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庆

作品数:42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标准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柴胡
  • 7篇栽培
  • 6篇半夏
  • 5篇北柴胡
  • 4篇引种
  • 4篇干旱
  • 4篇半干旱
  • 3篇皂苷
  • 3篇植物
  • 3篇施肥
  • 3篇技术规程
  • 3篇旱区
  • 3篇干旱区
  • 3篇半干旱区
  • 3篇柴胡皂苷
  • 2篇药用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油菜
  • 2篇玉米

机构

  • 37篇山西农业大学
  • 9篇山西大学
  • 4篇山西省生物研...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生物应用...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山西省水利厅
  • 1篇铜川市农业科...
  • 1篇山西丰源药业...
  • 1篇山西省蚕业科...

作者

  • 37篇王玉庆
  • 9篇秦雪梅
  • 7篇杨忠义
  • 5篇贾学思
  • 5篇牛颜冰
  • 4篇岳建英
  • 4篇纪薇
  • 3篇邢国芳
  • 3篇段永红
  • 3篇李红英
  • 3篇李媛媛
  • 3篇马宏飞
  • 3篇石凯
  • 2篇渠云芳
  • 2篇郭吉刚
  • 2篇杨武德
  • 2篇杨静
  • 2篇张丽增
  • 2篇郝建平
  • 2篇郭小青

传媒

  • 10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中国农村小康...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植物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柴胡种植模式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冬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大豆套作柴胡(小麦-大豆/柴胡)和冬小麦收获后复播柴胡(小麦-柴胡)及玉米套作柴胡(玉米/柴胡)3种种植模式,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宜柴胡的"粮药"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与玉米/柴胡和小麦-柴胡种植模式相比,小麦-大豆/柴胡种植模式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不同柴胡品种中,万柴胡(原产地温度相对较高)产量最高,左柴胡(原产地温度相对较低)最低,表明柴胡适宜从高温地区引种到低温地区栽培,可提高产量.小麦-大豆/柴胡种植模式为最佳"粮药"栽培模式,其柴胡产量比玉米/柴胡和小麦-柴胡种植模式分别增产11.6%和16.8%.
王玉庆杨忠义杨静贾学思
关键词:小麦玉米柴胡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调查初报被引量:20
2005年
本文采用形态学方法,调查比较种植的北柴胡有三个农家栽培类型,即多支根型、少支根型和单根型。它们仅在根、茎分枝及叶的形态等存在明显差异,属种内变异。多支根型的根系发达于其它两种类型,栽培时应注意优选。
岳建英秦雪梅王玉庆
关键词:北柴胡栽培类型种内变异
葛根扦插育苗规范化种植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葛根为豆科药用植物,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葛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国家卫生部曾公布其既是药品又是食品。近年来葛根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面积栽培,对葛根的扦插育苗规范化种植研究有助于加快葛根GAP基地的建设。
刘计权刘亚明刘必旺王玉庆王润生
关键词:扦插育苗
半夏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测定研究
2013年
本文首次对半夏的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半夏的有性繁殖和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3种测定半夏花粉活力的方法中,TTC染色法的染色效果不理想;MTT染色法最优,使花粉出现紫色、淡红色、无色三种颜色反应,利于观察,其染色率为86.59%;次甲基蓝染色法的染色效果次之,但染色率略高于TTC染色法,为89.62%;半夏雌花在一天中的开放时间略早于雄花,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相遇时间为48~72 h;散粉集中于开花第3、4天,此时花粉数较多,花粉活力维持在85.15%~94.11%;而于开花前一天、开花当天和开花第2天的柱头活性较强;人工控制授粉可提高半夏的结实率和种子数量。
贾学思王雪王玉庆
关键词:半夏柱头可授性
连翘在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浅析被引量:18
2005年
简析了连翘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水土流失、抗沙固土作用,并提出保护和利用连翘野生资源的措施。
徐茂杰王玉庆牛颜冰
关键词:连翘野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人工栽培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Ag─NOR染色技术在豌豆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1995年
本文以山西省栽培的硬粒豌豆品种为实验材料,对豌豆个体之间细胞核仁的数目Ag—NOR的位置变化,及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分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问期核可见到1—4个核仁,核仁的大小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银染核仁的面积分布不同,说明RNA与蛋白质的比例有颇大的变动。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对银染的分化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促使银染的正反应。
李贵全赵晓明王玉庆
山西天南星科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山西6种天南星科(Araceae)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NTSYS-pc2.01、POPGEN32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从17个ISSR引物中共检测出146条清晰条带,其中143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7.95%,6种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为0.20~1.00,根据UPGMA法将试验材料聚类为3个类群。结果表明:山西主栽的天南星科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差异较大;各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不仅受遗传因素决定,而且与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有效发掘和利用山西天南星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郭红媛王玉庆石扬令贾学思
关键词:天南星科ISSR聚类分析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北柴胡4个不同农家栽培类型的有效成分的分析,确定最佳的栽培类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4种类型在有效成分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根少分枝型、细根多分枝型、粗根多分枝型、粗根少分枝型。而粗根的栽培产量高于细根。结论:栽培时应首选粗根多分枝型柴胡根。
李媛媛秦雪梅王玉庆岳建英张丽增郭小青
关键词:北柴胡柴胡皂苷
半夏自交与杂交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为解决半夏生产中种茎的退化问题,为半夏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自交与杂交,观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授粉、结实情况及出苗率。结果表明,掌叶半夏、三叶半夏的人工杂交、自交均能结实,但种间杂交表现不育;掌叶半夏与三叶半夏种内杂交结实率分别达65%和60%,平均单株结种子分别为37粒和17粒。掌叶半夏和三叶半夏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88.24%和62.5%;半夏自然授粉植株的单株种子数及其种子出苗率都明显高于自交和杂交植株,对异株的花粉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半夏属于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种间杂交不育;其种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应趁鲜播种;半夏有性繁殖可以选育新品种,提高种茎的抗逆能力。
贾学思王玉庆
关键词:三叶半夏掌叶半夏自交杂交
野生柴胡资源调查被引量:42
2007年
通过对野生柴胡资源的调查,表明:我国柴胡资源丰富,分布广,由于商品柴胡长期依靠野生资源,使得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比30年前减少了1/2,有些品种还面临着枯竭之势。实行人工栽培柴胡,是保护野生柴胡资源的有效途径。
王玉庆牛颜冰秦雪梅
关键词:柴胡分布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