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绪美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病理
  • 2篇人脑
  • 2篇人脑胶质瘤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IGG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机构

  • 8篇潍坊医学院附...
  • 7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1篇张绪美
  • 5篇张式暖
  • 3篇陈敏
  • 3篇张燕
  • 2篇周风华
  • 2篇孙永红
  • 1篇牛娜
  • 1篇王刚
  • 1篇耿建红
  • 1篇王炎强
  • 1篇唐胜建
  • 1篇王美红
  • 1篇张伟
  • 1篇杨兴杰
  • 1篇魏志新
  • 1篇徐政秀
  • 1篇滕圣敏
  • 1篇梁晓琴
  • 1篇郑洁
  • 1篇王芸

传媒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细支气管腺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08—2021-05收治的BA病例5例,分析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3例)主要为中老年人,仅1例有吸烟史,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肺外周实性结节(3例)、磨玻璃样结节影(2例)。巨检:实性结节,直径0.7~1.5 cm,界清无包膜。组织学:双层细支气管型上皮,多种细胞成分的腔面层和连续的单/多层基底细胞层。免疫组化:CK5/6、p63、p40在基底细胞呈连续阳性表达。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BA是罕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及病理表现与癌相似,避免术中冷冻误诊对于外科处理很关键,结合典型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鉴别诊断。
齐高秀于翠松徐鹏飞孙永红张绪美杨翰潮范雯媛陶舒琪周风华
关键词:肺结节免疫组化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总结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膀胱PUC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52~83岁。收集4例患者的病理检查资料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例组织学形态基本相同:低倍镜下黏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和肌层内见肿瘤组织浸润;中倍镜下浸润的肿瘤细胞黏附性差,呈实性巢状、片状生长,间质疏松;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大小中等、核偏位、胞质嗜酸性;常出现不同比例胞质空泡的细胞,核分裂象可见。另1例镜下部分表现为肉瘤样变异型。3例肿瘤组织侵犯膀胱壁全层,1例侵犯深肌层。2例脉管内癌栓,3例淋巴结内见转移癌。1例侵犯神经,1例侵及左侧精囊腺,1例侵及双侧精囊腺。病理分期T4期3例,T2期1例。4例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K、HER-2、Ig G表达均为阳性,LCA表达均为阴性,3例CD138阳性。结论膀胱PUC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形态,肿瘤内常出现不同比例胞质空泡的细胞,核分裂象可见,类似印戒细胞,伴或不伴细胞内黏液,但无细胞外黏液出现;肿瘤细胞CK表达阳性、LCA表达阴性有助于PU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CD138不是PUC特异性诊断标志物。
张绪美张燕陈敏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IgG、Gab2、PTE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IgG、Gab2、PTE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IgG、Gab2、PTEN在55例胶质瘤和2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IgG m 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组织中有IgG蛋白及IgG m RNA表达,Ig G、Gab2、PTEN的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5.0%vs.69.0%,5.0%vs.52.7%,85.0%vs.25.5%,均P<0.05),胶质瘤中IgG与Gab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2 4,P<0.05),IgG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422,P<0.05)。结论胶质瘤中IgG、Gab2高表达,PTEN低表达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张绪美张燕陈敏
关键词:胶质瘤IGGPTEN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老年人原发十二指肠印戒细胞癌1例
2007年
张绪美徐政秀魏志新张式暖
关键词:肿瘤十二指肠病例报告
Wnt-1和β-catenin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Wnt-1和β-catenin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寻找早期诊断SCC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Wnt-1和β-catenin蛋白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30例CINⅠ、40例CINⅡ/Ⅲ及40例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Wnt-1阳性表达率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Ⅰ、CINⅡ/Ⅲ、SCC组织中分别是25.0%、60.0%、82.5%、97.5%,其在4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P<0.05);(2)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Ⅰ、CINⅡ/Ⅲ、SCC组织中分别是5.0%、26.7%、57.5%、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25,P<0.05);(3)两者在SCC中表达的相关性:Wnt-1蛋白的阳性表达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r=0.33,P<0.05)。结论:Wnt-1和β-catenin参与了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过程,在由CIN发展到宫颈癌的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SCC。
王美红张绪美张式暖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Β-CATENIN
食管癌中癌基因产物c-fos,c-ju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c-fos、c-jun表达产物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以兔抗c-fos、c-jun抗体标记90例食管癌和30例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观察其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食管癌的表达及阳性率比较。结果c-fosc、-jun阳性反应见于不典型增生上皮和食管癌组织,不典型增生上皮c-fos、c-jun阳性率分别为70.0%和50.0%,癌组织为58.8%和48.9%;食管癌表达的阳性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结论提示c-fos、c-jun过量表达可发生在不典型增生的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组织。
张式暖张绪美滕圣敏周风华郑洁孙永红
关键词:食管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大鼠烫伤模型和烫伤后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控温烫伤仪建立大鼠烫伤模型和烫伤后感染模型。方法清洁级健康Fisher344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假烫伤组)10只、B组(烫伤组)20只、C组(烫伤+感染组)30只。A组设定的烫伤条件,压力:1.5kg,温度:37℃,面积:5cm×6cm,时间:15s;B组和C组设定烫伤条件,压力:1.5kg,温度:140℃,面积:5cm×6cm,时间:15s。烫伤24h后,A组和B组在烫伤区域皮下注射生理盐水,C组在烫伤区域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于烫伤前1d,注射后12h,24h,3d,7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状况等变化。在注射后24h和7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烫伤皮肤行ELISA检测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均下降,炎性因子水平上升,皮肤病理切片符合Ⅲ°烫伤表现。与B组相比,C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下降,炎性因子水平上升。结论利用控温烫伤仪成功建立大鼠烫伤模型及烫伤后感染模型,为临床严重烧烫伤患者的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刘烜凯张绪美王芸梁晓琴唐胜建张伟
关键词:烫伤烫伤模型
SATB1与p53,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 检测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程演变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5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ATB1与p53,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SATB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与69.6%,其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9,P=0.007,P=0.031),与是否绝经无关(P=0.494).SATB1与p53,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16,P=0.005).结论 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程演变及p53,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ATB1与p53,Ki-67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兴杰牛娜张绪美张式暖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SATB1P53KI-67免疫组织化学
以震颤起病的成年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右上肢震颤20年,步态异常5年,足底麻木1年,意识障碍4h”于2021-10-19入作者医院。患者2001年出现右上肢不自主震颤,以姿势及动作性震颤为主。2016年出现步态异常,步态不稳,伴阵发性腹胀、反酸、便秘,于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2019年右上肢震颤频率及幅度加重,右手持物不稳,出现双下肢震颤,多于静坐或下蹲时诱发,自觉记忆力下降,言语清晰度、流利度下降。
刘振兴张术词王刚王耀振耿建红张绪美王炎强庞萌
关键词:震颤弥散加权成像
缺氧诱导因子-1α、D2—4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
2008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D2—40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肿瘤的转移机制。
张绪美徐政秀张式暖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HIF-1Α乳腺癌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