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慧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周代
  • 2篇文化
  • 2篇宾礼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主义
  • 1篇诗经
  • 1篇释名
  • 1篇视听作品
  • 1篇周公
  • 1篇主流文化
  • 1篇主义
  • 1篇威仪
  • 1篇文化解读
  • 1篇西周
  • 1篇离骚
  • 1篇礼记
  • 1篇礼乐
  • 1篇礼乐文化

机构

  • 7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7篇李文慧
  • 6篇姚小鸥

传媒

  • 2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今传媒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周颂·载见》与西周朝觐礼
2012年
《周颂·载见》言诸侯朝觐,天子以宾礼接遇之。诗篇描述了诸侯求王室赐予礼乐制度、助祭于武王庙等朝觐礼的具体内容。诗篇反映了周王室以"孝"纲纪天下的思想。
姚小鸥李文慧
关键词:朝觐
《诗》《书》成语与《周颂·振鹭》篇的文化解读被引量:4
2011年
《诗.周颂.振鹭》一篇是周王室对来朝诸侯的赞美和勖勉之辞。《振鹭》一篇多处运用成语,使诗篇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灵动而不失典雅的特色。诗篇中"无斁"、"夙夜"、"永终"皆王国维所谓"成语"。由该篇成语之讨论,可见周礼之用语规范。作为礼之体的重要表现,成语的意义与政治有密切关联。就《振鹭》一篇而言,"无斁"、"夙夜"、"永终"等成语是在"以宾礼亲邦国"这一观念的基础上使用的。
姚小鸥李文慧
关键词:成语宾礼
《周公之琴舞》诸篇释名被引量:3
2013年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周公之琴舞》中,周公与成王所作敬毖各启与今本《诗经·周颂》诸篇相当。本文讨论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按照今本《诗经》命名惯例,试为命名。
姚小鸥李文慧
《离骚》的“坠露”与“落英”
2011年
"坠露"与"落英"出自《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学术史上对这两个词尤其是"落英"的训释有较大争议。通过语法与辞意分析可知,"落英"为始生之英华,"坠露"为欲坠之露珠。这两种名物象征屈原高尚纯粹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贯穿《离骚》始终,并通过"朝……夕……"句式所蕴含的"敬"意得以升华。
姚小鸥李文慧
关键词:《离骚》落英
《周颂·有瞽》与周代观乐制度被引量:2
2012年
《周颂·有瞽》篇所描述的"大合乐"集先秦礼乐之大成。据《周礼》、《礼记》等先秦经籍,这一礼典远非"合诸乐器"的解释所能涵盖,而是集合华夏主流文化和周边部族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探索大合乐的重要内容——《大武》之乐内涵的演变,可知大合乐着重体现周代礼乐文化中"乐"的"和同"功能。《有瞽》篇所描述的观乐仪节是展现乐的这一独特功能的重要方式,它反映周人礼乐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学术界一般认为《颂》诗的性质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由《有瞽》篇之讨论,可见《颂》诗中还有包含关于礼乐制度运行的其他内容。
姚小鸥李文慧
关键词:周代礼乐文化主流文化《周礼》《礼记》
《周颂·有客》与周代宾礼被引量:5
2011年
《诗经》是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文献,周代"五礼"在《诗经》中皆有反映。"授絷"是周礼中的一个重要仪节,《周颂·有客》所载"授絷"等具体送宾仪节,反映了周礼"敬"的内涵,它是周王抚有天下的伦理基础。由该篇的讨论,还可窥见《周颂》性质的一个侧面。
姚小鸥李文慧
关键词:诗经宾礼威仪
叙事学视角下人物类视听作品的真实性表达——以NHK《不了神话:宫崎骏》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人物类视听作品旨在以“人”为主体,通过记录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状态和内心世界来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纪录片《不了神话:宫崎骏》运用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展示了动漫大师宫崎骏独特的创作经历和生活体验,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心灵共振。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究本片对于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呈现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李文慧
关键词:叙事学故事化人文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