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 作品数:30 被引量:175 H指数:7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拮抗Toll样受体4对于溶血磷脂酸诱导的THP-1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拮抗Toll样受体4(TLR4)观察其对于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p65表达的影响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取THP-1细胞,LPA以不同浓度水平(0~10μmol·L-1)刺激4 h,或1μmol·L-1浓度刺激不同时间(0~8 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TNF-α,随后在LPA (1μmol·L-1)条件下分别予不同浓度TLR4单克隆抗体(TLR4 mAb)(5,20,30 mg·L-1)干预THP-1细胞,观察其对LPA诱导的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 LPA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TNF-α分泌,并可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活化,予TLR4 mAb阻断TLR4后,可显著抑制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结论 LPA可经由Toll4/NF-κB信号途径激活单核细胞,最终引起TNF-α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雷蕾 张智燕 周志斌 彭军 姜丹关键词:溶血磷脂酸 THP-1细胞 外泌体来源的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别表达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结直肠肿瘤差别表达基因(CRNDE)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比较lnc RNA CRNDE差异表达与组织之间的表达谱差异。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lnc RNA在GBM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谱差异,并筛选出差异表达lnc RNA CRNDE进行分析。结果 :lnc RNA芯片的数据:GBM与正常脑组织比较,lnc RNA CRNDE表达上调3倍基因1201个,lnc RNA CRNDE表达下调3倍基因1206个(P<0.05)。其中5个lnc RNA CRNDE上调30倍以上,1个lnc RNAs下调超过30倍(P<0.01)。结论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GBM组织lnc RNA CRNDE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其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雷蕾 周志斌 彭军 姜丹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胶质瘤 基因芯片 纳络酮对脑梗塞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叶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脑梗塞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叶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调控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3.2 g/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CT、Hcy水平均显著下降,叶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PCT、Hcy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叶酸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能够显著提高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降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叶酸水平有关。 王晓萍 彭军 姜丹 黄丹 刘孙琴关键词:纳络酮 脑梗塞 降钙素原 叶酸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0.2MPa,戴面罩稳压吸氧40min,1次/d。结果:痊愈33例(41%);显效25例(31%),有效18例(22%),无效4例(6%)。结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安全有效。 胡珊 姜丹 彭军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爱通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并评价应用rt-PA治疗6h内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满足入选标准的209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甲组给予0.9 mg/kg的rt-PA;乙组给予0.7 mg/kg的rt-PA;丙组为对照组,同时将3组又分成克赛亚组(甲1、乙1、丙1)与非克赛亚组(甲2、乙2、丙2)。通过CSS与BI对溶栓前、溶栓后24 h、3 d、7 d、90 d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甲组与乙组的总出血发生率、48 h脑出血率以及14d脑出血总出血率均高于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乙组与丙组在症状性脑出血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的90 d显效率以及90 d痊愈率均高于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与乙组的90 d病死率均低于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与乙组的上述各分析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克赛亚组和非克赛亚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6h内将增加急性脑梗死出血几率,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并减低病死率,提示应用rt-PA在6h内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是可行的,应用剂量以0.7mg/kg为宜。 胡珊 姜丹 彭军关键词:爱通立 RT-PA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1组:30 mg/d,每日1次;观察2组:30 mg/d,每日2次)。总疗程7d,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和NIHSS评分。结果观察1组、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1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均较治疗前减轻(P<0.05)。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中,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均较对照组减轻(P<0.05),且观察2组轻于观察1组(P<0.05);但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中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依达拉奉保护急性脑梗死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效果更显著,对改善脑梗死预后更具意义。 鲁文果 姜丹 彭军 张苏明关键词:依达拉奉 脑梗死 急性 淋巴细胞 DNA损伤 失语症动词和名词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障碍是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加工异常原因.揭示失语症患者加工异常出现的功能性定位,为失语症患者的诊断提供启示.目的:探讨对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功能障碍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失语症患者进行动词和名词语义理解以及动词产生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对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一些物品以及动作的理解进行测验,并对患者对图片以及动作的叙述的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的功能障碍明显降低,动词和名词的命名以及语义的理解成绩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图画叙述中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结构的数量增多,并且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强. 胡珊 姜丹 彭军关键词:失语症 动词 名词 语言障碍 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研究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VD患者根据MMSE评分分为轻度(MMSE评分21~26分,25例)、中度(MMSE评分11~20分,23例)、重度(MMSE评分≤10分,22例),同期选择7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表达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VD组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VD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及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与血清NO、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关系(r=-0.572,r=-0.624,P〈0.05),而血清NO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关系(r=0.674,P〈0.05)。结论 血清ET-1、NO联合应用在诊断VD及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雷蕾 彭军 姜丹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之一,致残、致死率很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治疗一直困扰着人们,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功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最新进展,为再生医学领域开发神经系统肿瘤新的治疗方法注入了动力。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一种替代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促进功能恢复的理想治疗干预手段,为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舒文静 彭军 江高峰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 髓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联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阿司匹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方案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活动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肢体能力的恢复,同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胡珊 彭军 姜丹关键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