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低压缺氧对大鼠上消化道粘膜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为了观察急性低压缺氧对大鼠上消化道生长抑素 (SS)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36只雄性 Wister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其中 3组为对照组 ,3组为急性溃疡模型实验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随机分为地面组、5 0 0 0 m组及 10 0 0 0 m组 .在低压舱上升至 5 0 0 0 m ,10 0 0 0 m,各停留 30 min,出舱即时麻醉取上消化道粘膜组织 ,用放免法测定粘膜 SS含量 .结果 实验十二指肠粘膜 SS含量 5 0 0 0 m和 10 0 0 0 m组均明显高于地面组 (2 5 6± 2 8vs 148± 45 ,P<0 .0 1,2 48± 77vs148± 45 ,P<0 .0 5 ) ,5 0 0 0 m组 10 0 0 0 m间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十二指肠 SS含量 ,5 0 0 0 m和 10 0 0 0 m组均明显高于地面组 (2 6 5± 5 6 vs 16 0± 19,P<0 .0 1,2 0 0± 8vs 16 0± 19,P<0 .0 1) ,5 0 0 0 m组明显高于 10 0 0 0 m组 (2 6 5± 5 6 vs 2 0 0±8,P<0 .0 5 )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高度时十二指肠粘膜 SS含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胃窦粘膜 SS含量在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高度时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急性低压缺氧引起十二指肠粘膜 SS含量明显升高 ,对胃窦粘膜
- 吴战军钟学军孙延平许刚徐奎诰田广庆
- 关键词:急性低压缺氧生长抑素上消化道粘膜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带状疱疹3例分析
- 2013年
-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沿神经走行分布,多有典型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固定,出疹前无特异表现,因此常被误诊。现回顾分析我科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3例带状疱疹,以探讨误诊的原因,以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鉴别。
- 张丽艳吴战军许刚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腹痛误诊
- 胃腺癌转移致脑膜癌病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胃腺癌脑膜转移临床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胃癌患者,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发生于消化道症状出现之前。提示临床上对某些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要注意肿瘤脑转移。
- 王春梅王振征孔玲玲许刚
- 关键词:胃癌脑膜癌病脑脊液
- 食管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2年
- 刘国平许刚史进郭为民孙延平
- 关键词:食管癌血浆D-二聚体
- +Gz值暴露后大鼠胃十二指肠粘膜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观察+Gz值暴露对大鼠胃十二指肠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5Gz值组,+10Gz值组,重复暴露组。对照组不受加速度作用,+5Gz值组,+10Gz值组各连续暴露5min,重复暴露组亦为连续暴露:+5Gz值2min,+10Gz值2min,+5Gz值2min。每组下离心机后即时乙醚麻醉取胃窦、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用放免法测定粘膜SS含量。结果1)对照组、+5Gz值组胃、十二指肠粘膜光滑,完整;+10Gz值组肉眼见胃窦、十二指肠粘膜散在小出血斑;重复暴露组胃底、胃窦、十二指肠粘膜均可见散在出血斑及小溃疡,光镜下见粘膜下血管充血、粘膜上皮的完整性破坏,糜烂及溃疡形成。2)+Gz值暴露使胃窦、十二指肠粘膜SS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Gz值暴露使胃窦、十二指肠粘膜SS含量显著升高。SS含量显著升高可能在胃粘膜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
- 钟学军吴战军孙延平许刚徐奎诰田广庆
- 关键词:正加速度+GZ暴露生长抑素十二指肠粘膜
- 结核性多发性肝脓疡2例
- 2008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结核性多发性肝脓肿病例,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2例患者经常规抗结核治疗后肝脏病变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医生应充分认识结核性多发性肝脓肿的特点,并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鉴别。
- 王春梅许刚杜平隋瑞林
- 关键词:结核肝脓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飞行员胃增生性息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飞行员胃增生性息肉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方法:选择Hp阳性胃增生性息肉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规范根除Hp三联治疗和法莫替丁治疗,并于治疗后61、22、4个月进行胃镜和组织学检查,以观察息肉变化和黏膜炎症情况。结果:试验组随着Hp根除和胃黏膜炎症积分减少,息肉分别于24月内基本消失,对照组息肉无变化。结论:Hp与飞行员胃增生性息肉有一定关系,其机制与胃黏膜炎症密切相关,所以,根除Hp有利于治疗胃增生性息肉和预防其发生。
- 钟学军吴桂云许刚吴战军赵伟伟
- 关键词:飞行人员幽门螺杆菌胃增生性息肉
- 食管、贲门异时性重复癌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食管、贲门异时性重复癌临床少见,本例贲门癌术后11年出现食管癌,与长期胃食管反流损伤食管黏膜有关。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 王春梅张丽艳许刚
-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重复癌
- 鸟氨酸脱羧酶与胃癌
- 2000年
- 在正常细胞周期中,细胞的生长、分化均受到某些酶的调控.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me decarboxylase,ODC)广泛分布在动物体内,它是多胺(Polyamines)合成的关键酶.而多胺能够刺激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参与维持细胞膜及细胞骨架结构的稳定性.凡生长旺盛或迅速增生的组织,其ODC的活性和多胺的含量均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ODC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就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的关系概述如下.1 ODC的生物学作用1.1 ODC与多胺合成 ODC是一个胞浆酶,是以磷酸吡哆醛为辅因子的氨基酸脱羧酶.它与S一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和精脒、精胺合成酶(spermidine/spermine synthase)共同调控多胺(包括腐胺、精脒和精胺)的合成。
- 许刚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胃癌生物学作用
-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及意义解放军第456医院(250031)吴桂云王建民许刚汤少玲杨志新为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 吴桂云王建民许刚汤少玲杨志新
- 关键词:肺气肿肺心病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