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颖

作品数:4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放疗
  • 15篇前列腺
  • 14篇前列腺癌
  • 14篇腺癌
  • 11篇疗法
  • 9篇肿瘤
  • 8篇放射疗法
  • 6篇术后
  • 6篇前列腺肿瘤
  • 6篇细胞
  • 6篇腺肿瘤
  • 5篇上尿路
  • 4篇预后
  • 4篇癌患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肉瘤
  • 3篇肉瘤
  • 3篇上尿路尿路上...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癌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37篇李晓颖
  • 30篇高献书
  • 23篇李洪振
  • 21篇秦尚彬
  • 21篇亓昕
  • 13篇张敏
  • 13篇李晓梅
  • 10篇王庆国
  • 8篇刘凌
  • 7篇白赟
  • 5篇赵勍
  • 4篇赵波
  • 3篇张敏
  • 3篇周刚
  • 3篇周利群
  • 3篇于世平
  • 3篇李学松
  • 3篇纪辰
  • 3篇刘思伟
  • 2篇张崔健

传媒

  • 11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北京放射肿瘤...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大分割放疗免疫效应的单中心研究
目的:大分割放射治疗可以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引起远位效应,本研究观察大分割放射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后续的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纳入标准:KPS≥70,年龄≥18岁;采...
白赟高献书秦尚彬李洪振李晓梅张敏李晓颖亓昕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效应
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期间前列腺癌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影响因素及对预后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期间前列腺癌患者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血红蛋白减低程度与远期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放疗合并内分泌治疗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联合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放疗采用常规分割IMRT技术,内分泌治疗采用联合雄激素阻断。结果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减少中位值为8 g/L。放疗前患者血红蛋白基线、盆腔照射、GS评分越高,治疗期间患者血红蛋白降低越明显(P<0.001),盆腔放疗增加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减低趋势(86.8%∶72.8%,P=0.05)。患者放疗前内分泌治疗时间(P=0.53)和单纯内分泌治疗期间患者血色素的变化(P=0.837)与后续放疗期间血色素减低程度无关。血红蛋白明显减低组患者与轻度减低组患者年无生化失败率相似(P=0.686)。结论放疗前血红蛋白基线水平与联合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减少呈负相关。盆腔放疗与联合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相关。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减低程度与患者远期生化失败无关。
李晓颖高献书李洪振秦尚彬李晓梅张敏马茗微亓昕白赟
关键词:血红蛋白预后
2′-羟基黄烷酮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2′-羟基黄烷酮(2′-HF)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氧化损伤实验、Hoechst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和PI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实验检测2'-HF对前列腺癌VCaP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2′-HF对VCaP细胞中AKT、p-AKT、AKRlC3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t检验和析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提示经2′-HF处理的VCaP细胞在照射后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0),SR=1.19;TBHP氧化损伤实验结果提示经2′-HF处理的VCaP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明显弱于空白对照组(P=0.015);Hoechst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和PI流式凋亡检测实验结果提示2′-HF联合放射线会增加VCaP细胞调亡(P=0.001);Westernblot实验结果提示2′-HF可以抑制VCaP细胞中P—AKT、AKRlC3蛋白的表达(P=0.013,P=0.016)。结论2′-HF可提高前列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可能与其对前列腺癌细胞中AKT通路阻滞或AKRlC3蛋白表达抑制相关。
王雯熊伟李晓颖高献书孙少倩李懿
关键词:放射增敏前列腺癌细胞系
一种自动放疗摆位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放疗摆位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放疗摆位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在患者被固定在所述床架上定位时,通过对床架外空间建立放疗空间坐标系,并确定标记在患者体表上的标记点在所述放疗空间坐标系中的定位空间位置;在患者被...
李晓颖赵波高献书
寡转移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性根治性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亓昕高献书李洪振秦尚彬张敏李晓梅王庆国赵勍刘凌李晓颖马茗微
新型3D打印组织补偿物的放疗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研制一种能适用于不规则体表的3D打印组织补偿物。方法对无组织补偿物、市售等效组织补偿膜及3D打印组织补偿物通过假人模体进行临床前评估。采集上述3套假人模体会阴部的CT图像,相同靶区给予同样处方剂量(D95%=100cGy)。采用同一TPS设计IMRT计划,比较三者PTV剂量学参数。评估该3D打印组织补偿物应用于10例患者后的剂量学参数指标。结果选定材料的电子密度为1.00~1.01。无组织补偿物、市售等效组织补偿膜、3D打印组织补偿物的靶区Dmax分别为182.9、118.9、114.8cGy,Dmean分别为146.2、107.7、104.1cGy,H1分别为0.565、0.15、0.11。10例患者的3D打印组织补偿物个体化程度高、剂量均匀性好(HI为0.03~0.15,中位数0.06)。共5例阴茎阴囊佩吉特氏病患者受益于3D打印组织补偿物的支撑固定作用。结论该3D打印组织补偿物个体化程度高,可起到摆位支撑作用,能有效提高皮肤剂量。
张敏赵波尹金鹏刘思伟高献书秦尚彬王庆国赵勍刘凌李晓梅李洪振李晓颖马茗微
血管肉瘤临床单中心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血管肉瘤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8—2015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0例血管肉瘤患者资料。综合治疗18例,其中手术+放疗9例、手术+放疗+化疗4例、手术+化疗5例;非综合治疗12例,其中单纯手术11例、单纯放疗1例。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2、5年样本量分别为29、26、18例。1、2、5年OS率分别为70.1%、49.1%、40.9%, LRFS率分别为52.8%、44.0%、35.2%,DMFS率分别为81.6%、68.0%、56.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分期、初次治疗后有无肉眼肿瘤残留与OS相关( P=0.027、0.027、0.011、0.000);Ⅰ、Ⅱ期患者综合治疗较单一治疗者LR率低( P=0.006);性别、年龄、分期、发病部位与 DM 相关( P=0.028、0.011、0.015、0.022)。结论血管肉瘤LR和DM率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对Ⅰ、Ⅱ期患者也应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预后因素包括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分期、初次治疗后有无肉眼肿瘤残留。
张敏高献书马茗微李晓颖亓昕李洪振刘凌秦尚彬于世平周刚
关键词:预后
上尿路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模式及对放疗靶区勾画指导
目的:对具有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上尿路输尿管癌(UTUC)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是上尿路输尿管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本研究分析上尿路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模式,为术后辅助放疗临床靶区(CTV)勾画提供指导. 方法:分析2...
李晓颖崔明王庆国李洪振秦尚彬李晓梅张敏刘凌赵勍亓昕马名薇方东张争高献书
关键词:术后局部复发辅助放疗靶区勾画
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放疗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对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进行原发灶和转移灶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2011—2015年收治 20例寡转移CRPC患者,采取影像引导VMAT技术给予前列腺+精囊区76 Gy分38次,盆腔淋巴结防区46 Gy分23次,转移部位中位剂量60(52-66) Gy分23次,分析其临床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均完成放疗,仅 1例患者出现3级尿路梗阻,须留置导尿。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中尿路 4例(20%)、直肠 2例(10%)、血液系统 2例(10%)。直 肠V50与直肠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相关。中位随访时间为24.2个月,无晚期≥2级不良事件发生。20例患者在放疗后均出现PSA下降,中位下降率99%,16例(80%)患者PSA下降率〉90%。结论 寡转移CRPC患者对前列腺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根治量放疗安全有效。
李洪振高献书亓昕秦尚彬纪辰张敏李晓颖王庆国李晓梅
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放射治疗I期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照射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8月,本院2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入组。中等分割处方剂量为盆腔45 Gy/25次,1.8 Gy/次;前列腺床62.75 Gy/25次,2.51 Gy/次。不良反应的评价采用北美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和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1例(5%)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胃肠反应;2例(10%)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泌尿反应。2例(10%)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出现了2级尿失禁,放疗后1个月恢复至0级或1级。结论 与既往常规分割照射文献相比,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照射模式(2.51 Gy/次×25次)没有明显增加患者急性胃肠、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近期随访结果显示,没有增加患者尿失禁风险。
秦尚彬高献书李洪振李晓颖亓昕任雪盈
关键词:前列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