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森秀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 2篇磁共振
  • 1篇多平面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科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张量成像
  • 1篇质控
  • 1篇三维重建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相关
  • 1篇年龄相关性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椎管内病变
  • 1篇胼胝
  • 1篇胼胝体
  • 1篇胼胝体压部
  • 1篇颌面

机构

  • 6篇大同市第三人...

作者

  • 6篇樊森秀
  • 5篇彭泰松
  • 4篇杨晓霞
  • 3篇杨慧
  • 2篇武金龙
  • 2篇徐建国
  • 2篇南喜文
  • 1篇郭文强
  • 1篇王作廷
  • 1篇许志高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全国第七届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健康成人脑白质扩散张量各向异性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
2019年
随着健康成人脑白质的成熟和老化,白质纤维髓鞘崩解脱失,其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衰退,致神经纤维束传导功能受限,这些微观上的病理生理改变总是发生在宏观的脑形态学改变之前,常规磁共振(MR)检查只能在形态学变化上进行评估,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能够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观察脑实质内发生的微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2].对于研究健康人及病理状态下脑白质的完整性和方向性具有很大的优势.
赵丽丽彭泰松武金龙杨晓霞许志高杨慧樊森秀范树芳
关键词:健康成人脑白质年龄相关性各向异性病理生理改变
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椎管内病变的应用
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M)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成像原理是利用重T2加权结合脂肪抑制技术突出脑脊液信号,以获得高质量蛛网膜大腔图像,达到“椎管造影”的效果。现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08年6月...
彭泰松南喜文徐建国杨晓霞樊森秀杨慧
关键词:椎管内病变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西门子Symphony P1.5T磁共振故障及日常保养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西门子SymphonyP1.5磁共振故障及日常保养。方法:选择本科室2008年1月~2020年12月西门子SymphonyP1.5磁共振作为对象,通过查阅磁共振购置到使用期间常见的故障,包括:图像伪影、制冷系统故障、检查床故障、射频系统故障、线圈无法识别、扫描过程中突然中断,且提示无法扫描及其他等,针对磁共振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日常问题,加强仪器的日常保养。结果:13年期间西门子SymphonyP1.5磁共振运行过程中共发生故障59次,故障类型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为:图像伪影、制冷系统故障、检查床故障、射频系统故障、线圈无法识别。结论:科学管理磁共振设备,加强设备日常保养,降低仪器故障率。
樊森秀
关键词:西门子磁共振
3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胼胝体压部与年龄 性别的关系
2018年
胼胝体是神经系统重要联合纤维。有研究报道随年龄增加,胼胝体亦不断发生衰老。扩散张量成像^([1])(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唯一能无创评估胼胝体解剖变化。虽然很多学者进行白质研究^([2]),但是对胼胝体压部研究较少,本文研究41~50岁胼胝体压部内部结构衰老、退变情况,间接反映此年龄段胼胝体生理变化。
武金龙彭泰松赵丽丽杨晓霞杨慧赵东霞樊森秀
关键词:胼胝体压部FAADC扩散张量
基于PACS/RIS的影像科应用管理探讨
目的 利用医院PACS/RIS系统信息化优势,探讨影像科管理模式。 方法2014年8月我院引入Agfa院级PACS/RIS系统,所有影像图像统一归档调阅,影像科医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组别医嘱条完成报告书写和审核,利用PAC...
樊森秀彭泰松
关键词:PACS/RIS质控
16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在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CT对50例创伤所致颌面部复杂性骨折进行3D重建图像。结果16MSCT成像技术能够立体的、详尽和精确地显示机体组织的三维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其再现畸形的程度可以达到近乎解剖学的程度,为准确掌握病情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结论16MSCT三维重建是诊断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彭泰松南喜文杨晓霞樊森秀郭文强王作廷徐建国
关键词:颌面骨折三维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