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庄
- 作品数:124 被引量:53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草莓中13种农药残留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可以同时检测草莓中常用的13种农药残留,包括百菌清、腐霉利、粉唑醇、腈菌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等7种杀菌剂,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哒螨灵、氰戊菊酯等4种杀虫剂及莠去津、乙草胺等2种除草剂。方法草莓样品20 g匀浆后,经乙腈50 mL提取,NH_2固相萃取柱净化,HP-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GC-ECD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13种农药残留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在0.01 mg/kg^0.5 mg/kg之间。13种农药的添加水平为0.01 mg/kg^2 mg/kg,回收试验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在70.5%~11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7%~6.85%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适合草莓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和安全监控。通过对50份草莓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百菌清、乙草胺、毒死蜱、粉唑醇、醚菌酯、烯酰吗啉6种农药。
- 袁烁赵建庄蔡慧敏贾临芳梁丹魏朝俊
- 关键词:草莓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农药残留
- 薄层层析—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被引量:42
- 2001年
- 提出了用薄层———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法 ,检查蔬菜、水果、粮食中农药残留的方法 .此法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是特异的 ,它适用于在不具备精密仪器设备的小型实验站内检测农药残留量 .对大多数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来说 ,其检测限在 0 .5~ 1.0 μg/mL范围 .它为在现场测定农药残留提供一种廉价和快速的方法 .
- 赵建庄范志金安健闫雪峰梁桂芝王占英
- 关键词: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监测方法
- SPE-GC法同时检测草莓中7种常用农药的残留被引量:14
- 2012年
- 为检测草莓基质中的农药残留,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可同时检测草莓果实中百菌清、毒死蜱、粉唑醇、腈菌唑、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嘧菌酯7种农药的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GC-ECD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百菌清、毒死蜱在0.05~1.0μg.mL-1,粉唑醇、腈菌唑、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嘧菌酯在0.5~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3%~102.7%,RSD小于5%,检出限范围为0.005~0.132mg.kg-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能满足国标中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测定的要求。
- 杨振华魏朝俊贾临芳梁丹赵建庄
- 关键词:草莓气相色谱法农药残留
-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问题
- 农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关键是农民教育,农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艰...
- 魏朝俊赵建庄贾临芳王春娜吴昆明王静
-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教育
- 文献传递
- 多菌灵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1,添加浓度在0.05~2.0 mg.kg-1范围内,回收率为81.6%~102.6%,变异系数为1.44%~5.3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推荐浓度和加倍浓度在草莓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3.212 2e-0.1354t、C=8.810 3e-0.1379t,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2.941 1e-0.1011t、C=6.173 3e-0.1144t。多菌灵消解较快,草莓中的消解半衰期为4.2~6.7 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4~7.3 d。加倍浓度和推荐浓度各施药2次,30 d后残留量均降至0.1 mg.kg-1以下,低于多菌灵在果蔬中最大允许残留量(MRL)0.5 mg.kg-1。
- 郑志琴魏朝俊张志勇贾临芳梁丹赵建庄
- 关键词:多菌灵草莓土壤
- 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应用,所述衍生物具有如式(5)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1456994130000011.GIF" he="315" imgContent="drawin...
- 赵汗青陈自力许晨赵文婷赵建庄胡泊洋
- 文献传递
- 检测桃果实中吡虫啉含量的条件优化
- 吡虫啉作为一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它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兼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应用广泛,对于防治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最为明显。桃蚜(Myzus persica Sulz...
- 王新伟周晗颖张鹏飞孙淑玲杨宝东赵建庄张志勇
- 关键词:桃果实
- 啶虫脒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残留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解啶虫脒在葡萄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啶虫脒于葡萄不同物候期防治斑叶蝉时,在果实与叶片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3%啶虫脒微乳剂在葡萄开花期至硬核期叶片上的半衰期为3.55~3.93d,在葡萄着色期至成熟期果实上的半衰期为4.14~5.60d,虽然在果实中降解稍慢,但最终残留量相差较小。按推荐剂量22.5g·hm-2(a.i.)和加倍剂量45g·hm-2(a.i.)各施3%啶虫脒微乳剂3次,间隔期7d,末次施药后7d葡萄果实中的残留量均小于0.2mg·kg-1,14d残留量均小于0.1mg·kg-1,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5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1。参照美国、韩国与日本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药后7d葡萄果实是安全的。建议用3%啶虫脒微乳剂在葡萄开花期防治斑叶蝉的第1代若虫、成虫,硬核期至着色期防治第2代若虫、成虫,最多使用3次,用量为22.5g·hm-2(a.i.),安全间隔期为7d。
- 王鹏飞许树坡张志勇赵建庄魏朝俊陈信友李福新
- 关键词:啶虫脒葡萄斑叶蝉物候期
- 快速鉴别真假化肥的方法
- 从我国农业实际出发,针对化肥流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农民提供快速鉴别真假化肥的方法。该方法易于被农民接受、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其方法主要是:查化肥的外包装;看化肥结晶的状态和颜色;嗅化肥的气味;摸化肥的手感;看化肥溶解于...
- 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吴昆明魏朝俊梁丹王占英
- 文献传递
- 以媒体资源引导大学化学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索
- 2015年
- 以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的化学学科创新性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向以教学为本的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课堂之外提升大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创新能动性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研究主题。媒体资源是衔接大学生化学科研与学科知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良好工具,作者在与北京财经频道合作探索《可乐能刷马桶?这事儿真靠谱!》的节目制作中,将实际生活中化学知识与课本中酸碱平衡知识点相结合,对如何进行化学基本知识为生活化学服务进行试验设计,并进行了详细探索,在探索过程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科研创新的兴趣。本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媒体资源辅助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方法。
- 朱洪赵建庄郑燕英
- 关键词:创新教育媒体资源高等教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