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岗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肝癌研究现状被引量:29
- 2001年
- 彭承宏李松岗刘颖斌彭淑牖
- 关键词:肝癌预后
- 成人肝血管瘤手术指征和方法探讨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本组 6 0例 ,肿瘤直径 <4 cm者 10例 ,肿瘤直径 4~10 cm37例 ,其中 4例行腹腔镜肝切除 (直径分别为 4、4、3.5、3cm)。肿瘤直径 10~ 34 cm13例 ,均行刮吸解剖法断肝。断肝时采用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结果 :6 0例中 4 8例出血量在 4 0 0~ 6 0 0 m l以下 ,其中 17例出血量非常少而未输血 ,10例出血量 4 0 0~ 6 0 0 m l,2例出血量各为 80 0 0 m l和 110 0 0 m l。术后均愈合 ,病理检查均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对于直径小于 4 cm的肝血管瘤 ,可观察 ,但位于第一二肝门的肝血管瘤 ,不论肿瘤大小 ,应早期手术切除。肿瘤较小 ,位置表浅者 ,可试行刮吸法腹腔镜肝切除 ,肿瘤巨大合并有临床症状者 ,采用刮吸解剖法进行断肝 ,断肝时采用间歇入肝血流阻断 ,肝内解剖清晰 ,出血量少 ,总阻断时间不受限制 ,可施行一系列高难度肝切除手术。
- 方河清刘颖斌彭淑牖彭承宏吴育连蔡秀军牟一平李松岗潘金飞
- 关键词:成人肝血管瘤手术指征
- 一种内窥镜下异物取出袋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下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方向控制线和绕线板,其中,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方向控制线...
- 王雪峰李松岗张勇全志伟李济宇
- 一种单孔腹腔镜专用穿刺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专用穿刺器,包括加压帽、密封帽、内套芯和外套管,所述的外套管包括外套管本体和外套管伸入部,所述的外套管本体是由第一半圆外套管本体和第二半圆外套管本体组成,所述的第一半圆外套管本体一端与第二半圆外套...
- 汤朝晖李松岗张勇全志伟李济宇
- 肝细胞癌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调控基因c-myc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刘颖斌李松岗彭淑牖陈灵华方河清王也玲
-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肝细胞癌调控基因
- 一种纳米金增强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增强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增强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它是由碳纳米管(CNTs)、多胺基化合物、纳米金和巯基化聚乙二醇(mPEG-SH)共价结合形成。本...
- 谭庆刚刘颖斌王宁程茜翁昊徐峥李茂岚李松岗束翌俊
- 文献传递
-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Roux-en-y综合征发生率减少,预后...
- 刘伟中廖传文李松岗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增强、增韧效应的可降解纳米复合空腔脏器支架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增韧效应的可降解纳米复合空腔脏器支架,以及制备这种支架的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由碳纳米管和可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6-3%。本发明优点在于:将具有增强、增韧效应...
- 李松岗谭庆刚刘颖斌王雪峰李茂岚
- 文献传递
- 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和方向控制线,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沿...
- 王雪峰李松岗张勇全志伟李济宇
- 文献传递
-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5-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行单孔腹腔镜腹部手术(单孔组)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8例行两孔腹腔镜手术(两孔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好,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行胆囊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2±23.3)min,显著长于两孔组的(39.4±13.2)min(P<0.05);单孔、两孔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2.3)、(5.2±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不易发现,有93%(40/43)的患者表示比预期结果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开展。
- 汤朝晖张勇沈军黑振宇周迪赵铭宁李松岗刘颖斌全志伟
- 关键词:腹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