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政霄

作品数:60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皮肤
  • 15篇银屑
  • 15篇银屑病
  • 11篇细胞
  • 8篇皮损
  • 6篇肝炎
  • 5篇皮肤病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银屑病皮损
  • 4篇增殖
  • 4篇维A酸
  • 4篇鳞癌
  • 4篇慢性
  • 4篇面部
  • 4篇表皮
  • 3篇寻常性
  • 3篇远程
  • 3篇摄影
  • 3篇T细胞

机构

  • 5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市第一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60篇李政霄
  • 20篇彭振辉
  • 16篇纪泛扑
  • 15篇肖生祥
  • 8篇王俊民
  • 8篇郑焱
  • 8篇张燕飞
  • 6篇耿松梅
  • 6篇潘敏
  • 6篇任建文
  • 5篇袁景奕
  • 5篇惠海英
  • 5篇刘艳
  • 4篇安金刚
  • 4篇马慧群
  • 4篇李晓莉
  • 3篇田长印
  • 3篇许美凤
  • 3篇张江安
  • 3篇刘平

传媒

  • 15篇中国皮肤性病...
  • 8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拔甲后继发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61岁,因双足拇趾拔甲术后糜烂、渗出1年入院。自诉1年前双足拇趾甲混浊、增厚、变形,并出现甲下积脓。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癣,行拔甲术后趾甲缺损处发痒,并不断有黄色液体渗出,逐渐形成脓痂。
王娜李政霄耿松梅陈洪章
关键词:继发感染拔甲液体渗出医院诊断拇趾甲足拇趾
丙型肝炎相关性IgA肾病1例被引量:1
2010年
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有关。肾脏病理损害以膜增殖性肾炎最常见,其次为膜性肾炎,罕见IgA肾病。本研究报道1例HCV感染相关性IgA肾病。
纪泛扑李政霄田长印葛衡蔡芝芳潘国英
关键词:肝炎丙型肾小球肾炎IGA
Wnt5a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张燕飞张鼎伟李政霄肖生祥
DLQI量表在中国应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9
2014年
目的检测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是否适用于我国国情。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对门诊患者进行大样本量的问卷调查。结果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具有较好的内容信度和效度,但是条目6、7、9对我国皮肤病患者并不适合;此外,对于饮食的影响在量表中并无体现。结论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应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修订。
安金刚肖生祥王俊民李政霄霍佳
寻常痤疮并发面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寻常痤疮患者中并发面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病率;分析其在青少年与成年患者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20年5月—2020年1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且面部皮损处毛囊内容物马拉色菌免疫荧光检查阳性(出芽孢子≥6个/高倍视野)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429例痤疮患者中419例(29.32%)马拉色菌阳性,其中145例患者完成随访。与成年相比,青少年患者在皮损疼痛、性别比例及抗生素用药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患者皮损和瘙痒较成年重(P<0.001)。皮损主要分布于青少年患者的额部和成年患者的下颌。结论:寻常痤疮患者中并发面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病率较高,青少年患者的瘙痒症状及面部皮损分布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
高蓉刘佳姝李政霄张燕飞
关键词:寻常痤疮马拉色菌毛囊炎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国内首例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IP,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结果22例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生IP患者中,分别有83%,72%,56%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和不同程度发热。20例患者呈限制性肺功能受损和/或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和/或CT显示弥漫性浸润。71%患者于治疗12周内发病,85%患者预后良好,平均恢复时间7.5周。与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相比,8例重度肺功能损害者IP出现更早(6.6wvs14.1w,P<0.05);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比例较高(75%vs54%,P>0.05)。结论IP是罕见肺部并发症,干扰素治疗CHC12周内应该加强随访。出现IP时需立即停用抗病毒治疗,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严密观察下可不需要激素治疗。肺损伤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时间有关,治疗早期(6周)出现明显肺毒性体征需要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轻肺脏损害。
纪泛扑李政霄邓红薛红安刘原李敏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丙型肝炎间质性肺炎
LL-37对银屑病患者T细胞分泌白介素-8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抗菌肽LL-37刺激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泌白介素-8(IL-8)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LL-37刺激前后健康人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8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未受LL-37刺激的T细胞不能产生IL-8;在LL-37刺激后,可见IL-8的表达升高,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2h产生IL-8的量最多。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未受LL-37刺激的T细胞可产生少量IL-8;LL-37刺激后,可见IL-8的表达升高,8h时IL-8的产生量已经相当于正常细胞12h的产生量,12h产生量更多。结论 LL-37刺激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其产生IL-8的速度比健康人T细胞更快,剂量更大。
杨皎董昕煜来宝长景慧玲邢立亚李政霄袁景奕王昊郑焱
关键词:银屑病LL-37T细胞白介素-8
光动力联合冷冻治疗中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一项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冷冻治疗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该院皮肤科门诊75例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Ⅰ(25例)予冷冻治疗2周后行ALA-PDT治疗;治疗组Ⅱ(25例)冷冻后立即予ALA-PDT治疗;对照组(25例)仅单纯予ALA-PDT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3组的疗效、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Ⅰ及治疗组Ⅱ临床皮损完全清除率、首次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所需平均治疗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Ⅱ疼痛评分稍高于治疗组Ⅰ(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联合冷冻治疗中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可能为不适宜手术切除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的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张兰乔莉王亮琪张静许美凤任建文张燕飞安金刚李政霄
关键词:癌前病变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冷冻治疗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HBVDNA水平下降及肝功能改善,一般认为病情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VDNA水平仍较高,肝组织炎性反应仍继续进展,成为HBeAg阴性CHB。HBeAg阴性临床特点和自然病史有别于HBeAg阳性CHB和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本研究主要从临床角度对两种类型CHB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血清HBVDN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明确HBeAg阴性的自然病史、探讨其治疗方案提供临床资料。
纪泛扑邓红赵文学田长印蔡芝芳吴淑玲李政霄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HBV携带者DNA水平血清学转换自然病史
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收集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文献数据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涉及患者8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青黛胶囊组治疗有效率优于非复方青黛胶囊组(OR=1.81,95%CI:1.36~2.41,P<0.0001);复方青黛胶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改善效果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7、IL-23的效果优于非复方青黛胶囊治疗组(MD=-2.39,95%CI:-3.89^-0.89,P=0.002;MD=-18.50,95%CI:-26.52^-10.48,P<0.00001;MD=-11.79,95%CI:-14.94^-8.65,P<0.0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高的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郑雯李刚刚刘清民李政霄李蕊联马慧群
关键词:复方青黛胶囊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