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晓静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中医
  • 2篇流病
  • 2篇加味
  • 2篇和肝汤
  • 2篇反流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心肝
  • 1篇性格
  • 1篇性疾病
  • 1篇胸痹
  • 1篇胸痹心痛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胶囊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解晓静
  • 5篇邢兆宏
  • 5篇权红
  • 3篇朱宏勋
  • 3篇章九红
  • 2篇安丽
  • 1篇胡文忠
  • 1篇李雅洁
  • 1篇曹锐
  • 1篇李文泉
  • 1篇黄粤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健康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镇肝熄风汤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72 h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镇肝熄风汤。治疗前后第7,14天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IL-6,TNF-α的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IL-6,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镇肝熄风汤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轻急性脑梗死的炎性反应。
解晓静邢兆宏朱宏勋安丽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镇肝熄风汤白细胞介素-6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及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解晓静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乙酰水杨酸氯吡格雷抵抗噻氯匹定急性冠脉综合症
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方和谦教授经验方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组加服和肝汤治疗,疗程均8周,疗后6、12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7.5%(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95.0%(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分别为12.5%,22.5%;对照组分别为22.5%,55.0%(P<0.05)。[结论]和肝汤治疗GERD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权红解晓静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和肝汤
李文泉对瓜蒌薤白类方的认识及临床运用被引量:2
2022年
瓜蒌薤白类方源于《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心痛的经方。首都国医名师李文泉教授擅长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药治疗,瓜蒌薤白类方临床应用较多,对其有独到的认识与应用。瓜蒌薤白类方针对“阳微阴弦”之病机,李文泉教授认为“阳微阴弦”不仅是指上焦阳虚,还指上焦阳位虚损,导致阴邪上乘于阳位。李文泉教授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安和五脏,权衡缓急”的辨治胸痹心痛思路,从五脏出发,创立了五张经验方:益气养心通络方、养心化痰通络方、养心解郁通络方、养心补肺通络方、养心滋肾通络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另外还根据“阳微阴弦”之病机,扩大了瓜蒌薤白类方的应用范围,用于治疗存在“阳微阴弦”之病机的心悸、咳嗽、喘病、郁病等病症,文中还介绍了李文泉教授在应用瓜蒌薤白类方时单味药和药对的配伍运用,其经验对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朱宏勋解晓静曹锐
关键词:阳微阴弦胸痹心痛配伍
方和谦经验方加味和肝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以方和谦教授经验方加味和肝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将1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和肝汤组50例、辨证治疗组40例和常规西药组40例。分别采用口服加味和肝汤、中医药辨证汤剂及西药吉法酯治疗。3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胃镜疗效。结果加味和肝汤组症状积分下降较辨证治疗组、常规西药组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2,P<0.01);加味和肝汤组胃镜有效率达84.0%,3组间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6,P<0.05)。结论加味和肝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
权红解晓静
关键词:老中医经验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西医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8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人,在中医临床见习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测评。结果 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过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中医临床见习中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解晓静章九红
关键词:中医临床见习
李文泉教授从“心肝相关”论治高血压伴失眠的经验被引量:3
2020年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显示,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睡眠症状。本文主要介绍李文泉教授从“心肝相关”理论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经验。李文泉教授认为本病根源在于心肝两脏,其主要病机为肝阳上亢、心神不宁,提出治晕以平肝为先,安神以养心为主,围绕病机遣方用药,自拟平肝安神方,随证加减,病证结合,临床疗效较好。
解晓静李文泉胡文忠章九红朱宏勋
关键词:高血压失眠
知柏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阴虚内热、气滞血瘀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加用知柏地黄丸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y、空腹血糖(FPG)、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2hPG)和中医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Hcy、FPG和2hPG显著减低(P<0.05);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减少(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Hcy和血糖,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解晓静邢兆宏
关键词:知柏地黄丸血府逐瘀胶囊糖尿病前期同型半胱氨酸
和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疗效及对5-HT,VIP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和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肝郁脾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和肝颗粒10 g/袋,每次1袋,每日2次,餐后口服。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粒,每日2次,餐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及SF-36健康量表评分及5-HT,VI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 5%,81. 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在特殊症状、次要症状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在主要症状方面两组疗效相当;治疗后治疗组SF-36健康量表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6个维度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5-HT,VI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和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食管内脏敏感性。
安丽解晓静李雅洁黄粤权红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肝郁脾虚血管活性肠肽逍遥散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中医学是几千年来前人的经验总结,源于医疗实践,在前人不断总结和提升下,形成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它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目前,西医院校普遍开设中医学课程,目的在于使西医学生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初步了解中医理论特点,通过临床实习认识中医优势所在。医生应对传统医学有所了解,通过学习中西医不同理论,掌握不同治疗疾病方法,
解晓静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