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晶
- 作品数:58 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颌面部肌上皮瘤的MSCT诊断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肌上皮瘤(ME)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部ME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ME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数(25例)病灶直径1.0-2.5 cm,部分病灶内可见囊变(21例)及包膜(12例),少数(4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并有向心性强化的趋势。结论颌面部ME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对M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葛莹董越张丽芝沈晶魏富春
- 关键词:颌面部肌上皮瘤
- 肺内罕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年轻女性患者,体检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结节,较大病灶边缘见血管集束征及分叶征,术前诊断肺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证实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 都丽娜沈晶姜阁阁伍建林
- 关键词:肺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静态及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功能网络连接(FNC)的静态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收集33例ESRD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独立成分分析识别到6个静息态功能网络,即听觉网络、凸显网络、视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SMN)、执行控制网络(ECN)及默认网络。然后比较两组静态功能网络连接(sFNC)和动态功能网络连接(dFNC)相关参数的差异,并与神经心理测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FNC分析显示ESRD组ECN与SMN的sFNC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DR校正),而且与执行功能评分[连线追踪测试A(TMT-A)]呈显著正相关(r=0.429,P=0.018)。dFNC分析显示ESRD组状态3的时间分数和平均驻留时间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状态2的时间分数(r=0.503,P=0.005)和平均驻留时间(r=0.412,P=0.024)与TMT-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状态4的时间分数与焦虑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2,P=0.043)。结论:本研究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揭示了ESRD患者静态及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特点,为深入理解ESRD患者神经病理损害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 张谍陈影影沈晶都丽娜谢青敬丽林琳伍建林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 CT预测肺癌脏层胸膜侵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脏层胸膜侵犯(VPI)为肿瘤侵犯超过胸膜弹力纤维层,是肺癌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也是预测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估存在VPI与否对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CT已成为术前评价肺癌VPI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对CT预测肺癌VP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汤敏沈晶伍建林
- 关键词:肺肿瘤胸膜肿瘤转移
- 肺髓脂肪瘤1例被引量:2
- 2023年
- 病例男,48岁,以体检发现“右肺多发结节2 d”为主诉就诊于本院胸外科。病来神清,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及发热,无咯血及声音嘶哑,无胸背部疼痛等。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9.230 ng/mL(参考值0~5 ng/mL),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4.85 ng/mL(参考值0~3.5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3.89 ng/mL(参考值0~16.3 ng/mL)。
- 杨东沈晶吕伟朋伍建林
- 关键词:脂肪瘤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2型糖尿病伴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静息态fMRI初步研究
- 2019年
-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异常改变及其与嗅觉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入组标准的T2DM患者32例,并根据临床嗅觉功能评分将其分为伴嗅觉功能障碍组(ODM)13例和无嗅觉功能障碍组(DM)19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设备rs-fMRI扫描,利用REST软件计算被试者局部一致性(ReHo)与低频振幅(ALFF)值,并与嗅觉功能评分行相关性分析,其他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ODM与DM组之间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ALFF值减低脑区为双侧额上、中回眶部、直回、嗅皮质及右侧杏仁核;增加脑区为双侧额上回及右侧额中回。两组比较ODM组ReHo值普遍减低;增高脑区为双侧辅助运动区、额上回及右侧额中、下回。ODM组ALFF值与嗅觉评分呈正相关脑区双侧额上回内侧、直回,左侧额上回眶部、颞中回、枕中回和距状回,右侧颞中回和楔前叶(P均<0.05);呈负相关脑区为双侧小脑后叶(P<0.05)。结论 T2DM伴嗅觉功能障碍者存在以嗅觉功能脑区为主的多个脑区异常,rs-fMRI技术ALFF与ReHo值可定量评估该类患者脑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沈晶滕泽吴光耀张清伍建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嗅觉功能嗅觉障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 2型糖尿病患者脑灰质改变:基于脑区的形态学测量
- 2025年
- 目的:利用基于脑区的形态学测量(RBM)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在体素和皮层维度上灰质体积和皮层形态指数的异常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招募37例T2DM患者和2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所有受试者行颅脑3D-T 1WI扫描,并由临床医师进行MoCA认知量表、画钟测试(CDT)、连线测验A(TMT-A)和词语流畅度测试(VFT)评分。使用立体空间的AAL3灰质脑图谱和皮层空间的Aparc-a2009c脑图谱,分别测量每例受试者大脑各区域的灰质体积和四种皮层形态指数(沟深、分形维数、皮质褶皱指数及表面比)。使用CAT12软件,分别采用基于脑区、体素和皮层的形态学分析方法(RBM、VBM、SBM)分析脑灰质结构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评估T2DM患者认知量表评分与差异脑区形态学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T2DM组右侧大脑半球梭状回和缘上回的灰质体积减小(P<0.05,Holm-Bonferroni corrected);且左侧大脑半球背侧扣带回的皮层沟变浅,右侧大脑半球第一中间沟区域表面比减小(P<0.05,Holm-Bonferroni corrected)。而VBM分析显示T2DM组脑灰质体积存在具有减小趋势的空间差异团簇(P<0.05,uncorrected)。T2DM组右侧梭状回的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63,P=0.032,uncorrected)。结论:基于RBM方法在立体和皮层空间均发现T2DM患者存在大脑灰质萎缩和皮层形态异常改变,提示RBM在探究T2DM脑灰质结构的改变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汪旭洋张雨菲杨东许珊林琳沈晶伍建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 胸膜下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CT及临床风险因素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分析肿瘤-胸膜最小距离(DLP)≤1 cm且肿瘤直径≤3 cm肺腺癌CT特征、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风险评分模型量化分析脏层胸膜侵犯风险因素。方法:分析大连市2家三甲医院共计356例DLP≤1 cm且直径≤3 cm肺腺癌患者CT特征、临床及病理资料,分为胸膜侵犯组(VPI)、非胸膜侵犯组(N-VPI)。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据胸膜侵犯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建立预测胸膜侵犯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经病理确诊356例肺腺癌中VPI组94例(26.4%),N-VPI组262例(7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CEA、肿瘤直径、肿瘤实性成分长径及DLP是脏层胸膜侵犯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风险评分模型=3(术前CEA≥5 ng/mL)+8(肿瘤实性成分长径≥0.8 cm)+2(肿瘤直径≥1.6 cm)+7(DLP≤0.6 cm),该评分模型预测VPI cut-off值11,ROC曲线下面积(AUC)0.81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4%,68.7%。结论:术前CEA、肿瘤直径、实性成分长径及DLP是胸膜下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评分模型>11时提示很可能存在脏层胸膜侵犯。
- 汤敏孙丹丹尹柯朱瑞萍沈晶巴文娟熊婧彤伍建林
- 关键词:肺腺癌胸膜
-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2023年
-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CRCI)是指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脑认知功能损害,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MRI技术蓬勃兴起,结构和功能MRI已成为探究CRCI神经机制有效方法并不断取得进展。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在CRCI脑影像数据分析研究中亦得到逐渐发展和完善,并取得可观成果。本文就上述多模态MRI领域的CRCI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旨在为今后解读CRCI详细神经病理机制提供MRI新视野和新策略。
- 陈晴晴沈晶朱贞洋姜斌伍建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人工智能
- 胸部增强CT不同重组算法深度学习诊断肺结节良恶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重组算法CT增强深度学习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40例肺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用不同的重组算法(B30f和B70f)重组1 mm薄层CT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结节10例,恶性30例。每个结节用深度学习智能辅助诊断系统(InferRead Lung CT Research,Infervision,Beijing,China)分析其恶性概率值(0~100%),在B30f和B70f重组算法下,记录每个结节的恶性概率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不同重组算法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B30f重组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86%和90.00%;B70f重组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44%和86.67%。同时,与B30f(AUC为0.473)相比,B70f预测所有病变的AUC为0.704。结论应用DL-CAD系统,B70f重组对良恶性肺肿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利用基于不同的重组算法增强CT图像DL诊断系统有助于发现和预测不同恶性风险的肺结节。
- 沈晶林琳刘文飞伍建林
- 关键词: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