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鄂文

作品数:46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出血
  • 22篇脑出血
  • 10篇血管
  • 10篇脑出血大鼠
  • 9篇急性
  • 8篇蛋白
  • 7篇鼠脑
  • 7篇老年
  • 7篇大鼠脑
  • 6篇他汀
  • 6篇缺血
  • 6篇伐他汀
  • 5篇丁基苯酞
  • 5篇神经保护
  • 5篇神经保护作用
  • 5篇注射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5篇阿托

机构

  • 36篇湖南省脑科医...
  • 10篇湖南省第二人...
  • 9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 2篇长沙市第四医...
  • 1篇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46篇涂鄂文
  • 34篇刘秋庭
  • 14篇谭莉
  • 11篇王照
  • 7篇李晓辉
  • 6篇王清勇
  • 6篇黄远桃
  • 5篇姚靓
  • 4篇袁波
  • 3篇谭莉
  • 3篇易艳辉
  • 3篇吴军
  • 3篇胡丹
  • 2篇李军凤
  • 2篇向光红
  • 1篇杨敏慧
  • 1篇许宏伟
  • 1篇刘慧霞
  • 1篇谭奔腾
  • 1篇李辉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2014`中...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与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回顾性分析12例低颅压综合征和7例肥厚性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治疗预后。低颅压综合征及肥厚性硬脑膜炎虽为不同性质的两种疾病,但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低颅压综合征多见于年轻女性者,头痛与体位有关,CSF压力明确低于正常,免疫相关检查常无异常,病程较短,治疗主要以补液为主,与肥厚性硬脑膜炎区别。低颅压综合征及肥厚性硬脑膜炎两种疾病特点明确,早期进行腰穿及MRI检查以及跟踪复查,及时正确诊治,改善患者预后,必要时纵向随访追踪。
谭莉袁波刘秋庭涂鄂文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肥厚性硬脑膜炎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脑水肿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后脑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和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新途径。方法 135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15只,120只经过手术制成脑出血模型;脑出血模型中40只不做任何处理为脑出血组,40只在造模后6小时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5mg/kg治疗为阿托伐他汀A组,40只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治疗为阿托伐他汀B组。每组各30只分别检测手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5天和7天(每时点5只)MMP-9积分光密度值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各组剩余的10只分别在术后3天和7天测定脑含水量。结果各组MMP-9积分光密度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组升高的峰值均在手术后48小时,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24小时、72小时、5天和7天,阿托伐他汀B组MMP-9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阿托伐他汀A组和阿托伐他汀B组MMP-9积分光密度分别为手术后24小时(1.43±0.14)au×104、(1.27±0.11)au×104、(1.11±0.10)au×104;手术后72小时(1.48±0.14)au×104、(1.38±0.11)au×104、(1.23±0.12)au×104;术后5天(1.11±0.12)au×104、(0.94±0.08)au×104、(0.88±0.11)au×104;手术后7天(0.97±0.13)au×104、(0.82±0.11)au×104、(0.67±0.07)au×104(P<0.05或<0.01)。术后7天,各组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阿托伐他汀B组与脑出血组比较,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脑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高峰是在手术后72小时,阿托伐他汀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峰在手术后48小时。阿托伐他汀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峰在手术后24小时。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MMP-9水平,减轻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降低脑含水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0mg/kg阿托伐他�
刘秋庭涂鄂文李军凤吴军
关键词:脑出血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阿托伐他汀
线粒体DNA多重缺失所致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缺失所致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脑科医院2018年8月收治的1例因线粒体DNA多重缺失所致脑白质病变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表现反复头痛、抽搐等症状,2015至2018年,多次头颅MRI示多发皮质下脑白质病变,且部位变化,并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恢复。骨骼肌细胞核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组检测,发现3种线粒体DNA缺失位点,分别为m.5786_13923,m.7851_13614,m.8166_15656,诊断为线粒体DNA多重缺失引起的ME。结论痫性发作可为ME早期症状,皮层或白质出现各个部位病变时,需考虑ME可能。对疑似患者应及时行血或肌肉基因检测等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
陈俊涂鄂文王照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基因检测
IL-1β和MMP-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HT)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7月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例AIS并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根据影像学证据将其分为HT组(20例)和NHT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在治疗前、血管再通治疗后24 h和第7天检测血清IL-1β、MMP-9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L-1β和MMP-9对AIS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及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第7天的NIHSS评分及第90天的mRS评分高于NHT组(P<0.05)。NHT组血清IL-1β水平在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24 h达峰,随后下降,而HT组血清IL-1β水平呈持续升高趋势,且在第7天高于NHT组(P<0.05)。HT组和NHT组血清MMP-9水平均在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24 h达峰,随后下降,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在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24 h和第7天,HT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NHT组(P<0.05)。IL-1β水平对AIS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无预测价值;ROC曲线显示,血管再通治疗后24 h的血清MMP-9水平预测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最佳截断值是2241.59μg/ml。结论IL-1β和MMP-9在AIS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患者中显著升高;血清MMP-9水平对AIS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能成为出血转化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颜银花张博杨镇宇谢嘉惠唐淼龙琼涂鄂文
关键词:IL-1ΒMMP-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出血转化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HIF-1α、VE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及丁基苯酞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丁基苯酞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丁基苯肽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涂鄂文刘秋庭
关键词:丁基苯酞脑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GRP78及GADD153动态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
2014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GRP78及GADD153动态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方法 5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A组右侧苍白球注入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制成脑出血模型,B组进行同样的手术,但是定位进针后不注射自体不凝血,造模成功后,两组在术后24h、48h、72h、5d、7d通过Garcia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然后处死大鼠,用Western blot测定各时间点血肿周围GRP78和GADD153表达情况。结果 1脑出血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48h症状达高峰,随后逐渐恢复,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脑出血后GRP78和GADD153表达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2小时达高峰,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RP78与GADD153在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表达活跃,推测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介导细胞凋亡参与并加重了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涂鄂文刘秋庭谭莉
关键词:脑出血GRP78GADD153内质网应激
天麻素注射液对减轻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患者血浆NO、ET-1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评估天麻素注射液对减轻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即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单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组)各40例。采用ELISA法分别在术前1 d及术后1、3 d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同时在相同时间点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均有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一氧化氮(NO)值升高更明显,而内皮素-1(ET-1)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值,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中,天麻素注射液通过升高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内皮素-1(ET-1)水平,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袁波谭莉涂鄂文刘容刘秋庭
关键词:神经介入脑血管痉挛天麻素
伴精神症状的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加强对伴精神症状的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 ChAc)的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的认识,并对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脑科医院2019年收治的伴精神症状的ChAc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并分析伴精神症状的ChAc的病例报道,总结其临床表现、检查及本例中西医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头面部不自主运动伴精神症状,外周血棘红细胞增多、肌酸激酶增高,VPS13A基因突变。检索结果提示伴精神症状的ChAc患者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外周血棘红细胞增多、肌酸激酶增高及尾状核萎缩为特点,基因检测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手段。抑郁为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可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改善。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属中医学"百合病"范畴,予以百合地黄汤加减联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精神症状是ChAc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对疑似病例应及时行外周血涂片等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姚琛潇涂鄂文涂鄂文王照王照朱小琴
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结合
脑部类淋巴系统中水通道蛋白4与脑出血
2023年
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脑脊液和间质溶质之间新定义的全脑血管周围转运网络,可促进脑代谢废物的清除。其复杂的网络由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通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由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支持的流体和溶质的对流运输以及静脉周流出通路组成。其功能障碍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并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脑部GS和AQP4在生理和ICH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其在ICH后的风险评估、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潜在用途,以及与中医中风的“玄府”理论的相关性。
杨镇宇张博(综述)涂鄂文(审校)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脑出血
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脑含水量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胶原酶诱发脑出血模型,通过爬行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含水量增加(P值均<0.05),脑损伤局部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2.与脑出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含水量(P值均<0.05),脑损伤局部组织形态学改变较小。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大鼠脑出血后急性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涂鄂文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病理变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