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全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神经性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综合征
  • 2篇阻塞性
  • 2篇疗效
  • 1篇等离子刀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刀
  • 1篇凋亡
  • 1篇多平面手术
  • 1篇咽鼓管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作者

  • 10篇李文全
  • 5篇罗颜
  • 4篇卫红齐
  • 4篇曹忠胜
  • 3篇罗蔚锋
  • 3篇陈锐
  • 3篇袁辉
  • 3篇辛洁
  • 3篇李瀛
  • 2篇戴吉
  • 1篇张丹
  • 1篇邬晓帆
  • 1篇刘志勇
  • 1篇赵婉君
  • 1篇王青云
  • 1篇李小波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鼻咽癌(NPC)CNE-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60μmol/L)姜黄素处理NPC细胞株CNE-2,利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CNE-2细胞增殖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利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作用,且随姜黄素浓度增加,CNE-2细胞抑制率呈上升趋势(P<0.05),姜黄素作用CNE-2细胞24、48、72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54±0.36)、(18.31±0.42)、(8.56±0.37)μmol/L,即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作用,且呈现明显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0、10、20、40、60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凋亡率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而上升;荧光染色结果可见,CNE-2细胞未给予姜黄素处理,细胞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细胞核大小均匀一致,染色质分布均匀的淡蓝色荧光;10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h后,细胞胞体缩小,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呈颗粒状亮蓝色荧光;20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h后,细胞出现胞体缩小,细胞核浓缩、染色质不均匀,出现凋亡小体,甚至出现核碎裂;40和60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h后,细胞凋亡小体数量增多,出现大量核碎裂。结论姜黄素对NPC细胞株CNE-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促进CNE-2细胞凋亡。
李文全曹忠胜钱伟
关键词:姜黄素鼻咽肿瘤CNE-2细胞细胞增殖凋亡
同期多平面手术对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对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接受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定PSG相关指标,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利用MoCA、MMSE和ESS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和白天嗜睡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后6个月AHI、TS90%、LSaO_2数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全部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②MoCA、MMSE评分分别为(23.52±2.64)分和(26.54±1.07)分,OSAHS患者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与AHI、TS90%、MDA、AOPP和8-iso-PGF2α呈负相关,与LSaO_2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3、-0.190、-0.256、-0.247、-0.221和0.215,P<0.05)。认知功能损伤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与延迟回忆(主要以短期记忆为主)方面。③与术前相比,术后MoCA和MMSE评分均升高(P<0.05);MDA、AOPP和8-iso-PGF2α水平及E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患者MoCA评分分别与MDA、AOPP、8-iso-PGF2α、AHI、TS90%呈负相关,与LSaO_2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5、-0.463、-0.397、-0.332、-0.292和0.336,P<0.05)。结论: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密切相关,同期多平面手术通过降低全身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认知功能。
王青云陈锐曹忠胜袁辉赵婉君李小波邬晓帆辛洁刘志勇李文全
关键词:氧化应激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14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听力损伤情况将SNHL患者分为轻度耳聋组63例,中度耳聋组42例,重度耳聋组35例。采用qRT-PCR检测miR-34c、miR-29b的表达,并检测VEGF、氧化应激水平(TAC、SOD、MDA)、NO和Cx26;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NHL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iR-34c、miR-29b对SNHL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4组NO、TAC、SOD、Cx26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VEGF和MDA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4组miR-34c mRNA和miR-29b mRNA表达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NHL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与VEGF、MDA呈正相关,与NO、TAC、SOD、Cx26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MDA、NO、Cx26、TAC、SOD、miR-34c、miR-29b是影响SNHL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结论miR-34c、miR-29b在SNHL患者中过表达,可作为预测评估SNHL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
李瀛罗颜李文全罗蔚锋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
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追问病史,发现部分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耳鸣症状,并进行电测听+声导抗检查回报,其中有73%患者有神经性听力下降,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组(实验组,22例)和地塞米松耳后注射组(对照组,2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组予以100U A型肉毒毒素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地塞米松注射组予以5 mg地塞米松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对比两组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THI和TE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HI和TEQ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1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81.82%、90.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63.64%、72.7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HAMA、HAMD评分均有多下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以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上述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可改善耳鸣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不断深入研究。
李瀛罗颜卫红齐李文全罗蔚锋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阈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TTI)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听阈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O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TI组和TTI+BET组,每组各60例。TTI组患者行TTI+咽鼓管冲洗;TTI+BET组患者行BET联合TTI+咽鼓管冲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个月听阈[气导(AC)阈值、骨导(BC)阈值];术前、术后1、6及12个月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ETDQ-7)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TTI+BET组中耳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恢复时间短于TT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C、BC均下降(P<0.05),且TTI+BET组低于TTI组(P<0.05)。术后1、6及12个月,两组患者ETDQ-7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TTI+BET组各时间点均低于TTI组(P<0.05)。随访12个月,TTI+BET组复发率低于TTI组(P<0.05)。结论:BET联合TTI及咽鼓管冲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难治性OME咽鼓管功能障碍,降低听阈值,且复发率较低。
陆哲夫李文全
关键词:鼓膜切开置管听阈
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重度OSAHS的疗效综合评估
目的 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术后疗效.方法 对137例经多道睡眠仪监测(PSG)诊断为中重度OSAHS并接受手术干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多平面组95例行以改...
戴吉曹忠胜陈锐袁辉赵振安辛洁罗颜卫红齐李文全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4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喷嚏、鼻塞、鼻痒、流涕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均较高(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低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相比,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可提高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李瀛罗颜卫红齐李文全罗蔚锋
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经多导睡眠仪监测(PSG)诊断为中重度OSAHS并接受手术干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多平面组95例患者行以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为基础的多平面手术,UPPP组42例患者仅行改良UPPP。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术前和术后PSG检查、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问卷(SAQLI)、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鼾声评分(SS)相关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多平面组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1.1%),经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症状缓解。术后多平面组AHI、LSa O2、TS90%和SAQLI总分及4个维度分值、ESS分值、SS分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UPPP组(P<0.05)。而UPPP组仅AHI、LSa O2、TS90%有改善(P<0.05)。结论:同期多平面手术是治疗OSAHS患者安全可行的方法。主观量表和客观检查综合评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对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戴吉陈锐曹忠胜袁辉赵振安辛洁罗颜卫红齐李文全
关键词:耳鼻喉外科手术生活质量
应用CT组学研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2024年
目的:以CT组学为基础探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8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病例组)和同期85例体检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鼻窦CT资料,比较2组解剖学参数的差异,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鼻泪道形态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结果:2组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比例、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骨性鼻泪管的最大横径、骨性鼻泪管最大横截面积和上颌骨额突厚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是否合并高位鼻中隔偏曲、是否合并非高位鼻中隔偏曲、是否合并泡状中鼻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和骨性鼻泪管的最大横截面积是影响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独立解剖学因素。结论: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大、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大和骨性鼻泪管最大横径小是慢性泪囊炎发病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为深入认识疾病发生提供依据。
李静琳杨培培李文全施心怡张丹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解剖学因素
A/N比值在诊断与治疗腺样体肥大中的临床价值
2011年
目的 探讨A/N比值在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价其愈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采取常规标准鼻咽侧位,测得A/N比值,并记录该患儿术前的症状,追踪随访患儿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0.6~0.8组和0.8~1.0组在憋气、憋醒症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听力下降、涕多症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0.8组治疗有效率为78.9%,0.8~1.0组治疗有效率为97.1%,不同A/N比值组别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比值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估腺样体手术愈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文全李慈莲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