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MLVA分子分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国内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999-2002年江苏、河南、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135株进行分子分型,选取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应用PCR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分离株DNA多态性,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可分为3个群(A群、B群、C群)38个MLVA型别,其中A群占20.7%(28/135)、B群占23.7%(32/135)、C群占55.6%(75/135);MLVA型别存在一定地域性,同一暴发来源的菌株具有相同MLVA型别。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国内分离株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MLVA方法具有较高分子分型能力,可以在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涛綦廷娜刘凯赵爱兰白雪梅叶长芸熊衍文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分子分型
- 呼吸道感染患者奈瑟菌属致病性相关基因的检测
- 2012年
- 目的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奈瑟菌属的致病性相关基因,探讨非淋病奈瑟菌、非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技术,对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奈瑟菌属致病性相关基因orf1与nspA进行检测。结果从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230株奈瑟菌属,orf1基因阳性35株,序列比对与淋病奈瑟菌TCDC-NG08107 orf1序列同源性达95.0%~99.0%;nspA无阳性反应。结论人体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奈瑟菌属缺乏nspA基因,少数菌株可具有淋病奈瑟菌及脑膜炎奈瑟菌致病性相关基因orf1。
- 罗振华王和易旭佘晓玲王涛王艳叶长芸
- 关键词:奈瑟菌属淋病致病基因
- 我国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毒力基因检测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特异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特点及在不同动物宿主来源的菌株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分离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O157、fliC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1992-2006年收集的O157及H7抗原阳性的345株大肠埃希菌株中,rfbEO157、fliCH7特异基因均为阳性,eaeA和hlyA的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9.1%,stx2的阳性率为91.9%,stx1阳性率仅为13.3%,stx1+stx2的阳性率为13.0%,来源于病人和动物菌株的stx2阳性率均高于stx1。检测菌株中毒力基因型以eaeA+hlyA+stx2为主。携带毒力基因的O157∶H7菌株在羊、牛等动物宿主中广泛存在。结论 stx2是病人及羊、牛等动物来源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携带的主要毒素基因型。
- 王涛刘丽云王娉熊衍文白雪梅叶长芸徐建国
- 关键词:毒力基因
-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病奈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 2012年
- 目的检测男性泌尿生殖道分离的非淋病奈瑟菌毒力相关基因,探讨非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PCR扩增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检测从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生殖道分离的6个菌种12株非淋病奈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orf1,nspA,PIA,PIB,opa,iga,pilE。结果 12个分离菌株中8株(检出率66.67%)检出毒力相关基因,其中orf1的阳性率为25.00%(3/12),opa为25.00%(3/12),PIB为16.67%(2/12),nspA为8.33%(1/12),各菌株均未检出PIA,pilE与iga。结论感染男性泌尿生殖道的部分非淋病奈瑟菌具有淋病奈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但这些毒力相关基因并不是非淋病奈瑟菌引起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唯一致病因素,非淋病奈瑟菌的男性生殖道致病性可能与其黏膜寄生性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 王涛王和佘晓玲叶长芸
- 关键词:奈瑟菌属泌尿生殖道感染毒力基因基因检测
-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离奈瑟菌的16S rDNA和PIA基因检测
- 2012年
- 目的检测男性泌尿生殖道分离奈瑟菌的16SrDNA和PIA基因,探讨奈瑟菌属菌种的基因鉴定及其致病机理。方法用PCR扩增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分别检测1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离的14株奈瑟菌属菌种的16SrDNA和PIA基因及其序列。结果 14株奈瑟菌属菌种经16SrDNA检测鉴定分别为淋病奈瑟菌2株,黏液奈瑟菌3株,灰色奈瑟菌5株,微黄奈瑟菌2株,干燥奈瑟菌1株,嗜乳糖奈瑟菌及多糖奈瑟菌各1株;与常规细菌学方法鉴定的符合率为85.7%。非淋球菌奈瑟菌未检出淋病奈瑟菌毒力相关的PIA核苷酸序列。结论常规细菌学方法与染色体16SrDNA检测及其序列分析方法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奈瑟菌属菌种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准确率;PIA基因对于奈瑟菌属的男性生殖道致病性无关。
- 姜敏敏王涛王和
- 关键词:奈瑟菌泌尿生殖道感染
- 儿童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了解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基因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菌株作用药敏试验,ESBLs表型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法,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2013年4月至12月住院患儿分离出44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29株,阳性率达65.9%.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头霉素类及喹诺酮类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为100%;15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达1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9种抗生素耐药率(氨苄西林/舒巴坦79.3%、头孢唑啉100.0%、头孢呋辛100.0%、头孢孟多100.0%、头孢曲松100.0%、头孢他啶79.3%、头孢吡肟65.5%、庆大霉素41.4%、氨曲南79.3%)明显高于与非产ESBLs菌株(氨苄西林/舒巴坦13.3%、头孢唑啉6.7%、头孢呋辛20.0%、头孢孟多20.0%、头孢曲松0、头孢他啶0、头孢吡肟0、庆大霉素6.7%、氨曲南0)(x2=17.54、35.51、28.00、28.00、44.00、24.93、17.30、4.18、24.93,P均<0.05).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3种ESBLs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的是SHV型[93.1%(27/29株)],其次是TEM型和CTX-M型,分别占51.7%(15/29株)和37.9%(11/29株).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分布有5种形式:14株携带单一ESBLs基因,占48.3%;5株同时携带2种基因型,占17.2%;9株携带3种基因型,占31.0%;1株未能分型.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已在贵阳市儿童医院PICU广泛流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型已出现多样化的特征.
- 徐艳霞陈建丽王和王涛唐熔周茉凌萍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儿童
- 白纹伊蚊唾液腺34 ku-2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克隆并表达白纹伊蚊唾液腺Aalb_34ku-2蛋白。方法根据白纹伊蚊(罗马株)34ku-2开放读码框序列(Aalb_34ku-2)(GenBank:AY826118.1)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白纹伊蚊广州株雌蚊体内扩增获得Aalb_34ku-2基因。利用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序列的分析工具,结合其他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分析预测该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 RT-PCR扩增获得Aalb_34ku-2 2个转录本。Aalb_34ku-2_1序列长度为954bp,编码318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84;Aalb_34ku-2_2的ORF为882bp,编码294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09。两者相差24个氨基酸;构建Pet28a(+)-Aalb_34ku-2_1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DE3),IPTG诱导后得到的重组蛋白与目的蛋白分子质量(34ku)相符,经鉴定为包涵体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ET28a(+)-Aalb_34ku-2_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出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李方站程金芝王涛牟小会颜凤翟慧吴家红
- 关键词:白纹伊蚊唾液腺原核表达
- 细胞壁缺陷枯草杆菌酸溶性小分子芽胞蛋白及芽胞形成
- 2008年
-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对枯草芽胞杆菌酸溶性小分子芽胞蛋白(SASP)代谢及芽胞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头孢唑林诱导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成为L型并传代培养获得稳定L型纯培养物,通过生物化学及常规细菌学方法检测SASP的合成及芽胞形成情况。结果:在枯草芽胞杆菌稳定L型未检测到SASP,也不能发现典型形态的芽胞。结论:细胞壁缺陷可导致枯草芽胞杆菌不能合成SASP和产生芽胞。
- 王涛王和
- 关键词:枯草芽胞杆菌细菌L型芽胞
- 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临床分析
-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一胃胸内吻合口瘘是胸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食管癌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5%,病死率高达50%左右。因此,预防与正确处理食管一胃胸...
- 王涛冉鹏肖家荣
- 关键词:吻合口瘘胸内吻合食管癌术后
- 文献传递
-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毒素基因变种stx2c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技术在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毒素基因变种stx2c中的应用。方法:用HRM技术对20株O157:H7代表性菌株志贺毒素2基因进行分型,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份O157:H7样品中有3种类型熔解曲线。测序结果显示,12例A型熔解曲线中除1例为stx2a+stx2c杂合型外,其它均为原毒素基因型stx2a;1例B型熔解曲线测序结果为stx2a+stx2c杂合型,7例C型熔解曲线菌株测序结果均为stx2c纯合子。结论:HRM技术简便、快速,可作为志贺毒素2基因变种stx2c的检测方法。
- 陈强王涛孙晖王艳熊衍文卢珊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