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性病
  • 1篇性病患者
  • 1篇遗传史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远端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保肛
  • 1篇直肠癌保肛术
  • 1篇神经变性

机构

  • 6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褚兆珍
  • 2篇乔国勇
  • 1篇吴瑛
  • 1篇田再杰
  • 1篇李磊
  • 1篇韩华
  • 1篇戴军
  • 1篇刘利
  • 1篇史计月
  • 1篇褚兆苹
  • 1篇陈欣志
  • 1篇于静
  • 1篇赵丽花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及膝关节功能康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方法2l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股骨髁支撑钛板,根据骨折粉碎情况,辅助应用松质骨螺钉固定,对骨质缺损多者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尽早使用CPM康复锻炼。结果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及功能评定:优14例,良6例,差1例。结论术中满意的复位及骨缺损的处理和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田再杰陈欣志褚兆珍乔国勇吴瑛
关键词:骨移植骨折固定术膝关节康复
基于Citespace分析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025年
目的分析国内外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时间为2014年—2023年收录的关于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2014—2023年关于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文献共有356篇,其中英文246篇,中文110篇,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国外文献的国家地区之间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网络,国内文献的地区之间未形成合作关系网络,大多研究机构较为分散和独立;研究热点是关注癌症患者群体多样化,尤其癌症弱势群体及主要照顾者,动态观察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展趋势,探究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本国文化的特异性护理干预措施等。结论文献知识图谱分析展示了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规律及趋势,国外研究起步早,涉及领域较广,我国虽然近年发文量升高,但机构及作者间合作较少,且局限于横断面探究,关注群体单一,未来需护理研究者进行深层次探索,研究群体及方法多样化,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刘志平褚兆珍陈祺白建英马京华王孟迪
关键词: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CITESPACE
Lap-ISR与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与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06月至2021年01月符合纳入条件并完成Lap-ISR和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的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估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病理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52例纳入本研究并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0例完成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32例完成Lap-ISR。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远端切缘距离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近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两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1.86,95%CI:0.36~9.67,P=0.462)。结论:与Lap-ISR相比,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避免了预防性造口且不增加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
赵丽花黄乾鹏褚兆珍付泽娴李磊
关键词:直肠癌套入式吻合
神经变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一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神经元变性、凋亡所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功能障碍和记忆与认知功能障碍两大类。这类疾病临床多隐袭起病,病程缓慢进展,可持续多年甚至十几年或更长,部分病例可有家族遗传史。治疗尚无成熟有效的方法,部分症状(如帕金森病的症状)可因有经验的治疗而缓解,但总体病程不断进展。对神经变性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过程,而临床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对策的制定也始终贯穿于治疗计划中,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对策在神经变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疗效的充分发挥、医患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就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神经变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护理对策方面的体会做一阐述,寄以更好地为防治老年病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褚兆珍
关键词:神经变性病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对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家族遗传史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阴道超声筛查出宫腔积液的绝经后女性,对能接受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取子宫内膜细胞,将其结果与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子宫腔内膜细胞学检查标本取材满意率91.07%(102/112);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病理学检查者标本取材满意率86.61%(97/112)。2在筛查出的112例患者中,共有94例患者既有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结果又有组织病理学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子宫腔刷)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87例(92.55%),良性增生性改变1例(1.06%),子宫内膜细胞不典型增生2例(2.13%),子宫内膜腺癌4例(4.26%)。病理检查结果仅为单纯子宫腔积液、宫腔积脓,未见异常的患者57例(60.6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30例(31.9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2.13%);子宫内膜腺癌5例(5.32%)。结论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超声发现宫腔积液,应密切监测子宫内膜。对药物、手术的耐受性低、治疗风险大的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和引流子宫腔积液的方法。尤其是难以刮出足量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用于术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褚兆苹褚兆珍戴军韩华
关键词:宫腔积液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癌
基于微型营养评分法的干预措施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型营养评分法(MNA)的干预措施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基于MNA的干预措施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3例为观察组,依据1∶1原则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NA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及切口皮肤坏死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高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干燥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切口皮肤坏死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NA的干预措施有利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切口的愈合。
于静褚兆珍柴利娟乔国勇史计月刘利
关键词:骨折营养不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