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不同病情评分脓毒症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肝素结合蛋白、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变化及对预后不良风险的预测效能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评分脓毒症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肝素结合蛋白(HBP)、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变化及对预后不良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根据快速器官功能障碍(qSOFA)评分将103例脓毒症患者分为低病情评分组(59例)及高病情评分组(44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PTX-3、HBP、Ghrelin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高病情评分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PTX-3、HBP表达水平均高于低病情评分组,Ghrelin表达水平低于低病情评分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PTX-3、HBP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Ghrelin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TX-3及HBP与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血清Ghrelin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及HBP水平增高、Ghrelin水平降低均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HBP、Chrelin及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病情评分较高及预后较差的脓毒症患者血清PTX-3、HBP水平较高,Ghrelin水平较低,且PTX-3、HBP、Ghrelin均是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有效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王灿申立静董旭李岩涛董妍刘君君高媛媛
- 关键词:脓毒症生长激素释放肽
- 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研究
- 郭洁张勇田振峰贾琳武蕾宿英豪董旭刘明张慧聪王雷赵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COPD临床上分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如果COPD患者经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加重,会使其病情快速恶化,增加...
- 关键词: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中药配方颗粒中医药治疗
-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CD25+T细胞的变化
-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原因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自...
- 董旭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性T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抑制
- 中医集束化治疗防治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陈分乔李岩涛许文忠王彦丽董旭梅建强
- 脓毒症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肠道则被认为是MODS的始动因素,在脓毒症和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防治肠功能障碍是防治MODS的发生发展,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关键。目前...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
- 基于浊毒理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思路被引量:25
- 2020年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1].2019-nCoV感染具有人传人?的特性,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学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本文基于李佃贵国医大师的浊毒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及防治思路探讨如下.
- 刘小发郭登洲杨倩耿立梅武蕾陈分乔耿少怡董旭梅建强
- 关键词:特效药物国医大师病因病机中医学
- 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 董旭樊艳华潘丽娜武蕾郭洁贾琳张慧聪刘明魏树慧王雷
-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常见病、多发病,已有资料显示:每年全球严重脓毒症超1800万,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病死率为30%-60%,是院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中国每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近400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疏血通注射液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20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作为临床较常见的危重型疾病之一,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中仍未找到根治ARDS的特效疗法。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ARDS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不断深入,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该文回顾了近5年ARDS的中医药研究近况,整理、分析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机制,为现代临床治疗ARDS提供新的思路。
- 刘源张晓琪董妍张林董旭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药治疗
- 逐瘀泻热汤对重症胰腺炎血清胃肠激素、肠黏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逐瘀泻热汤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肠黏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24例进行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常规对症治疗、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贝酯、奥美拉唑钠),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逐瘀泻热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数据比较:疗效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肠黏膜功能及免疫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高于对照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L/mannitol,M)值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血栓长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呕吐、1例腹泻,观察组1例乏力,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泻热汤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保护肠黏膜功能及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且用药安全可靠。
- 王雷耿艳娜申立静董旭刘源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血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
- 血液病危重症患者的ICU转归及费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液病患者ICU转归及费用,探讨降低费用的方法。方法将ICU患者分为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比较两组的日均费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抗生素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呼吸机使用率及病死率。结果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患者日均费用分别为(9258.81±3642.14)元和(6432.11±8030.85)元、抗生素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分别为(25±13)%和(17±1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4±8.1)分和(15.8±8.5)分、病死率分别为58.2%和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69.5%和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较非血液病患者病情重、费用高、病死率高,应在达到入住ICU标准后,在APACHEⅡ评分较低时尽早进入ICU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安全度过危重期,降低病死率及费用。
- 董旭薛晓艳朱继红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卫生保健费用
- 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液病患者ICU治疗及转归
- 2014年
- 目的分析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液病患者ICU治疗及转归,探讨如何使这些患者在最佳时机进入ICU并得到最佳治疗。方法将ICU患者分为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计算每位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统计每位患者的呼吸机、抗生素、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CBP(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使用情况、出ICU时的生存状况及血液系统相关指标(WBC、Hb、PLT、PT、APTT)。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血液系统相关指标及呼吸机、PICCO、多联抗生素(3种以上)、CBP的使用率。结果血液病患者和非血液病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4±8.1)和(15.8±8.5)、多联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55.8%和31.4%、死亡率分别为58.7%和38.5%、PICCO使用率分别为21.5%和8.3%、WBC分别为(2.92±0.8)和(12.9±9.7)、Hb分别为(52.3±12.6)和(127.4±15.2)、PLT分别为(18.2±13.8)和(169.1±8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病患者和非血液病患者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58.5%和52.3%、CBP的使用率分别为12.4%和16.9%、PT分别为(11.7±2.5)和(12.2±2.1)、APTT分别为(31.4±5.3)和(32.7±4.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液病患者较之非血液病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应在达到入住ICU标准后,在APACHEⅡ评分较低及血液系统相关指标未完全恶化时,尽早进入ICU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安全度过危重期,降低死亡率。
- 董旭薛晓艳朱继红
- 关键词: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