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俊霞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创新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而高校外语单位更须组织科研团队,构建科研平台,以优化和完善科研创新良好环境。
- 陈麦池戴俊霞
-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外语教师
- 疑问句的语调教学被引量:5
- 1997年
- 引言只要随意浏览一下最近出版的 EFL 教材,就会发现它们中的许多对语调的处理或是完全忽略,或是只零星地提一下。也许这正准确地反映了语调在 EFL 中的不确定地位,“大多数教师对语调感到无所适从,认为它是个棘手的问题:难以将它分离出来,难以对它进行描述,难以为它定出规则——有了规则,学生就可为自己生成出恰当的例子了。因此,语调在课堂上总是得不到充分的重视。”(Woolard 1993:24)
- Susan Thompson戴俊霞
- 关键词:疑问句语调教学教学模式降调学习者
- 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再认识被引量:2
- 2001年
-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言语行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对其哲学活动的了解。其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克服传统语言的简单化的技术基础,是十分精细的且主要是经验性的语言分析。该理论的认识意义在于使人们对语言性质的看法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 戴俊霞
- 关键词: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日常语言
- 大学英语超音段音位教学被引量:6
- 1998年
- 戴俊霞
- 关键词:大学英语超音段音位句重音语调教学附加疑问句复合形容词
- 论英语口语中的两大句法特征被引量:1
- 1999年
- 提高口语教学质量,了解口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英语口语中两大句法特征——情景省略和移位进行讨论,探讨了它们的特性和功能,并认为口语语法有其自身存在的理据,只有从书面语语法标准以外的多种视角去审视口语语法,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实质,服务于教学。
- 戴俊霞
- 关键词:口语语法
- 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新探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此外,高校外语单位须组织科研团队,构建科研平台,以优化和完善科研创新良好环境。
- 陈麦池戴俊霞张君
-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外语教师
- 言语民俗学及其当代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言语民俗学以其人类学视角的话语分析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回顾言语民俗学形成的学术背景 ,阐述其话语分析模式 ,最后讨论它在当代语言学诸多研究领域里的影响。
- 戴俊霞
- 关键词:人类语言学话语分析交际能力
- 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范式被引量:9
- 2006年
- 伴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多元化新范式的挑战:作为学习对象的英语不再只是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英语的各种地域变体开始受到关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不再只局限于英美文化,建立包括本土文化在内的多维文化视域已成共识;英语教学在方法论上摆脱了对单一最佳方法的执著而走进多元互补的后教学法时代。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应性已成为必然。
- 戴俊霞
-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大学英语教学
- 人本主义教学法综述被引量:28
- 2001年
- 人本主义教学法是欧美外语教学界一直很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介绍了人本主义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及其基本主张,并结合中国外语教学实际对人本主义教学法进行评价。
- 戴俊霞
- 关键词:外语教学人本主义教学法思想渊源过程教学素质教育
- 另类的“学术传教”
- 2010年
- 在明末清初的基督教东传中,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希望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为手段,使居于中国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通过西学的自然真理迈向宗教神学的“启示真理”。此一做法史称“学术传教”,这是在西学东传的视角下被赋义的,它直接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但换个角度看,来华传教士也是当时东学西传的首要担当者,他们在向中国译介西学、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将大量的中国文化典籍译介给了西方。如果说西学汉译是一种传教策略的话,那么来华传教士更是直接将自己的神学期望融入了汉籍译介中,他们在先秦文献中寻找神学隐喻,通过对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的宗教归化,证明中国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同源同一,既以此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又以此宣扬基督教义的普世性,反击欧洲的无神论。
- 戴俊霞杨宸
- 关键词:耶稣会传教士基督教文明来华传教士宗教神学中国文化典籍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