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国梁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庆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补术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腹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疝囊
  • 1篇完全腹膜外
  • 1篇完全腹膜外疝...
  • 1篇胃癌
  • 1篇胃大部
  • 1篇胃大部切除
  • 1篇胃大部切除术
  • 1篇胃溃疡

机构

  • 3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3篇许国梁
  • 2篇汪东树
  • 2篇张从雨
  • 1篇张亚铭
  • 1篇张国平
  • 1篇嵇成祥
  • 1篇黄鹤

传媒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对疝囊的处理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EP,观察组(40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法,对照组(4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疝囊横断法在TEP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完全剥离疝囊法,可缩短手术时间与疝囊剥离时间,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王祥琨许国梁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疗效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均给予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的治疗技术,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其手术费用较高,这是该技术在临床应用受限的一个主要因素。
许国梁张国平汪东树张从雨
关键词:腹腔镜
12例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的肿瘤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确诊率为83.3%。本组残胃癌发病距首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2年。在12例残胃癌中11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姑息性胃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为27.3%。结论: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是诊断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残胃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许国梁黄鹤汪东树张亚铭嵇成祥张从雨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残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