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焱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M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2例初诊T2DM患者根据有无MD分为两组:MD组与非MD组,对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1)232例患者中,合并MD者95例,占40.9%。(2)M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及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均高于非MD组(均P〈0.05),而MD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则低于非MD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MD与年龄、BMI、吸烟、收缩压、舒张压、LDL—Ch、CRP及24hUmAlb呈正相关。结论初诊T2DM患者合并MD与多种因素相关,须及早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防止MD的发生、发展。
- 高月俞娉吴佳丽李利郑凤鸣朱黎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尿酸、脂代谢变化及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尿酸、脂代谢变化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S发生情况分为MS组(38例)及非MS组(122例),比较2组老年人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尿酸、脂代谢指标;分析各指标对老年人出现MS的预测价值及MS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MS组及非MS组的临床资料,对老年人出现M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MS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大于非MS组,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非MS组(均P<0.05)。联合指标预测M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尿酸、脂代谢指标单独预测(P<0.05)。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尿酸、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尿酸水平与TC水平呈正相关(P<0.05)。MS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大于非MS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41.67 mm、尿酸≥329.74μmol/L、TC≥5.85 mmol/L、TG≥2.46 mmol/L、LDL-C≥2.81 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42 mmol/L的人数比例高于非MS组(P<0.05)。年龄较大、BMI值较大及腹部内脏脂肪厚度≥41.67 mm、尿酸≥329.74μmol/L、TC≥5.85 mmol/L、TG≥2.46 mmol/L与MS发生风险升高有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增加、尿酸水平升高及脂代谢异常是老年人出现MS的危险因素。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尿酸、脂代谢指标检测对MS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对MS发生的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检测。
- 王聪王琴郑凤鸣朱黎焱张方楹虞洁金厦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腹部脂肪尿酸脂代谢障碍老年人
- 泛福舒短期口服对哮喘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泛福舒(roncho-Vaxom)对哮喘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和影响,是否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成熟,探讨哮喘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将6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1个月后建立哮喘模型;试验1组,泛福舒0.1mg/kg口服1个月后停药,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试验2组,泛福舒口服1个月后建立哮喘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继续服药,前后总共服药2个月。末次激发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4、IL-13、IL-2、IFN-γ。WesternBlot法检测哮喘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标志物酪氨酸蛋白激酶SyK的含量。结果试验1组和试验2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SyK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调。对照组细胞因子IL-4、IL-13水平明显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细胞因子IL-4、IL-13水平高于于试验2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试验2组高于试验1组。各组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泛福舒短期口服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抑制Th0细胞向Th2方向的分化,减少哮喘小鼠细胞因子IL-4、IL-13的产生,调节哮喘小鼠免疫功能。
- 朱黎焱贺晓鸣郑永华
- 关键词:泛福舒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
- 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神经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的特点是刺痛、烧灼、针刺,甚至像触电的感觉,常在夜间、行走、劳累或压力大时症状加重,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并引起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2]。
- 虞洁朱黎焱张方楹郑凤鸣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普瑞巴林TNF-Α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