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光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30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抗菌素的疗效。方法把308例婴幼儿CAP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阿奇霉素,对照组予以头孢呋辛钠,分析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情况、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钠疗效以及药物副反应,并调查CAP病原组成以及药物敏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病原分布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阿奇霉素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敏感程度优于头孢呋辛(P≤0.05)。结论婴幼儿CAP多为复合因素致病原,且衣原体/支原体比例增大,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能覆盖绝大多数致病细菌和衣原体/支原体,是目前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婴幼儿CAP的首选药物。
- 张锦光黄万景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婴幼儿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
- 超声波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寻求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6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62例采用超声波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B组60例采用音频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C组40例采用手法按摩治疗。对照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90.3%)明显高于B组(70.0%)和C组(37.5%)(P均<0.01)。A组总有效率(100%)与B组(9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C组(72.5%)(P<0.01)。结论用超声波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较好。
- 罗贤娥尹红谢锦玲叶转弟张锦光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波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附61例报道)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麻疹患儿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应用GCV5~10mg/kg·d,静脉滴注5天;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治疗,前瞻性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GCV治疗组在住院、退热、咳嗽消失等的时间均比病毒唑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肺炎比率明显减少(P<0.05),而皮疹的消退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CV对小儿麻疹有明显疗效。
- 张锦光黄万景
- 关键词:麻疹更昔洛韦小儿
-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RP值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2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病原体不同分为病毒性肠炎组82例和细菌性肠炎组50例;按病情程度不同分为重型腹泻组73例和轻型腹泻组59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血生化,同时测定53例健康对照组CRP。【结果】82例病毒性肠炎组及50例细菌性肠炎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性肠炎组与细菌性肠炎组比较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73例重型腹泻组与59例轻型腹泻组比较CRP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CRP不能作为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指标,但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与否的有用指标。
- 叶国华张锦光黎惠璋郭德康郭溉宗
-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白介素-2受体及C反应蛋白和铜蓝蛋白的水平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铜蓝蛋白(copper protein,CP)在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对评估KD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2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中sIL-2R、hs-CRP以及CP的水平,并与32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结果 KD组治疗前及治疗早期的血清sIL-2R、hs-CRP以及CP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效治疗后,KD组sIL-2R、hs-CRP以及CP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KD患儿sIL-2R、hs-CRP以及CP水平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IL-2R、hs-CRP和CP水平与KD病情发展直接相关,临床动态监测sIL-2R、hs-CRP以及CP有助于了解KD病程发展和转归。
- 张锦光方润婷叶国华邓红珠
- 关键词:川畸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
- 儿童分泌型哮喘血清非特异性炎性介质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高分泌型哮喘患儿血清非特异性炎性介质的特点与变化,比较其与典型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高分泌型哮喘、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IL2、IL6、TNFα及IgE水平与小儿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IL2、TNFα升高程度有所不同,二者分别为p<0.05,p<0.01;高分泌型哮喘组与典型哮喘组比较,IgE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分泌型哮喘与典型哮喘间具有免疫相关性和一定的差异性,酷似肺炎的"高分泌"性的临床特征与免疫相关的差异性有关,检测相关炎性介质可为儿童哮喘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参考;采用GINA方案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高分泌型哮喘对预防其复发以及阻断向哮喘慢性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锦光谢房检莫丙尧
- 关键词:儿童
- 川崎病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动态变化,研究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按要求完成完整复查的43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的检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项目及方法同KD组,分析两组儿童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根据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将43例KD患儿分为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12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31例,分析其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KD组患儿的血浆Fib水平、D-二聚体及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L组患儿的血浆Fib、D-二聚体及CRP水平均高于NCAL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1.231,0.876,P<0.05)。结论:Fib及D-二聚体与KD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Fib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升高反映了KD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方润婷张锦光尹冬梅谢志超
- 关键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急性时相蛋白冠状动脉损伤
- 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片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妥洛特罗贴片贴于患儿背部脊柱旁并固定,每日更换1次,背部垫小毛巾以吸汗,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片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使用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莫楚溪温冬娣张锦光曹艳
- 关键词:妥洛特罗贴剂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
- 干扰素联合国产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国产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应用干扰素联合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2次/d;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剂口服,3次/d。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退热、止泻及纠正脱水等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良好。
- 张锦光黎惠章莫楚溪
-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蒙脱石散剂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