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清 作品数:21 被引量:189 H指数:9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P50感觉门控对照研究 2014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不同诱发模式P50感觉门控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自愿者(对照组)的脑听觉诱发电位P50,计算P50抑制率,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条件-测试刺激模式中,亲属组T-P50波幅显著低于患者组、高于对照组(P<0.05),P50抑制显著强于患者组、弱于对照组(P<0.05);刺激序列模式中,亲属组、对照组P50波幅显著低于患者组(P<0.05),P50抑制显著强于患者组(P<0.05),亲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两种诱发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表现不一致,可能具有不同的中枢神经机制. 王俊清 许崇涛 江丽芸 温碧兰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索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的特征。方法对2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进行整夜PSG监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比较两组PSG及主客观睡眠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表现入睡潜伏期延长[(67.26±13.02)min vs(28.73±10.47)min],总睡眠时间减少[(271.46±25.14)min vs(357.81±22.83)min]、睡眠效率下降[(61.58±11.62)vs(89.71±9.44)]、睡眠期觉醒时间[(67.84±13.76)min vs(26.94±8.67)min]和觉醒次数[(34.58±9.49)vs(13.46±4.03)]增多、N1期睡眠增加[(81.29±12.41)min vs(39.51±8.63)min],N2期、N3期睡眠减少[(94.23±16.53)min vs(162.84±18.93)min;(39.78±7.64)min vs(84.15±11.39)min],REM睡眠减少[(47.52±7.64)min vs(73.56±9.43)min],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G值比较,患者组主观评估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睡眠连续性和睡眠结构两方面异常,且对失眠有主观夸大特征。 王俊清 林以环 江丽芸 翁壁兰 许崇涛 卓永宁 章杰 陈曲亮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多导睡眠图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P50感觉门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检测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前后的P50听觉诱发电位,并以3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阳性症状为主组(阳性组)与阴性症状为主组(阴性组)患者的P50;采用多元回归分析P50抑制及其治疗前后变化与PANSS评分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条件-测试刺激模式下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均较对照组的T-P50波幅升高而P50抑制降低(P<0.05),而刺激序列模式下有较高的高频刺激P50波幅和较低的P50抑制(P<0.05)。但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两个患者亚组之间两种模式P50诱发电位各成分、P50抑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的患者组中治疗前两种模式P50抑制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条件-测试刺激模式P50抑制的变化率与PANSS的激活性因子分变化率相关(b=0.39,P<0.05),刺激序列模式P50抑制变化率分别与激活性因子分和抑郁因子分的变化率相关(b=0.44,P<0.05;b=0.49,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50感觉门控异常与其主要临床症状群相关,但P50抑制的变化可能是反映患者的激越或抑郁情绪变化有关的电生理标记。 王俊清 叶兰仙 许崇涛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特征及奥氮平对体质量、睡眠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索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特征以及奥氮平治疗对体质量、睡眠呼吸的影响。方法对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进行整夜PSG监测,比较两组PSG的差异以及奥氮平治疗前后患者组体质量、睡眠呼吸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睡眠潜伏期延长[(83.64±10.62)min,(29.41±10.05)min],总睡眠时间减少[(286.43±17.04)min,(343.66±16.38)min],睡眠效率下降[(65.73±11.47)%,(86.13±8.15)%],睡眠期觉醒时间和微觉醒次数明显增多[(65.70±10.33)min,(25.93±9.60)min;(38.26±6.88),(14.40±2.72)];N1期睡眠增加[(87.43±11.35)mivt,(36.55±6.40)min],N2期、N3期睡眠减少[(100.53±10.42)min,(143.35±13.52)min;(49.83±7.51)min,(87.52±9.74)min],上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体质量指数[(30.67±3.41),(24.66±4.03)]、微觉醒次数[(23.52±3.63),(14.40±2.72)]、低通气指数[(8.47±0.52),(3.6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自身前后比较,体质量指数增加(P〈0.05),睡眠连续性和结构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睡眠连续性和睡眠结构两方面异常;奥氮平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长期治疗有可能导致体质量增加及睡眠呼吸异常。 王俊清 许崇涛 江丽云 温碧兰关键词:多导睡眠图 奥氮平 体质量 睡眠呼吸障碍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P50感觉门控的作用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P50感觉门控的作用。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两种方法检测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36名正常对照的P50听觉诱发电位。患者组依治疗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奋乃静,舒必利)治疗组(简称典型组)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组(简称非典型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50感觉门控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典型组和非典型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P50抑制和刺激序列模式高频刺激P50波幅、P50抑制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典型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P50抑制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刺激序列模式P50波幅、P50抑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两种模式下P50波幅、P50抑制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够改善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但不能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同时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 王俊清 卓永宁 许崇涛 叶兰仙关键词:首发 精神分裂症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200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除造成组织损伤外,临床上可以出现各种系统及脏器损害的症状.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均表示病情活动,且严重[1].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精神障碍病人10例.经过实施整体护理,使10例病人安全度过活动期,临床痊愈出院. 林以环 王俊清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整体护理 护理措施 开放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了解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疲劳量表-14对42名精神科护士及52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除人际关系、敌对外,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综合科护士,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关系、敌对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精神科护士个体疲劳总体水平高于综合科护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受护龄影响,但不呈线性关系,8 ̄11年护龄护士SCL-90总均分及疲劳总分值最高(P<0.05),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精神科护士特别是8 ̄11年护龄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张华娜 王俊清 林以环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综合科护士 心理健康 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测试报告 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测试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在国内的信度和效度 ,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工具。方法 :通过对 8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评估 ,测试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 :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克伦巴赫系数在 5 79- 93 3之间 ;分半信度在 90 7- 93 5之间 ;重测信度在 5 70 - 75 9之间。该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可接受的水平。结论 :该量表是一个信度、效度较好、且简短易行的自评量表 ,可望在临床中使用。 李洁 周涵辉 肖勃 王俊清 郑少雄 朱志启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量表 信度 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瑜伽放松训练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的作用。方法将2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瑜伽组各12例,同期选择健康对照者10人(对照组)。常规组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瑜伽组在抗抑郁药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每次1 h,4次/周,连续治疗8周。结果干预前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著差于健康对照者(P<0.05,P<0.01);干预后瑜伽组睡眠潜伏期缩短、N1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减少、N2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林以环 王俊清 张华娜关键词:抑郁症 瑜伽 睡眠 多导睡眠图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将16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一3)强迫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ESC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PAR组),采用耶鲁一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末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ESC组和PAR组痊愈率(21.79%,17.95%)、有效率(70.51%,7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P〉0.05);与治疗前比较,ESC组自第1周末HAMD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AR组自第2周末HAMD量表评分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药物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陈曲亮 翁客华 王俊清 许振强 王兴隆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强迫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