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新生儿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3篇输液
  • 2篇胆红素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药
  • 2篇生长发育
  • 2篇通气
  • 2篇全胃
  • 2篇全胃肠外
  • 2篇全胃肠外营养
  • 2篇外营养
  • 2篇胃肠外
  • 2篇胃肠外营养
  • 2篇脑病
  • 2篇静脉
  • 2篇高压氧

机构

  • 17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邵美仙
  • 8篇陈金爱
  • 7篇梁建红
  • 6篇江秀珍
  • 6篇李桂花
  • 5篇卢小玲
  • 5篇黎小燕
  • 5篇伍柳丝
  • 4篇余勇妙
  • 3篇麦秀连
  • 2篇陈少敏
  • 1篇冼少眉
  • 1篇莫水娣
  • 1篇莫伟雄
  • 1篇杨惠珍
  • 1篇江月娥
  • 1篇严越秀
  • 1篇李凤
  • 1篇梁婷
  • 1篇刘向阳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2014中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4例危重新生儿用PICC进行抢救用药和维持静脉高营养,观察输液天数及并发症。结果24例危重新生儿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18d,完成有效治疗20例,导管堵塞3例(2例恢复正常),机械性静脉炎2例(恢复正常),放弃治疗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静脉、把握好置管时机是置管成功的基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预防PICC穿刺后感染的关键;保持导管的通畅至关重要。
梁建红邵美仙陈金爱陈秀英伍柳丝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对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及TPN的新生儿实施静脉保护预防输液外渗损伤的临床研究
外渗原因与机体因素,药物的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毒性,环境因素,治疗因素等相关。新生儿是一个极脆弱的群体,皮肤嫩弱,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强,加上微循环障碍,使用血管活性药时极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白,重者坏...
卢小玲邵美仙余勇妙江秀珍麦秀连陈金爱
关键词:新生儿血管活性药全胃肠外营养
抚触配合鸟巢改良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抚触配合"鸟巢"对早产儿护理效果影响。方法将50例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配合"鸟巢"护理,对早产儿住院15d的睡眠时间、体质量以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住院15d的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配合"鸟巢"护理早产儿可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加快体质量增长,从而提高早产儿的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属经济负担。
邵美仙梁建红陈金爱梁婷
关键词:抚触鸟巢护理早产儿
游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游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综合治疗中对患儿体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2例病情稳定的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游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HIE患儿体重变化、运动发育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体重比较、3个月时运动发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泳治疗可促进HIE患儿的体重增长及生长发育。
伍柳丝邵美仙莫水娣黎小燕梁建红陈金爱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游泳体重生长发育
预防性使用固尔苏联合无创辅助通气对早产儿的应用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又名猪肺磷脂注射液,以下简称Ps)联合无创辅助通气(CPAP)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78例早产儿采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平卧等5个体位分次、分量从气管内注入Ps后接上CPAP正压通气,加强在给药前、中、后的体位摆放、气道护理及CPAP的护理、病情观察。结果58例中有56例治愈出院(占97%),1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住院2d放弃治疗,元1例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并发症,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早产儿早期预防性使用PS联合CPAP治疗及护理,能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特别是防止NRDS的发生。
邵美仙梁建红陈少敏李桂花
关键词:早产儿CPAP护理
新生儿输液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输液外渗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后果.方法 分析输液外渗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湿敷、局部封闭、局部药物外敷、理疗等措施进行治疗,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1例6 ~ 24小时局部红、肿、热症状缓解;21例24~48小时内皮肤恢复正常;10例出现水疱、坏死者1周后恢复正常;4例瘀斑、坏死者1周后恢复正常,1例坏死后遗留红印约0.5 cm;局部硬结1例,4个月后消散.结论 分析输液外渗原因,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治疗或减轻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造成的损伤,减少不良后果.
卢小玲江月娥江秀珍邵美仙陈金爱
关键词:新生儿输液外渗护理干预
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的防护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炎性改变的原因,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浓度,用药时间长,肢体循环不良,血管粗细,静注速度及护士责任心等直接相关。方法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及早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局部涂万花油,外敷和药物封闭等预防措施。结果其中1例因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及采取恰当处理而造成患儿肢体局部红肿、皮肤变成紫黑色。结论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及早采取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可大大减少周围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尽量避免头皮输液。同时,要加强巡视,发生炎性改变时,要及时采取恰当处理措施。这样,不仅减少患儿痛苦,而且是确保抢救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伍柳丝陈金爱黎小燕邵美仙刘向阳
关键词: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
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初生婴儿钳脐24h后剪平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改良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结果改良组在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渗血、渗液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改良组脐痂脱落时间和脐部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有利于脐部干洁、有利于脐部创面愈合,能预防脐部感染,防止发生新生儿脐炎及败血症。
邵美仙樊丽英梁建红陈少敏江秀珍
关键词:新生儿75%酒精脐部护理
高压氧配合治疗胆红素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04年
目的 观察运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胆红素脑病以防治后遗症的发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观察胆红素脑病患儿 38例 ,对照组 18例 ,实验组 2 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光照疗法、换血疗法、抗生素防治感染、药物营养脑细胞、纠正酸中毒等支持疗法。而实验组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 ,另行高压氧治疗。并对 38例患儿跟踪观察 1年 ,经丹佛发育筛查试验 (DDST)作智商测定 ,2 0例胆红素脑病患儿配合高压氧治疗 ,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较常规疗法疗效显著。对 38例患儿跟踪观察 1年。结果 实验组智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胆红素脑病以防治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
伍柳丝黎小燕梁建红邵美仙
关键词:胆红素脑病护理高压氧综合治疗高压氧治疗后遗症
恒温箱内低流量吸氧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恒温箱内低流量吸氧对早产儿缺氧状况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早产儿采用吸氧导管直接插入恒温箱内,使氧气均匀弥散在恒温箱内,让患儿自由吸氧。[结果]51例患儿呼吸改善,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1例缺氧状况无明显改善,改用头罩吸氧。[结论]对于需要恒温箱内保暖的早产儿可采用恒温箱内低流量吸氧法代替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法。
邵美仙冼少眉伍柳丝黎小燕李桂花
关键词:早产儿恒温箱低流量吸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