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江
- 作品数:65 被引量:5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转型期阶层化机制的非均衡性及其超越
- 2008年
- 在阶层化机制中由于制度区隔、市场失灵和社会封闭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阶层化的非均衡性发展,使社会分层结构呈现畸形化形态,引发了阶层之间的社会紧张和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危机。促进阶层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结构的合理必须超越当前的阶层化机制,构建均衡性阶层化机制,重塑合理的社会结构。
- 陈占江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农民市民化的多元动力及其制度基础被引量:5
- 2006年
-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多元动力的推动和现存制度的障碍使得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繁重而复杂。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为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创造有利的条件。
- 陈占江
-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
- 中国现代转型与费孝通的思想世界被引量:8
- 2018年
- 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实现有机接榫和富有张力的平衡是费孝通终身关切且致力回答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费孝通从城乡关系、中西关系和族群关系三个维度对中国现代性进行探寻和质询,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在费孝通去世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巨变,其思想遗产亦随时势之变得以继承和激活。本文通过对2005-2017年费孝通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在总结和把握费孝通研究新进展和新趋向的同时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一定程度地实现对费孝通思想世界的勾勒和呈现。
- 陈占江娄雪雯
- 关键词:乡土中国文化自觉
- 阶层意识与社会秩序——对建国以来历史和现实的考察被引量:5
- 2007年
- 阶层意识与社会秩序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可以看出,阶层冲突意识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和挑战,而阶层认同意识则是良性社会秩序的基础。当前我国阶层之间冲突意识渐趋紧张,存在着社会秩序危机,化解秩序危机应从重构公正的社会分层机制、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与和谐的社会价值体系入手。
- 陈占江
- 关键词:阶层意识社会秩序逻辑关联
- 重新理解现代性的他者
- 2017年
- 作为欧洲文明之子的马克斯 韦伯和作为中国文明之子的黄仁宇两人之间存在诸多的思想交汇与分歧,这种交汇与分歧、共通与差异的背后不仅彰显着知识社会学的一般逻辑,而且有着亟待挖掘和深究的学术意涵。韦伯和黄仁宇均将传统与中国视为现代性的他者,韦伯所作的前提预设、提问方式和具体观点为黄仁宇无意识地接受和承袭。
- 陈占江
- 关键词:黄仁宇欧洲文明提问方式知识社会学无意识
- 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被引量:12
- 2007年
- 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和社会转型的急剧深入使得新生代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对个体、群体和社会造成挑战和威胁。通过重构公正的社会制度、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重建和谐的社会文化,以期重塑新生代民工的社会认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陈占江
- 关键词:新生代民工社会逻辑
- 取舍之间
- 2005年
- 陈占江
- 关键词:衣食住行青年时期
- 社会极化: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根源——以H省为例
- 2007年
- 社会转型期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剧增长,其社会根源在于由于社会制度不公正、社会发展失衡所产生的社会极化。预防和控制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革社会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和谐。
- 陈占江
- 关键词:社会极化社会根源和谐社会
- 阅读乡村秩序
- 2012年
-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秩序:一种是乡土社会中的礼治秩序,一种是工业社会中的法治秩序。在费先生看来,任何维系社会秩序的力量或纽带必须与其社会性质相符合。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熟,较少发生流动,在这个熟人社会里维系秩序的主要是礼。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不像法律那样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推行,而是通过传统和教化来儒化和规训一代代人并使之成为有效的自我约束力量。
- 陈占江
- 关键词:乡村秩序《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礼治秩序法治秩序工业社会
- 农民环境抗争的历史演变与策略转换——基于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关联性考察被引量:23
- 2014年
- 通过对宏观的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微观的农民环境抗争演变的关联性进行历时性考察发现,二者之间是一种单向度的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农民环境抗争的发生与演变、形式与策略、效果与后果无不受到政治机会结构的形塑、规范和限制。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抑或市场经济时期,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之间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紧张在牺牲农民环境权益的同时促使环境问题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转化。化解这种紧张的根本之途在于深入改革经济政治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农民环境权益的表达提供更为通畅、合理的政治机会空间。
- 陈占江包智明
- 关键词:政治机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