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日光
- 作品数:24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外引流术对复发性胆管结石术后再复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内外引流术对复发性胆管结石术后再复发的影响。方法:对59例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空肠内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术后结石再复发率的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梁永任梁日光黄燕金廖均平欧光武
- 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附12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行电视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12例。结果:12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1~2d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6~8d出院。无吻合口漏、术后大出血、腹膜炎病例,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野开阔清晰、损伤小、胃肠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关键是肠系膜的处理,该术式的长远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梁日光梁伟成邓建中
- 关键词:腹腔镜巨结肠先天性外科手术
- 腹股沟疝网片修补术235例临床体会
- 2004年
- 梁日光梁伟成邓建中
- 肝癌根治术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肝癌根治术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确诊。根据肝癌根治术后是否服用阿德福韦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肝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内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复发或转移时间、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联合阿德福韦酯疗效确切,能降低肝癌的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梁永任黄燕金梁日光廖均平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生存期
-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电视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18例。结果治疗 2个月~ 1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 ,常见型 16例 ,短段型 2例。无中转开腹 ,无吻合口漏 ,亦无一例死亡。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损伤小、恢复快、胃肠干扰小 ,术后疼痛轻 ,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 梁伟成邓建中梁日光
- 关键词:巨结肠症先天性腹腔镜外科手术
- 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例被引量:4
- 2001年
- 梁伟成邓建中梁日光王存川
- 关键词: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联用肠外营养治疗急性肠梗阻被引量:3
- 2002年
- 梁伟成邓建中梁日光
- 关键词:肠外营养急性肠梗阻
- 经肝穿刺与经十二指肠镜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照经肝穿刺途径与经十二指肠镜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术前均给予保肝、利尿以及抗感染等治疗,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水平以及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生存期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经皮肝穿刺途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经十二指肠镜途径胆道支架置放术,更有利于患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治疗效果。
- 廖均平梁日光梁永任欧光武刘杰文
- 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不放置“T”管的可行性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放置"T"管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是否可行。方法:将90例进行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放置"T"管组(对照组)45例,不放置"T"管组(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取石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5)d,患者无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2.2)d,3例患者发生胆漏。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不放置"T"管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是可行的,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廖均平黄燕金梁日光梁永任欧光武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
- LBEPS与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98.95±11.5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1.92±0.12)d],引流时间短[(2.43±0.19)d]、术后住院时间短[(7.8±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P〈0.05)。治疗组胆管压力术后第1天较术中升高[(14.89±2.57)mm Hg比(12.15±3.68)mm Hg](P〈0.05),而术后第3、5天胆管压力逐渐降低,术后第5天胆管压力降低至最低[(11.73±1.95)mm Hg];对照组术后第1天胆管压力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胆管压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与术后第1天比较,对照组的胆管压力术后第5天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1.03)mm Hg比(11.07±2.69)mm Hg](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 梁永任黄燕金梁日光廖均平欧光武刘杰文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