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敬恩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造血
  • 5篇细胞
  • 5篇红系
  • 5篇红系造血
  • 4篇造血祖细胞
  • 3篇血液
  • 3篇沙坦
  • 3篇祖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脐血
  • 2篇综合征
  • 2篇连续性
  • 2篇氯沙坦
  • 2篇紧张素
  • 2篇红系造血祖细...

机构

  • 6篇吕梁市人民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白敬恩
  • 6篇魏云彪
  • 4篇李荣山
  • 4篇李宏
  • 3篇李彩霞
  • 3篇陈娟
  • 3篇张凌云
  • 2篇雒跃中
  • 1篇成大林
  • 1篇杨静
  • 1篇李有莲
  • 1篇王富珍
  • 1篇李荣山
  • 1篇王新芳
  • 1篇王志强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腹内高压患者腹腔内压力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腹腔内压力(IPA)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IAH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CBP治疗3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IPA及腹腔灌注压(APP),观察并统计胃肠道症状数量,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估器官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MAP、IAP、APP及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MAP[(88.46±8.93)mmHg比(87.76±8.0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AP[(9.02±1.06)mmHg]和SOFA评分[(1.32±0.45)分]较治疗前[(19.54±4.23)mmHg和(5.24±2.05)分]明显降低、APP[(85.34±7.59)mmHg]较治疗前[(70.76±6.43)mmHg]明显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5、2.855、3.274、3.563、3.114、3.782,均P<0.05);治疗前,两组的胃肠道症状数[(44.56±8.53)次比(45.32±8.21)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数[(6.54±2.24)次]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明显均低于对照组[(15.45±4.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2,P<0.05)。观察组30 d、60 d生存率分别为87.5%(35/40)、65%(26/40),对照组分别为80.0%(32/40)、55%(22/40),观察组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P能显著降低腹内高压患者的IPA,使APP升高,改善胃肠道灌注,减少胃肠道症状,对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具有积极的意义。
白敬恩魏云彪李宏
关键词:血液滤过胃肠活动
血管紧张素Ⅱ对脐血红系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作用的研究
2006年
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参与调控造血细胞的生长,如红系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表达。然而,上述研究未阐明AT1R在粒系祖细胞上有无表达及AngⅡ对红系造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试图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探讨AngⅡ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优势扩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白敬恩李彩霞张凌云陈娟李荣山
关键词:红系造血祖细胞脐血体外细胞培养粒系祖细胞造血作用
维甲酸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TGF-β的研究
杨静李荣山王富珍雒跃中白敬恩魏云彪李有莲成大林王新芳
1、研究对象选人系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人系膜细胞株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肾内科惠赠。2、方法在山医大二院肾内科实验室进行人系膜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冻存。系膜细胞培养传代后分组,用不同浓度的atRA刺激高糖培养的...
关键词: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维甲酸肾脏疾病治疗
氯沙坦对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影响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氯沙坦[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T1R)拮抗剂]对不同系别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由正常脐血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含不同浓度氯沙坦培养基中悬浮培养,然后转到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并计数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系和粒系所占比例。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AT1R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①红系祖细胞在悬浮培养6、9d时检测到AT1R的表达,氯沙坦可阻断此效应。②氯沙坦抑制红系分化,促进粒系分化,且呈浓度依赖性,集落计数结果示其量-效关系为Y=100.125-22.496lgX(X:氯沙坦浓度;Y:红系集落数);Y=220.594+21.882lgX(X:氯沙坦浓度;Y:粒系集落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其量-效关系为Y=4296.032-435.335lgX(X:氯沙坦浓度;Y:红系细胞数);Y=5430.975+643.853lgX(X:氯沙坦浓度;Y:粒系细胞数)。③氯沙坦对红系和粒系作用的最适浓度为20nmol/ml。结论氯沙坦能下调AT1R的表达。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R的结合,氯沙坦能抑制红系分化,进而使得粒系分化增加。氯沙坦对红系和粒系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张凌云李荣山李彩霞陈娟白敬恩
关键词:氯沙坦红系造血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为观察组,31例患者单纯给予激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的缓解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能够显著提高缓解率。
白敬恩魏云彪李宏
关键词: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激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Ⅱ对脐血红系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脐血红系造血祖细胞优势分化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文章取正常足月剖宫产胎儿脐血,淋巴分离液分离、纯化单个核细胞,加到AngⅡ与不同刺激因子组合的悬浮培养基中悬浮培养,然后转到半固体培养基,对...
白敬恩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红系造血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对比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透析与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不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2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方式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血气指标、并发症等临床观察指标,并运用 SF-3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社会活动、日常活动、健康感知、疼痛、生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率、转慢性肾衰竭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相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更好,患者可以取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白敬恩魏云彪李宏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血液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GC)和(或)细胞毒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大、治疗依赖、不敏感、反复复发,是广大肾脏病工作者普遍感到头痛的难题。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II(AT-II)受体拮抗剂(ARB)在肾脏病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CEI、ARB在延缓残余肾功能进展以及降低蛋白尿方面有确切疗效。本文结合本地实际,研究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旨在观察蛋白尿、血脂、炎症因子等方面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白敬恩雒跃中魏云彪王志强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循证医学证据低蛋白尿
血管紧张素Ⅱ对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不同系别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5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Ⅰ组),EPO+AngⅡ组(Ⅱ组),EPO+AngⅡ+氯沙坦组(Ⅲ组),AngⅡ组(Ⅳ组)及对照组(Ⅴ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mRNA表达。计数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结果①EPO组及EPO+AngⅡ组于第6,9天可检测到AT1RmRNA表达;在相同时间点EPO+AngⅡ组较EPO组AT1R的mRNA表达量增多。②EPO+AngⅡ组较其余各组红系集落明显增多,粒系集落明显减少。AngⅡ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红系集落。结论AngⅡ在EPO存在下与AT1受体结合促使红系祖细胞向红系优势分化。氯沙坦通过抑制AngⅡ与AT1受体结合,抑制红系分化。
张凌云李荣山白敬恩陈娟李彩霞
关键词:氯沙坦红系造血
左卡尼汀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能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及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营养治疗,研究组在营养治疗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1 g静脉滴注,3次/周,持续用药4个月,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血脂、体格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等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b、PA、TRF、Hb、血脂、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等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IL-6等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辅以左卡尼汀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白敬恩李宏魏云彪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左卡尼汀炎症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