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翔
- 作品数:47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无障碍恒速爬行机器人
- 本发明是一种无障碍恒速爬行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框架、内框架、旋转机构、固定在外框架上表面的直线运动机构和用于固定执行机构的直线电机。旋转机构与直线运动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在直线运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外...
- 张宋永伦闫志鸿陈志翔张军
- 文献传递
- PC机控制的异种材料粘接强度测试平台的研制
- 2006年
- 根据粘接接头的特点和需要,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异种材料粘接强度测试平台。该平台由三维CAD设计软件进行设计,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进行了系统控制软件的编写。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异种材料粘接接头的拉伸剪切强度,并且能够对采集的拉伸信息进行过程分析以及参数保存,满足了粘接接头拉伸过程测试的需要。同时,比较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粘接强度的影响,验证了通过等离子气体表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粘接强度。
- 王锋宋永伦陈志翔
- 关键词:粘接CADLABVIEW
- 用于转向器缸筒的弧焊机器人系统及其图形仿真技术
- 利用Solid Edge软件设计了汽车转向器缸筒的夹具和焊接变位机,建立了弧焊机器人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以二次开发的形式实现了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动态图形仿真和离线编程。从而使设计的失误大为降低,保证了焊枪的可达性和系统配置的...
- 陈志翔宋永伦林君班书英史祖保陈富根
- 关键词:弧焊机器人
- 文献传递
- 适合焊接应用的智能激光视觉传感技术
- 介绍了最新的激光视觉传感技术在汽车、造船、管道和铁路车辆等领域的自动化电弧焊接和激光焊接中的应用.先进且可靠的数字激光传感系统保证了电弧或激光热源能准确地对中准焊缝.在焊接过程中能够根据所测量的间隙和错边等数据实时地调整...
- Jean-Paul Boillot陈志翔
- 关键词:焊缝跟踪在线检测产品质量参数优化
- 文献传递
- 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协调路径规划
- 从全局的角度用5元组序列描述了焊接路径,设计了评价焊接路径目标函数:焊接位置函数、焊接成形质量函数、关节位置函数和运动平稳性函数.以线性加权法为求解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把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用于弧焊机器人与变位机协调路径规...
- 陈志翔卢振洋殷树言宋永伦
- 关键词:弧焊机器人路径规划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 文献传递
- 焊接烟尘粒径的激光散射法测量被引量:1
- 2005年
- 简述了粒子测量的现状和进展。基于Mie散射理论的激光散射粒子测量技术适用于粒径小于10μm的焊接烟尘颗粒。这种方法具有不干扰、不接触粒子场、测量的粒子尺寸范围宽、时间和空间分辨能力高等优点。
- 陈埒涛李桓陈志翔宋永伦
- 关键词:烟尘激光散射
- 交流TIG电弧的过零过程及其状态特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TIG电弧是焊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热源,交流TIG电弧在铝合金的焊接制造中的应用亦已相当广泛。但以往由于观测方法的限制,而缺乏对该类电弧物理特征的了解。基于新型的光谱诊断系统,并采用时控—统计平均的观测方法,对方波交流和正弦交流等两种常见的TIG电弧在近零和过零时的电子数密度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交流电弧过零时段的一般规律和各自特点,从而有助于对交流TIG电弧过程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其控制水平的提高。
- 胡坤平宋永伦夏源陈志翔
- 关键词:光谱诊断
- 基于Solid Edge的弧焊机器人图形仿真与离线编程
- 以参数化的CAD软件Solid Edge为平台,实现了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图形仿真与离线编程。首先建立弧焊机器人系统的CAD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建立焊缝和焊枪的模型。然后,利用Solid Edge的ActiveX接口,采用VB...
- 陈志翔卢振洋宋永伦张军白立来
- 关键词:离线编程弧焊机器人
- 文献传递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被引量:40
- 2001年
- 从焊接生产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焊接生产的柔性化与集成化成为焊接生产自动化的一个必然趋势。机器人的在线示教编程不但效率低,而且占用生产时间,难以与其他系统实现无缝集成。目前,这些问题同焊接件的坡口加工及装配的精度一起成为制约机器人在焊接领域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离线编程技术可以使弧焊机器人成为一种便于操作和集成的具有充分柔性的系统,根据机器人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设计了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 陈志翔黄勇殷树言卢振洋
-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离线编程焊接自动化
- 焊接电弧近零时的物理过程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焊接电弧的电流或能量近零主要包括直流稳态近零和交流动态过零两种情况。列举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分析了焊接电弧近零时的工作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在该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即基于ICCD光谱动态观测技术和时控—统计法,对交流动态电弧近零状态及过零过程中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定量观测和研究,能够获得该状态下电弧电子数密度、氩原子激发温度动态变化的认识。
- 胡坤平宋永伦夏源陈志翔
- 关键词:交流电弧发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