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松

作品数:67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脑梗
  • 11篇卒中
  • 11篇梗死
  • 10篇脑梗死
  • 9篇疗效
  • 9篇急性
  • 6篇脑卒中
  • 6篇急性脑梗死
  • 5篇细胞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出血
  • 4篇综合征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血性
  • 3篇血症
  • 3篇手术
  • 3篇缺血
  • 3篇卒中后
  • 3篇卒中患者

机构

  • 49篇大庆油田总医...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李雪松
  • 32篇宫旭海
  • 32篇张继红
  • 19篇杨凤民
  • 18篇刘江华
  • 16篇夏圣梅
  • 16篇宋来军
  • 15篇邓丹
  • 14篇钟志强
  • 10篇王立崚
  • 8篇解洪荣
  • 7篇朱春雨
  • 7篇何婷
  • 6篇何小花
  • 6篇田开语
  • 5篇杨彩云
  • 5篇周秀玉
  • 5篇王立峻
  • 4篇杨姗杉
  • 4篇刘建勋

传媒

  • 6篇中国伤残医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医学信息(下...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依速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浩疗;对照组予依迭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旭海冉林李雪松宋来军解洪荣
关键词:尿激酶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Wernicke脑病、脚气病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一例
2004年
李雪松宫旭海杨凤民何小花刘江华夏圣梅
关键词:WERNICKE脑病脚气病合并症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
38例血管性痴呆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验证药物、高压氧、血疗综合治疗轻至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把38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一组为综合治疗(包括高压氧、血疗、使用与另一组相同的药物),两组进行治疗后疗效对比。入组的38例病人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R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推。以简易智能量表检查(MMSE)和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为主要评价指标,临床综合调查量表(CGI)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为次要评价指标。结果:实际可评估病例32例,两组MMSE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综合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分别为2.96±2.79、1.53±2.41);综合治疗组IMS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提高(6.24±10.51),单纯药物组治疗前后lMS评分无明显差异(1.78±9.59);两组治疗后ADL均降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单纯药物组为62.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宫旭海何小花王小梅李雪松杨凤民于荣丽赵春环夏圣梅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为组A,非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为组B,健康志愿者45例为组C。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三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1)入院7、14及21d,组A患者SSS评分均显著低于组B(P<0.05)。(2)组A患者血浆Fib含量于入院3d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入院24h、入院3d及入院7d,组A患者血浆Fib含量显著高于组B(P<0.05)。结论:与非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
张继红周秀玉田开语李雪松朱春雨王立崚邓丹钟志强
关键词:脑卒中纤维蛋白原
维生素B_1缺乏致脚气病、Wernicke脑病二例被引量:1
2003年
杨凤民宫旭海戴文晋何小花夏圣梅刘江华李雪松马玉杰
关键词: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WERNICKE脑病病例报告
YL-1型血肿粉碎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附276例)
2010年
本科自2005年开展利用YL-1血肿粉碎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结区)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结区,血量〉30ml)患者207例.外科件院开颅手术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宫旭海肖岷李雪松杨彩云周秀玉段雪峰王铁燕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组YL-1型疗效分析开颅手术
以神经低血糖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病因。方法:收集因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按脑梗死收入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例。结果:16例患者均因低血糖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其中偏瘫14例,病理征16例,昏迷7例,抽搐1例,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5例,仅2例出现心悸出汗。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昏迷或急性瘫痪时除常规考虑急性脑血管病外,高度警惕低血糖。
刘江华张继红宋来军李雪松钟志强邓丹
关键词:神经系统表现低血糖症首发症状老年糖尿病记忆力减退
MMSE量表联合Barthel指数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联合Barthel指数对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86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05例,发生率为56.5%,脑卒中后症状重、ADL差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与脑卒中后症状和ADL差有关。
张继红田开语李雪松宫旭海邓丹钟志强王立崚
关键词:MMSEBARTHEL指数影响因素老年脑卒中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致脑沟浅窄头MRI改变一例
2011年
患者男,46岁。因“头痛10d”于2010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逐渐出现头痛,尤以坐位或立位时明显加重,行走时常以手托其后枕部,卧位后头痛减轻,间断呕吐。无发热,无外伤、腰椎穿刺及手术史。既往健康。
宋来军刘江华杨凤民李雪松刘明亮朱春雨解洪荣王立峻张继红夏圣梅宫旭海
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MRI改变后头痛既往健康后枕部手术史
G-CSF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G-CSF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G-CS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发病时、治疗后三个月评价患者影像学(头MRI弥散像及灌注成像)及神经功能(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B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NIHSS积分与BI积分治疗组为4.8±2.0与78.5±7.2,对照组7.2±2.4与56.1±6.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头MRI灌注量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G-CSF与MSC联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也优于传统治疗。
孙洪波夏圣梅杨姗杉杨凤民张继红刘江华李雪松何婷张暹东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