缺血模型.实验组经右侧髂动、静脉置入动、静脉插管,连接ECMO体外循环管道;经左侧髂动脉,置入球囊导管至膈肌平面;启动ECMO建立再循环,灌注腹腔器官;同时调节循环酸碱度及电解质平衡.监测并记录循环流量、腹腔器官灌注压、静脉血液气体、电解质、转氨酶、胆汁量等指标.对照组热缺血30 min后原位冷灌注,UW液中冷储存肝脏.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热缺血30 min后,肝脏呈现明显的乌黑淤血外观,病理切片显示肝窦扩张,血细胞淤滞,红细胞聚集.循环血液血液气体分析显示严重酸中毒.启动ECMO再循环后,循环流量能够维持在1 L/min,肝脏逐渐恢复鲜红色,病理切片显示肝窦扩张消失,淤滞的血细胞被驱散.经历30 min心脏停跳热缺血后,循环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至(226.0±28.0)U/L,应用ECMO 4 h后下降至(150.0±30.0)U/L.平均胆汁分泌量为7.75 ml/h.结论 ECMO再循环对心脏停跳30 min的猪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 范晓礼胡龙陈治泉王彦峰叶啟发
-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体外膜氧合作用肝移植
- 股静脉环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的远期随访
- 1999年
- 自1988至1993年,本院采用股静脉环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52例(55条患肢),随访到47例(53条患肢)。远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单侧患肢41例,双侧6例;平均年龄52.6岁...
- 陈治泉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及预防
- 1999年
- 1988~1997年,本院共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17例,其中外院转来3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本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27~69岁,平均46岁。2.损伤手术胆囊切除术16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3.损伤部位胆总管4例,肝总管6例,...
- 陈治泉
-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诊治手术方法
- p53和p21动态调控小鼠大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
- 2016年
- 目的探讨p53、p21在小鼠大部分肝切除(PH)后肝再生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肝再生的调控意义。方法采用小鼠2/3肝切除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肝切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mblot检测肝切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肝脏组织中p53和p21mRNA、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各组小鼠均顺利完成手术,ALT、AST、ALB术后24、36h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术后72h、AST术后48h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h比较,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在术后24h为(10.28±1.08)%(P〈0.01);36h达到最高峰为(44.19±2.83)%(P〈0.01)。与0h比较,肝切后p53表达量最低点在15h(2^-△△Ct=0.17±0.02,P〈0.01),最高点在120h(2^-△△Ct=1.68±0.36,P〈0.05)。P21在肝切后出现2个表达高峰分别在36h(2^-△△Ct=3.49±0.24,P〈0.01)和120h(2^-△△Ct=3.52±0.23,P〈0.01)。p53和p21蛋白水平与mRNA变化趋势一致。肝切后120h血管内皮细胞p53、p21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率高达(98.29±1.57)%和(98.72±1.21)%。结论小鼠2/3肝切除后,p53、p21动态变化调控肝再生过程。p53、p21有望成为多种肝病及肝叶切除术预后评估的检测指标。
- 李翠翠常磊陈治泉王彦峰叶啟发
- 关键词:P53P21肝再生
- 胆囊胆管瘘(附7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胆囊胆管瘘发生率低,术前诊断、手术处理困难。本文报告7例,术前诊断2例,术中发现5例;7例均治愈。作者认为:胆囊胆管瘘的临床表现酷似胆道结石,PTC检查具有特殊诊断价值。结合文献,本文就其病理过程、诊断。
- 陈治泉
- 关键词:胆囊胆管瘘PTC外科手术病理
- 低温机械灌注在离体肝脏中的保存与修复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供者器官短缺是当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严峻挑战,扩大标准的供者器官开始应用于临床肝移植,这对供者器官的保存要求更高。低温机械灌注作为一种优于静态冷保存的手段,在扩大标准的供者器官保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低温机械灌注在离体肝脏中的保存与修复作用作一综述。
- 胡晓燕王彦峰叶殷发陈治泉范晓礼
- 关键词:离体肝脏冷保存灌注器官移植器官短缺
- 肝移植术后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 1 例肝移植术后1 年发现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表现、治疗及预后.
- 陈治泉靖凯周敏王彦峰叶少军叶啟发
- 用于供肝质量评价的标准化猪自体肝移植模型建立
-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转流辅助的猪自体肝移植模型,为供肝质量评价及机械灌注修复供肝质量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长白猪20 头,雌雄各半,A 组:冷保存(CS)组选择10 头长白猪建立标准化的自体肝移植模型,氯胺酮诱导后静脉麻醉...
- 范晓礼陈治泉曾承胡晓燕陈腾云赵冰茹程楚红王彦峰叶啟发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维护与器官获取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对供者的维护及在器官获取中的作用。方法2013-2014年,对循环或呼吸功能衰竭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5例)及不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1例)进行研究,根据ECMO介入指征,使用ECMO对供者进行循环及呼吸支持。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判断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记录ECMO介入指征、ECMO转流相关参数及血液气体分析结果。检测ECMO介入前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水平,评价肝、肾功能及损伤情况,判断肝、肾是否符合器官移植要求。结果6例供者均应用ECMO,其中5例DBD供者因呼吸或循环功能衰竭采用静脉一动脉(V-A)ECMO进行辅助,1例不可控性DCD采用胸主动脉封闭的、V-A ECMO恢复再循环。4例供者的4个肝脏和8个肾脏获取后用于移植,2例供者器官因损伤超出标准被弃用。结论对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DBD供者及不可控性DCD供者,使用ECMO辅助循环和呼吸功能以及恢复DCD再循环,可避免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减轻DCD热缺血导致的肝、肾功能损伤,减少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器官弃用的发生。
- 范晓礼王彦峰胡龙陈治泉杜冰叶啟发
- 关键词:供者器官捐献体外膜氧合作用脑死亡
- 自体肝移植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 叶啟发王彦峰彭贵主张毅叶少军李玲黄伟范晓礼夏志平李弦范林熊艳钟自彪曾承陈治泉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人口与健康领域。中国每年因肝脏占位性病变死亡人数约40-60万。肝切除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最主要方法,而临近肝脏大血管的病灶被视为传统手术“禁区”。囿于供体短缺,异体肝脏移植仅应用于极少数病人。自体肝移植...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