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昊

作品数:27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切除
  • 4篇显微外科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瘤
  • 4篇急性
  • 3篇血肿
  • 3篇硬膜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缺损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外科手术治疗
  • 3篇显微外科手术
  • 3篇显微外科手术...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儿童
  • 3篇并发

机构

  • 25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泸州市人民医...
  • 1篇古蔺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李昊
  • 16篇顾应江
  • 10篇李定君
  • 8篇张苓
  • 7篇刘洛同
  • 6篇江涌
  • 6篇官明
  • 6篇明扬
  • 6篇刘亮
  • 4篇詹书良
  • 4篇包长顺
  • 4篇夏祥国
  • 3篇黄昌仁
  • 3篇侯小林
  • 2篇杨福兵
  • 2篇冷继刚
  • 2篇熊震
  • 2篇官禹
  • 2篇王斌
  • 1篇张长风

传媒

  • 12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届国际脑...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1篇2012
  • 10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典型性、影像表现呈多样性,与其他部位淋巴瘤不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其误诊率高,病理免疫组化方可确诊。常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甚至误诊为脑膜瘤。对手术切除分歧较大,虽然对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敏感.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总体预后欠佳。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规范治疗.本文对PCNSL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冷继刚包长顺夏祥国李昊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332例儿童后颅凹肿瘤,其中9例出现术后缄默症。结果:9例全部为巨大型小脑蚓部肿瘤凸入四脑室,并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术后缄默症发生时间:手术当日4例,术后1日1例,术后2日和3日各2例。持续时间20~91天,平均39天。缄默症恢复后7例遗留有小脑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凹小脑蚓部巨大型肿瘤全切术后可出现缄默症,有一定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预后较好。
陈礼刚官明李定君刘亮包长顺李昊
关键词:儿童后颅凹脑肿瘤缄默症
腰穿控制颅压后经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在腰穿控制ICP后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入路及切除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改良冠状开颅。经前纵裂入路。结果:本组53例,全切除39例,次全切9例,大部切5例。死亡4例。全切除率73.6%。结论:该方法显露蝶鞍、鞍上、鞍旁及鞍后充分,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尤其向鞍上发展的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
官禹陈礼刚官明李定君李昊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腰穿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儿采用显微手术大多可以做到全切或近全切除肿瘤,辅以术后放疗,与前期非显微手术治疗及未行术后放疗病例相比较,手术切除程度及预后均有差异,获得较好疗效。结论:微创显微外科技术以及术后常规放疗是保证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
官明陈礼刚李定君刘洛同李昊刘亮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逐级减压清除急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逐级减压清除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采用逐级减压手术方法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31例,结合患者术前情况,对术后CT所见、手术并发症、GOS评分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死亡14例,死因为脑疝11例、败血症2例、肺栓塞1例;术中无急性脑膨出,术后残留血肿>20%2例,继发硬膜外血肿2例,无迟发脑内血肿、脑蕈、大面积脑梗死、脑脊液漏、脑膜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优于传统手术方法。结论采用逐级减压的方法清除急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易行,既能有效的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又能较有效的预防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一系列并发症,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闭合性脑损伤,且中线移位明显者。
顾应江江涌李昊刘亮詹书良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减压术手术并发症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2009年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张苓明扬刘洛同李昊陈礼刚
关键词:听神经瘤电生理监测神经外科手术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结果: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切除28例,占77.8%,Ⅱ级切除8例,占22.2%。无死亡病例。术后3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5个月至8年,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王斌刘洛同陈礼刚李定君顾应江李昊
微创清除小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与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23例小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均为14岁以下小儿,血肿以额枕部多见,采用微创方法全部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多由局部微小出血所致,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安全、有效。
雷水刚张苓江涌唐娟李昊顾应江杨福兵
关键词:微创手术小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引入到颅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5-01/2006-1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患者56例,对治疗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例经过CT扫描收集数据、缺损重建、钛网成型、模拟装配和手术修复等步骤完成修复过程;术后给以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以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头皮下积血、积液,钛网无松动,外形美观为出院标准,出院随访6~18个月。结果:56例颅骨缺损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除1例术后并发短时脑脊液切口漏、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外,无切口感染和头皮坏死,无颅内出血与术后癫痫,无修补材料外露、塌陷、松动等常见颅骨修补并发症发生;钛网与骨缺损区吻合良好,颅腔塑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简单易行,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
顾应江刘亮李昊夏祥国陈礼刚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多发脑膜瘤1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头昏痛伴双目失明4^+月入院。查体:神清,双眼无光感,双瞳等大形圆,直径5mm,光反射(-),右侧肢体肌力四级,左侧五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MRI提示(见附图):矢状窦旁,小脑幕旁及双侧乙状窦旁多发脑膜瘤。病人无家族史,2008年曾行两次1刀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1月曾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人院术前检查完善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多发脑膜瘤切除术,
张光伟唐娟李昊江涌顾应江杨福兵
关键词:多发脑膜瘤气管插管全麻瘤切除术肢体肌力生理反射矢状窦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