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妮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博客门”事件之反思被引量:1
- 2006年
- 陈俊妮
- 关键词:西方媒体新闻失实记者
- 同情疲劳:一个从职业领域到网络舆论领域的关键概念被引量:1
- 2024年
- 作为一个横跨职业领域和网络舆论领域的关键概念,同情疲劳尚未引起我国传播学界足够重视。通过回溯同情疲劳概念的发展历程,本文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种审视网络舆论空间若干问题的基础性视角。同情疲劳不仅影响了新闻从业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当前舆论生态,使得社会公众出现了回避苦难议题、旁观公共生活等消极现象,甚至还激发了同情暴力,加剧了社会危机。因而网络舆论领域的同情疲劳研究必须从关注自身出发,结合文化结构、社会机构和技术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 陈俊妮陈俊峰
- 关键词:情感舆论
- 外国纸媒的奥运报道技巧
- 2008年
- 有一部电影《从巴格达归来》记录了一个电视新闻从业者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的情况,影片主角Michael Kearton的原型——CNN的制作人Robert Wiener将这种超大容量的报道称之为"喂野兽",为了吸引观众。
- 陈俊妮
- 关键词:奥运报道纸质媒体电视媒体服务性报道
- “立法和司法应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 2010年
- 2010年第一期《新闻记者》刊登了一篇名为《立法和司法应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文章,以晋州海龙棉织厂老板因2007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该厂使用致癌染料漂染毛巾而导致破产状告央视败诉为由头,认为立法和司法审判应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因为宽容新闻失实会带来严重后果和深远的负面影响,包括怂恿记者践踏他人名誉权,玩弄公众知情权,
- 陈俊妮
-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原则司法审判公众知情权
- 新闻道德控制的功利与理想——美国新闻公评人制度研究
- 新闻公评人制度(news ombudsmanship)的产生借鉴了瑞典的政府公评人制度。所谓新闻公评人,就是接受和调查报纸读者或广播电视受众关于准确性、公平性、平衡性以及新闻报道品味问题的投诉的人。他或她推荐恰当的纠正或...
- 陈俊妮
- 关键词:道德控制媒介责任
- 从“相加”到“相融”:搭建融媒产品场景的路径探索
- 2023年
- 作为融合多种媒体形式的呈现方式之一,H5融媒体产品目前方兴未艾,但普遍存在“相加”而不是“相融”的困境。本文以近两年主流媒体H5融合报道为分析对象,探寻H5融媒体产品场景搭建的路径,包括从认知层面运用多重感官、借助沉浸体验;从情感层面重建叙事系统、借助象征符号实现情感勾连;从行为层面设置创意游戏和拓展社交体验等,以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同时也提出H5融媒体产品在运用技术构建场景的同时,需要避免因炫技而舍本逐末,需要深挖主题,并在互动设计上量力而行,将意义价值与形式结合,使新闻作品真正做到“文图表并重、声光电结合”。
- 马子雯陈俊妮
- 关键词:H5
- 论组织内传播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重点讨论组织内传播。作者认为,组织内的传播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传播,群体思维和群体压力影响传播的结果;组织内的意见冲突时交流,根据当事者的不同位置考虑,会产生至少四种态度;组织文化带有表演性质,从说同样的套话、唱同一首歌到同样的思维。
- 陈力丹陈俊妮
- 关键词:群体思维
- 网络舆论空间的同情涵化路径——基于地方融媒体新闻实践的思考
- 2023年
- 一、问题的提出:同情的作用从18世纪就开始的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哲学辩论中,同情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一直因其非理性的一面而受到质疑。今天,因为同情往往与涉及民生问题的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网络舆论中这种质疑也一直存在,“在中国网络上看到的多是情绪化的表达及一边倒的声音。网络舆论不是基于理性,甚至不是从基本事实出发,网络对话极其困难。……更加困难的是,中国的舆论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社会的种种情绪来到这里尽情碰撞,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中国社会已很难分辨出舆论场的声音哪些是少数人的,哪些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 陈俊妮丁可
- 关键词:舆论场网络舆论情绪化道德情感
- 英国新闻业的半专业化研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从专业组织、统一的专业行为规范、统一的强制性的入行标准、记者的教育水平、自我认知、公众对新闻业的认可程度、行业的封闭性等七个方面分析了英国新闻行业的半专业化特点,并提出,这种半专业化直接或间接源自英国大学新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发展迟缓。文章分析了英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化的现状。
- 陈俊峰陈俊妮
- 关键词:新闻教育
- “神六”新闻报道纵横比较——以北京“5报”为例
- 2005年
- 陈俊妮
- 关键词:《北京青年报》新闻报道《京华时报》《新京报》载人飞船《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