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静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相关基因
  • 3篇克隆
  • 2篇盐生盐杆菌
  • 2篇耐盐
  • 2篇耐盐相关基因
  • 1篇单胞菌
  • 1篇杜氏藻
  • 1篇多态
  • 1篇学系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盐碱地改良
  • 1篇盐藻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相似系数
  • 1篇真核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谭静
  • 4篇刘广发
  • 1篇陈启伟
  • 1篇张会永
  • 1篇林慧馨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生盐杆菌含耐盐相关基因DNA片段的克隆被引量:3
2001年
将盐生盐杆菌总 DNA的 Bam HI不完全酶切片段与质粒 p U C19连接成重组质粒 ,并以重组质粒转化 E. coli JM10 1.经 X- Gal- IPTG法筛选白色重组子 ,结合高盐平板检测 ,已经获得 3株比原受体菌的耐盐性提高 30 %~ 67%的转化子 .重组质粒酶切电泳分析表明 ,被克隆的盐生盐杆菌含耐盐相关基因的 DNA片段长度在 1.0~ 3.5kb之间 .
谭静刘广发
关键词:盐生盐杆菌耐盐基因克隆盐碱地改良
杜氏藻种间关系RAPD分析被引量:23
2001年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对 7株杜氏藻 ,即 :D.salina、D.bardawil、D.minu-ta、D.bioculata、D.parva、D.peircei和 D.p rimolecta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 .用 30个 10聚随机引物进行多态性扩增和筛选 ,其中 2 3个引物 (76.67% )可获得清晰的多态性条带 .选择其中能够得到清晰、重复性良好的 18个引物共扩增产生 15 0条可区分的 DNA条带 .根据种间 Nei遗传相似系数计算分析 ,构建杜氏藻属部分种的聚类分析图 .分析结果表明 :D.salina、D.bardawil和 D.minuta聚为一类 ,D.bioculata、D.parva、D.peircei和 D.primolecta聚为另一类 .由于两类之间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 ,把这两类杜氏藻称为两个种可能更合适 .
张会永刘广发林慧馨谭静
关键词:杜氏藻种间关系盐藻遗传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
盐生盐杆菌抗盐相关基因的随机克隆被引量:1
1999年
刘广发谭静
关键词:盐生盐杆菌相关基因转化子土壤盐渍化生物学系感受态细胞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cn 4902)甘露醇-1-磷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被引量:5
2004年
参照几种生物的甘露醇 1 磷酸脱氢酶基因 (mtlD)的序列设计引物 ,以极端耐盐的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cn 4 90 2 )的总DNA为模板 ,采用PCR扩增、构建重组高效表达载体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等方法 ,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 ,克隆获得一长为 114 9bp的基因。经蛋白质保守区域研究 ,初步判别该基因为mtlD结构基因。将该基因与pBV2 2 0质粒构建成高效表达原核重组载体pBH。SDS PAGE电泳表明 ,含pBH的转化子产生特异的、分子量约为 4 1kD的蛋白带 ,表达量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 6 7%。转化子的耐盐水平比对照提高了约 1/5。在含 0 9mol/LNaCl的液体培养基中 ,转化子培养 2 4h后其生物量约是对照的 10 2倍 ,甘露醇含量约是对照的 4 1倍。可见 ,假单胞菌的甘露醇 1 磷酸脱氢酶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耐盐相关基因 ,该基因已在GenBank登记 ,代号为AY112 6 96。
刘广发谭静陈启伟刘广发
关键词:假单胞菌基因克隆
克隆原核及真核生物耐盐相关基因研究
根据原核生物基因无内含子的特点,该实验参照大肠杆菌与耐盐性相关的甘露醇-1-磷酸脱氢酶(mtlD)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极端嗜盐细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cn 4902)的总DNA为模板,通过...
谭静
关键词:PCR扩增耐盐相关基因真核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