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冰

作品数:4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9篇计算机
  • 9篇计算机模拟
  • 9篇
  • 8篇氚水
  • 8篇细胞
  • 6篇人体血浆
  • 6篇射线
  • 6篇热力学
  • 6篇计算机模拟研...
  • 5篇树脂
  • 5篇热力学平衡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螯合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小鼠
  • 4篇小鼠体内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5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省科学城...

作者

  • 45篇邓冰
  • 17篇杜阳
  • 16篇杨勇
  • 14篇成琼
  • 14篇董兰
  • 11篇董亮
  • 10篇王和义
  • 10篇蒋树斌
  • 8篇马俊格
  • 4篇谭昭怡
  • 4篇余卫国
  • 3篇穆龙
  • 2篇陈平
  • 2篇陈志林
  • 2篇杨正益
  • 2篇刘宁
  • 1篇王宇钢
  • 1篇刘秀华
  • 1篇杨根
  • 1篇何小波

传媒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核化学与放射...
  • 3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辐射防护通讯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第五届反应堆...
  • 1篇北京核学会第...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铀在骨骼上代谢行为
小鼠动物实验结果可知,骨骼是铀在小鼠体内蓄积的重要组织,铀在骨骼上蓄积具有吸附速度快、滞留时间长、沉积量大、不易通过机体自身的代谢排出体外的特点.本文用HA作骨体外模型研究UO22+的吸附行为及螯合剂对骨骼铀的促排作用....
邓冰蒋树斌王和义
关键词:代谢功能螯合剂动物实验
UO_2^(2+)在羟基磷灰石上的吸附被引量:6
2013年
以羟基磷灰石(HA)作骨体外模型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UO22+在HA上的吸附行为以及不同种类的螯合剂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5min后HA对UO22+的吸附达到平衡,HA颗粒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对HA上UO22+的促排作用类似,能与UO22+螯合形成大量的络合离子从而达到促排的目的,但会对骨骼无机相表面造成损伤;柠檬酸对吸附在HA上的UO22+具有较强的解吸作用,但高浓度的柠檬酸会造成HA颗粒形貌显著变化,因此不适合作为铀的促排剂;抗坏血酸对UO22+在HA上的解吸没有作用,而氨基三乙酸(NTA)会导致HA对铀的吸附率增加。
邓冰蒋树斌王和义
关键词:螯合剂HA
铀的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0年
邓冰刘宁王和义蒋树斌
关键词:天然铀^238U毒性^235U锕系元素半衰期
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2014年
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来研究低剂量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将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培养24h和48h,共培养72h后获细胞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并与相同剂量下^60Coγ射线的细胞效应对比。将实验结果进行回归方程拟合,得到HTOB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Y=(0.001±0.004)+(0.062±0.018)D+(0.053±0.010)D^2(n=3,r^2=0.995,P〈0.01);通过比较HTO与7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可知,方程系数的主要区别在b值,提示在低剂量的情况下β射线诱发畸变的能力更强。将^60Coγ射线作为参考可得HTOB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RBE)最大值出现在0.06Gy,为2.17,RBE值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
邓冰成琼杜阳杨勇
关键词:氚水Β射线染色体畸变RBE
HS-SPME-GC/MS法分析风油精中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风油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27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水杨酸甲酯(25.19%)、薄荷脑(23.25%)、丁香酚(7.86%)、桉树脑(7.28%)、樟脑(6.62%)、苯乙醇(6.35%)和乙酸苯甲酯(5.73%)等。水杨酸甲酯、薄荷脑、丁香酚和樟脑等均具有杀菌消炎和止痒镇痛的作用,并且多种成分具有特殊的香气。
刘秀华邓冰孟丹邓义何小波
关键词:风油精挥发性成分
UO_2^(2+)在人体血浆中形态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2010年
引入UO_2^(2+)、Ca^(2+)、Fe^(3+)、Zn^(2+)等金属离子和氨基酸、柠檬酸、乳酸等小分子配体建立了UO_2^(2+)在人体血浆中的金属离子一小分子配体热力学平衡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UO_2^(2+)在血浆中的形态及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对血浆中UO_2^(2+)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常pH条件下,人体血浆中UO_2^(2+)主要以带负电荷的[UO_2Ca(CO_3)_3]^(2-)、电中性的[UO_2Ca_2(CO_3)_3](aq)和U(Ⅵ)-氨基酸配位离子的形式存在.当各形态UO_2^(2+)的总摩尔浓度[U]=5.0×(?)0^(-3)mol/L时,血浆中出现固相(UO_2)_3(PO_4)_2·4H_2O,并随[U]的增加而升高.Ca^(2+)浓度的变化对血浆中UO_2^(2+)的形态有较大影响,血浆中Zn^(2+)形态与UO_2^(2+)浓度无明显相关.在[U]=1.0×10^(-3)mol/L,[EDTA]=1.0×10^(-3)mol/L(或[DTPA]=2.0×10^(-3)mol/L)条件下,血浆中UO_2^(2+)主要以水溶性小分子[UO_2(OH)_2EDTA]^(4-)(或[(UO_2)_2(OH)DTPA]^(2-))的形态存在,此时固相Ca_3(PO_4)_2溶解.这一结果提示EDTA、DTPA能有效的促排人体内的UO_2^(2+),但同时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
邓冰王和义蒋树斌刘宁
关键词:人体血浆热力学平衡
含氚泵油表面活性剂复配法的测氚技术
2012年
为测量含氚废旧泵油的氚浓度,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EO)复配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通过复配体系乳化泵油,并与液闪液形成分散体系达到测氚目的。结果表明,复配胶束浓度小于10-4 mol/L、BS-12与FEO复配体积比为6∶4、泵油测量体积小于0.012mL、NaCl浓度为0.1mol/L时具有稳定的测量结果。
董兰杜阳杨勇马俊格成琼邓冰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复配
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正>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的变化来研究低剂量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将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72小时后收获细胞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并与相同剂量下~(60)Coγ射线的细胞效应对比。将实验...
邓冰成琼杜阳杨勇
关键词:Β射线低剂量染色体
螯合剂对铀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铀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形态及分布是评价铀毒性的基础。文章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研究螯合剂对染铀小鼠体内铀分布的影响。通过建立包含主要体液金属离子、小分子配体及UO22+与螯合剂的热力学平衡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UO22+在血液中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DTPA易与UO22+形成[(UO2)2(OH)DTPA]2-,对小鼠血液中的UO22+有明显的促排作用,但在促排的同时对小鼠的肾脏和骨骼有损伤;抗坏血酸对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铀促排几乎无作用,但形成的[(UO2)2(OH)Ascorbate]2+会阻碍肾脏中U(Ⅵ)的代谢;NTA对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铀的促排作用小,并会促使体内出现固相(UO2)3(PO4)2.4H2O,对骨骼有较强的损伤作用,不适合作为铀的促排剂。
邓冰王和义蒋树斌王文华
关键词:螯合剂计算机模拟
氚与几种简单分子气体之间的T/H交换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正>氚作为一种β放射性核素,在与水蒸气、氨气、甲烷、乙烯等化合物共同存在时,由于同位素交换反应,氚会与这些气体中的氢发生氚/氢同位素交换,向危害更大的氚化水(HTO)以及有机形态氚转变,容易造成附加的放射性危害。我们用...
董亮邓冰杨勇杜阳
关键词:势能曲线密度泛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