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生 作品数:29 被引量:10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评定胎儿侧脑室大小 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采用超声对547例孕14~40周胎儿侧脑室房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547例胎儿平均侧脑室房部横径为5.9±1.1mm,侧脑室房部横径不随孕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孕17周前胎儿侧脑室房部横径小于8.0mm,25周以后的胎儿侧脑室房部横径正常值可信上限为10mm。25周前正常胎儿侧脑室房部横径很少大于8.0mm,如大于8.0mm,应及时进行追踪观测。 丛淑珍 王连生 徐述关键词:胎儿 侧脑室 超声波诊断 不育男性睾丸超声表现及测量分析 1995年 本文应用B超测量睾丸体积。正常生育力男性睾丸体积 B 超测量左侧为11.1±2.4cm^3,右侧为11.1±2.7cm^3。B 超检查见不育男性睾丸内部回声低,不均匀,结构疏松,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生育力男性睾丸。提示:B 超测量睾丸体积是一种准确、可靠实用的方法,为研究不孕男性患者睾丸的病理学提供信息。 丛淑珍 王连生 王跃新 徐述 杨文军关键词:B超 不育男性 睾丸体积 三维超声成像在胆囊息肉及胆囊癌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1998年 对正常胆囊、胆囊息肉及胆囊癌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研究,描述了正常胆囊及胆囊病变的立体图像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三维超声成像弥补了两维超声的不足,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与术中所见一致。 王连生 王新房 陈汉荣 李治安关键词:胆囊息肉 胆囊癌 三维超声重建 超声波诊断 诊断级超声波对妊娠早期胚胎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观察了诊断级超声波辐照人体宫内胚胎绒毛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及绒毛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诊断级超声辐照胎囊20分钟,24h 内人体绒毛细胞脂质过氧化明显变化(P_(?)<0.05);丙二醛(MDA)值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高(P_(?)<0.05),而绒毛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幅照时间增加而下降(P_(?)<0.05)。上述改变在超声辐射后3天均恢复正常。光镜结果观察,Ⅴ组合体滋养层细胞固缩,全层染色加深,表面绒毛呈树枝状,胞质内空泡增加。Ⅳ、Ⅵ、Ⅶ组仅见轻微改变。上述结果提示,诊断级超声引起的损伤是可以恢复的。 王连生 丛淑珍 王跃新 丛淑娥 徐述关键词:脂质过氧化 人胚胎 三维超声成像计测膀胱肿瘤重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98年 为了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定性及定量诊断上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对不同形状标本进行两维、三维超声重建研究,显示了不同标本的立体图像,并与实物形态、重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重建图像能直观、逼真地显示各种不同形状标本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关系,与实物基本一致。形态不规则标本三维超声重量测定与实际重量无显著差异;而形态不规则标本两维测定结果与实际值差异显著。三维超声不仅较两维超声更形象、直观地显示病灶整体形态结构、空间位置关系。 王连生 王新房 陈汉荣关键词:三维超声成像 膀胱肿瘤 二尖瓣狭窄的四维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为显示狭窄二尖瓣的动态立体结构,采用四维超声心动图对5例正常人、14例二尖瓣狭窄病人应用该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二尖瓣的长轴、短轴立体剖面图,分别从侧面、左房面、左室面观察二尖瓣的形态结构及活动状况。结果表明,二尖瓣的四维重建能更直观地显示瓣膜的解剖结构,综合评估狭窄二尖瓣的病变程度。 吕清 王新房 李治安 谢明星 胡纲 刘俐 王连生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 四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996年 四维超声心动图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发展中的新技术。检查时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置于胸前或插入食管,采集一系列轴心不变,夹角均为2°的90个方位的二维图像,由三维图像重建计算机将此图像数字化并储存,而后依据其时相和位置建成具有灰阶进行总体显示的动态立体心脏结构图。我们用此法检查138例患者,并获得了一些比较理想的立体心脏图像。在风湿性二尖瓣病患者,见瓣叶反射增强,舒张期开口减小,收缩期前后叶关闭欠佳,其间留有缝隙。房室间隔缺损时立体图像上能准确显示病变的大小、形状与位置等。法乐四联症患者图像上骑跨与缺损征象清晰,并可观察到将右室分为两腔的呈管状狭窄的右室流出道。结果显示:四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观察心脏与大血管的形态、位置、厚度、内径,而且有助于了解各结构的空间关系与活动状况。初步经验表明,这一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王新房 李治安 谢明星 胡纲 刘俐 吕清 王连生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心脏血管疾病 超声检查在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1995年 我室自1989年6月至1994年8月对101例(113只眼)视网膜病变患者行 B 超检查,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现将 B 超检查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及方法患者101例,其中男67例,女34例,年龄2—71岁,左眼65例,右眼48例。 丛淑珍 王连生 丛淑娥 徐述关键词:视网膜病变 超声波诊断 脑性瘫痪B型超声诊断与CT结果对比分析 1995年 脑性瘫痪 CCP 是一种中枢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残废。为了解脑性 B 超改变及其与 CT 改变的关系,早期诊断提供新检查方法,我们对1989—01~1991—02在我院住院病人72例,进行了头颅 B 超检查,同时对其中50例做了颅脑 CT 扫描,现将结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72例均为符合 CP 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男46例,女26例,年龄4—18个月,痉挛型41例手足徐动型17例,迟缓塑9例,混合型(痉挛十手足徐动)5例。CT 张丽华 孙世远 王连生关键词:脑性瘫痪 CT扫描 超声检查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1995年 本文分析了应用 B 超对32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32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15—57岁,平均37.1岁,病程5小时至3年,主要症状表现为:外伤后腹痛,左上腹肿块,高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丛淑珍 王连生 徐迟关键词:B型超声 脾脏 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