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卫东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蛋白
  • 2篇癌基因
  • 2篇癌基因蛋白
  • 2篇P53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样癌
  • 1篇粘液
  • 1篇粘液表皮样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视网膜
  • 1篇牛蛙
  • 1篇组织化学
  • 1篇鲫鱼
  • 1篇网膜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生物学行...
  • 1篇涎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徐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杜卫东
  • 2篇卢敏华
  • 1篇包永德
  • 1篇魏伟
  • 1篇魏维

传媒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53、C-erbB-2癌基因蛋白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p53、C-erbB-2(p185)过度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人粘液表皮样癌的癌基因蛋白p53、C-erbB-2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诞腺组织p53、C-erbB-2均为阴性反应。癌旁导管上皮细胞两者阳性率分别为10.0%及15.0%,但腺泡细胞阴性。粘波表皮样癌组织中p53、C-erbB-2阳性率分别为40.6%及46.9%。p53、C-erbB-2在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内均有表达。p53、C-erbB-2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复发等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0.01)。结论p53、C-erbB-2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性标志物,用于监测病情、判断预后等。
卢敏华杜卫东魏维王春华
关键词:P53蛋白粘液表皮样癌病理
鲫鱼、牛蛙、鸡和大鼠视网膜锌离子分布的光镜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应用neo-Timm染色技术研究了鲫鱼、牛蛙、鸡和大鼠视网膜内锌离子的分布状况。结果发现上述动物视网膜内均存在锌离子。锌离子位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内段、外网层、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处。鲟鱼视网膜的部分光感受器胞体锌离子染色阳性。此外,牛蛙、鸡和大鼠等动物视网膜内同层锌离子亦呈弥漫性着色。提示在较高等动物作为神经调质的锌离子对视网膜神经无视觉信号的传导与调制可能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杜卫东包永德
关键词:锌离子组织化学视网膜鲫鱼牛蛙
p53、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探讨p53、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化方法研究70例胃癌及20例胃癌前病变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生上皮p53及c-erbB-2均阴性,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5.0%和51.4%。c-erbB-2阳性率分别为10.0%和40.0%。p53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发生及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而c-erbB-2则与胃癌分化程度、胃癌浸润深度等有关(P<0.05)。在低分化腺癌癌巢边缘部,硬癌内呈浸润性生长的细胞以及脉管内转移性癌栓等处,除了癌细胞核内p53表达较强外,胞浆也呈弥漫性染色,表明胞浆阳性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在非浸润进展组或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胃癌组织内p53及c-erbB-2的阳性率有下降的趋向。结论:p53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癌前期病变以及进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p53与c-erbB-2一起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
卢敏华杜卫东魏伟王春华
关键词:P53基因C-ERBB-2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