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娇玉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多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纤维
  • 1篇心肌纤维化
  • 1篇血性
  • 1篇衰竭
  • 1篇丝裂原
  • 1篇丝裂原活化蛋...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能量代谢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卒中
  • 1篇晚期

机构

  • 3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3篇朱娇玉
  • 2篇姚乐
  • 1篇赵浩
  • 1篇严桂英
  • 1篇邓海滨
  • 1篇张磊
  • 1篇徐振晔
  • 1篇李正元
  • 1篇周学春
  • 1篇江艳芬
  • 1篇万智勇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灵芝多糖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灵芝多糖-1组、灵芝多糖-2组、曲美他嗪组。其中,模型组、灵芝多糖-1组、灵芝多糖-2组、曲美他嗪组构建心力衰竭模型。灵芝多糖-1组、灵芝多糖-2组、曲美他嗪组分别给予3.0 g/kg灵芝多糖、6.0 g/kg灵芝多糖、5.4 mg/kg曲美他嗪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检测大鼠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离大鼠心脏组织,检测大鼠右室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线粒体蛋白浓度、Na^(+)-K^(+)-ATP酶活性、Ca^(2+)-ATP酶活性;用Masson染色法分析胶原容积分数;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p38、p-p38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LVSP、LVEDP水平较高(P<0.05),+dp/dt_(max)、-dp/dt_(max)水平、心肌线粒体蛋白浓度、Na^(+)-K^(+)-ATP酶、Ca^(2+)-ATP酶水平较低(P<0.05),右室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TGF-β_(1)、p-p38蛋白水平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灵芝多糖-1组、灵芝多糖-2组、曲美他嗪组大鼠心率、LVSP、LVEDP水平较低(P<0.05),+dp/dt_(max)、-dp/dt_(max)水平较高(P<0.05),心肌线粒体蛋白浓度和Na^(+)-K^(+)-ATP酶、Ca^(2+)-ATP酶水平较高(P<0.05),右室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和TGF-β_(1)、p-p38蛋白水平较低(P<0.05)。与灵芝多糖-1组比较,灵芝多糖-2组大鼠心率、LVSP、LVEDP水平较低(P<0.05),+dp/dt_(max)、-dp/dt_(max)水平较高(P<0.05),心肌线粒体蛋白浓度、Na^(+)-K^(+)-ATP酶、Ca^(2+)-ATP酶水平较高(P<0.05),右室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和TGF-β_(1)、p-p38蛋白水平较低(P<0.05)。结论灵�
朱娇玉姚乐赵浩江艳芬
关键词:灵芝多糖能量代谢心肌纤维化
抗瘤增效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背景:某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成为判断肺癌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中医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能否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成为临床医生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抗瘤增效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50,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肿瘤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4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抗瘤增效方+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各37例,均采用NP方案(诺维本+顺铂)化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中药抗瘤增效方。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前后NSCLC患者CA50、CYFRA21-1、CEA水平并观察疗效、中医症状、生活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探讨疗效与CA50、CYFRA21-1、CE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治疗组近期稳定率(部分缓解+稳定)为89.20%(33/37),优于对照组的70.30%(26/3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稳定患者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也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甚至有升高趋势。此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率为51%(19/37),优于对照组的11%(4/37)(P<0.05)。而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优于对照组的56.76%(21/37)(P<0.01)。结论:中药抗瘤增效方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病灶稳定缓解,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明显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严桂英徐振晔邓海滨万智勇张磊朱娇玉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缪新伟李正元姚乐朱娇玉周学春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